天天看點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作者:藝術眼ARTSPY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Andy Warhol,

installation view of

200 One Dollar Bills, 1962

Photo by Emmanuel Dunand/AFP.

Image via Getty Images

本周,美國消費品價格年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7%,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正在上演。在過去的12個月裡,食品、燃料和能源成本的急劇上升以及租金和工資等更令人不安的因素紛紛表明,我們眼前的價格飙升趨勢可能并不隻是暫時的——供應鍊的混亂、需求的高漲以及消費者支出的增加等因素繼續侵蝕着美元的購買力。

如果這一切對藝術市場有影響的話,那後果會是什麼?

鑒于藝術是一種與剩餘财富相關、由情感驅動的資産,藝術市場和通貨膨脹之間的确切關系很難定量分析。但曆史表明,在高通脹時期,拍賣的藝術品價格确實會有走高的趨勢。盡管如此,相較二級市場而言,通脹對一級市場作品定價的直接影響通常會更難以量化。

目前通貨膨脹率的急劇上升,出現于拍賣紀錄接連被打破、一級市場銷售率高歌猛進之後。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超高淨值投資者的迅速湧現、低利率、線上銷售的增加以及市場的供不應求等因素都可能促成了目前的局勢。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Installation view of Jack Shainman’s

booth at Art Basel Miami Beach 2021

Courtesy of

Art Basel

根本上來說,目前影響藝術市場的各類經濟狀況并不典型,是以也為投機留下了充足的空間。

作為一家金融技術公司,Arthena 利用量化驅動的定價方法在藝術市場上制定戰略、籌措金融産品。Arthena 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馬德琳·丹吉洛(Madeleine D'Angelo)解釋說,雖然一級市場的資料由于定價透明度較低而不如拍賣市場的資料來得健全,但 Arthena 已經研究出各類指數,成功将兩個市場的銷售結果相結合,分析藝術品和其他資産類别之間的相關性,并洞察藝術品在通貨膨脹時期的整體表現。

丹吉洛說:“據我們的觀察,一級市場正上演着一場争奪戰,人們想要的隻是擴充自己的藏品清單。他們對買入想要的藝術品由衷地感到高興,為此花上最高的市場價格對其而言理所應當。”她表示,目前的市場趨勢展現了買方非理性的消費行為,特别是幾位新興藝術家的天價更使得資料分析難以量化。但最終她推測:“我認為,隻要超高淨值投資者的規模和數量繼續增長,他們就将繼續向藝術市場注入資金,這種趨勢并不會很快停止。我很确信,對一級市場的銷售而言,這一切意味着人們樂于在市場頂端購買藝術品,以獲得藝術存量。”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Allison Janae Hamilton. Three

girls in sabal palm forest III, 2019

Marianne Boesky Gallery.

Contact for Price

随着新資金湧入一級市場、新藏家的數量不斷增加,畫廊主們不得不采取保護措施,確定藝術家市場的穩定增長。從一開始就以過高的價格出售藝術家的作品可能會造成泡沫,對藝術家的市場發展也沒有好處。對于代理藍籌藝術家的老牌畫廊來說,維護長期客戶關系是一個額外需要考慮的因素,這比短期内的快速盈利更為重要。

紐約 Marianne Boesky 畫廊的創始人瑪麗安·博斯基(Marianne Boesky)表示:“從根本上來說,拍賣會上的這一現象似乎是因為富人擁有了與以往相比更多的可支配收入,進而導緻需求量大的藝術家價格飙升,與大多數美國人直接感受到的通貨膨脹關系不大。盡管如此,畫廊建立和管理的一級定價結構并不會根據供求關系而上下起伏。我們通常希望,一級定價能與每個藝術家的職業軌迹相關聯。”

博斯基繼續說道:“如果我們能夠繼續保持清醒的頭腦,那麼需求驅動型市場對藝術品的一級市場價格而言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Dashiell Manley. a failed

attempt at March (August), 2020

US$24,000

然而,正如許多企業一樣,通貨膨脹确實影響了畫廊的日常營運成本。博斯基補充說:“通貨膨脹這個詞出現在了我們最近的員工會議上,這還是25年來的頭一遭……事實是,藝術家的材料成本上升了,運輸藝術品的成本上升了,從藝術用品商店到向客戶傳遞作品,我們業務鍊中的每個環節的成本都上升了。”為了應對這一點,畫廊正在讨論将定價全面提高10%——但這種提價“在實際操作中并不顯眼,甚至可能完全不會被察覺”——與市場其他領域創紀錄的價格相比,這個程度的微漲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紐約 Sean Kelly 畫廊的創始人肖恩·凱利(Sean Kelly)說:“成本正在突破頂峰——包裝藝術品的材料價格、搬運藝術品的價格、運輸的價格、物流的價格——一切都明顯地變貴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有兩種選擇:要麼擡高作品的價格,要麼把成本的壓力自己吃下去——我們選擇了後者。他解釋說,在他30年的從業經驗裡,對經濟波動制定長期政策至關重要。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Joseph Kosuth. 'Catharsis,

Conversion, Traumata', 1986

Sean Kelly Gallery.

供應鍊問題在其他方面也對畫廊産生了影響。紐約 Tina Kim 畫廊的創始人蒂娜·金(Tina Kim)說:“藝術家工作室的生産延誤在我們這發生了好幾次。從畫布框到雕塑原材料,貨物的傳遞都出現了嚴重的滞後,運輸鍊一直困難重重,擁堵也很常見。為此,我們已經采取了各類重大舉措來確定藝博會和展覽的計劃正常推進。”

金繼續說道:“不管通貨膨脹如何,我們已經目睹了作品需求的上升,這也是藝術家漲價的因素之一。随着需求的增加,確定庫存一直是個挑戰。自 COVID-19 開始以來,我們的客戶群明顯擴大了。為此,畫廊内部進行了重大重組,以應對線上銷售和咨詢的需求。”她解釋說,為了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價格的增長率也早已計算周全。“在提高藝術家的價格時,必須非常謹慎,”金說。“我們正與廣大的閱聽人開展合作。考慮到市場的國際性,我對定價有信心,也相信我設定的價格是健康合理的。”

然而,在一級市場其他領域的新興藝術家作品價格表明,并不是每個藝術商都在采取預防措施。雖然需求的增加和供應的短缺撐起了一個可能持續增長的牛市,但如果價格——特别是新興藝術家的價格——飙升得太快,他們的市場價值就會在進入二級市場時出現下滑。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Kim Tschang-Yeul.

Waterdrops, 1984

Tina Kim Gallery.

在談到最近在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等重大藝博會上的年輕藝術家價格和銷售率時,凱利警告說,這種基于投機的估值很可能是不可持續的:“推高價格的人或許會賠錢,但他們正在下注或投機的藝術家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他說:“我們并不想把年輕藝術家的價格推上雲霄......我們沒有在制造泡沫,也沒有在做投機的勾當。” 凱利解釋說,上述做法對所有參與方而言,都“很可能适得其反”。

那麼,藏家如何才能最好地駕馭目前的市場?

雖然從長遠來看,購買藝術品在經濟上肯定是可行之舉,同時還能戰勝通貨膨脹,但對于新的藏家來說,在購買作品時做出明智的決定是至關重要的,切勿盲目地跟随趨勢。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Alec Soth. Crazy Legs Saloon.

Watertown, New York, 2012

“用投機的方式購買藝術品總是很危險的,重要的是不要陷入過分的興奮之中,”金說,“我認為,如果跟着錢走,你就很容易犯錯誤。藝術收藏講究的是真正的激情,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所有的價格水準上都有好的、令人興奮的藝術品。不要投入你畢生的積蓄;我永遠不會建議别人投資藝術品。通過良好且謹慎的選擇,你可以和你喜歡的作品一起生活,而你在藝術方面的價值也會自然而然地不斷上升。”

總部設在倫敦的藝術咨詢公司 Rochat Art Consultancy 創始人兼董事西貝勒·羅沙特(Sibylle Rochat)強調,“品質是王道”——特别是在眼下看漲的藝術市場,藏家更應該提高警惕,不要在沒有做研究的情況下“上船”。

“現在,什麼東西都能賣出去,” 羅沙特說,“是以,當市場開始調整時,所有品質不高的作品都會消失。” 她解釋說,藝術市場是有周期性的,某些作品在經濟衰退時期會不再流行,而其價格也會斷崖式下跌。

美國通脹率飙升,将給藝術市場帶來什麼後果?

Park Seo-bo. No. 950808, 1995

雖然目前的藝術市場情況很特殊,相關的經濟因素發展軌迹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有一點很明确:藝術市場總是會經曆周期。博斯基說:“在經濟衰退時期,即使是最富有的人,心理上也會受到鈔面損失的影響,他們往往會從藏品投資中抽身。在此期間,藏家們的支出是減少了,但卻并不會将自己的優秀藏品放到不景氣的市場上出售。如果他們有能力持有他們所喜愛的藝術品,他們定會這麼做。”

雖然通貨膨脹率上升的前景及其影響尚不明朗,但建立藝術收藏的原則并沒有改變:買你喜歡的東西,做好你的研究,避免被潮流所淹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