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其統治者滿洲八旗的前身的建州女真。但是入主中原後,清朝并沒有尊奉之前同為女真一族的金朝為正統,而是把偏安一隅的南宋尊奉為正統。金朝滅遼、滅北宋,占據傳統的中原之地,南宋也俯首稱臣,理論上也可以看成正統。同為女真一族,清朝為什麼偏偏卻看好南宋呢?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實際上,在清朝前期還真是以金朝為正統的。當時皇太極、順治統治時期,清朝還是一個局限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因而為了制造少數民族也可以入主中原的,統治漢地的輿論,是尊奉金朝為正統的。可随着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康熙平三藩、收台灣、滅噶爾丹,重新統一全國,清朝的統治日趨穩固。到了乾隆時,清朝的正統性已經非常穩固了,于是乾隆需要一個新的正統體系,讓清朝融入元、明等統一全國的王朝,而非金朝、清朝前身後金那樣的地方性政權了。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在乾隆之前,清朝統治者的觀念就是“清之天下,取之于闖賊,而非取之于明朝”“清朝疆域遠邁明朝”。就是說清朝入關的時候,北京城早就被農民軍攻破,崇祯皇帝自缢那也是李自成幹的,與清朝無關。而清朝因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且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大肆屠殺,是以需要一個強勢的法理。在康熙雍正時代,大清的法理是明朝覆滅與我無關,而明朝無法有效管轄的東北、蒙古、新疆、西藏都被清朝牢牢控制,也就是所謂的“我強我有理。”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到了乾隆時代,統治已經穩定,這套理論就不行了。因為既然清朝可以憑借“統一全國”“強大”等理由獲得中原王朝的天命正統,可這個時候要是再崛起一個新興勢力,比清朝更強,那是不是就說它獲得了新的“天命”?王朝興衰,自古皆然,清朝總會有衰落的時候。是以清朝需要一個新的正統理論,哪怕大清衰落了,不強大民不聊生了,即使新興的勢力又懂得團結百姓又強大無比,可在正統理論中,正統的依然屬于大清,而非新生勢力。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于是乾隆時代開始建構一套新的正統體系了。自唐開始,然後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一路傳承而來。正統性是無法被搶奪的,除非有一天前朝被後者完全覆滅,這也就是清朝新的正統體系核心觀點。北宋雖然沒有幽雲十六州,但它繼承李唐到五代的正統;南宋雖然南渡偏安一隅,隻有半壁江山,但它繼承了北宋的正統。無論南宋多麼弱小,隻要它還存在,沒有滅亡,那它就還是正統,直到崖山海戰徹底覆滅。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同樣的道理,大明乃是天命正統,就算明朝末年民不聊生,流民起義四起,它的正統性也不是李自成、張獻忠這些闖賊、西賊可以搶走的。而大清這時候閃亮登場,為明朝君主複仇,可謂說得天下的非常體面。當然,至于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包括太祖努爾哈赤本人在内,常年俯首聽命于明朝,乾隆還是做了修改。乾隆居然不承認建州女真曾經臣服于大明,這就有點欲蓋彌彰了。

清朝為什麼不尊同一民族的金朝為正統,而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

同樣,乾隆時期确定了正統王朝體系後,還編纂了《貳臣傳》《逆臣傳》。即便那些幫助清朝奪得天下勞苦功高的前明降臣,包括洪承疇、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吳六奇等人都進入了《貳臣傳》,至于吳三桂、孫延齡、耿精忠、姜瓖、鄭芝龍等人則進了《逆臣傳》。是以,清朝為了自己統治穩固的正統性,而選擇了尊奉南宋,而并非同為女真一族的金朝。實際上真算下來,金朝的女真族與清朝的女真族其實也并不屬于同一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