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每到冬天,對于電動車主來說,都是續航焦慮症發作的時候。不過,今年冬天,威馬車主們感受到的可不止是焦慮,還有說不出的憤怒。

原因是他們的車經過威馬4S店維護或者OTA更新BMS程式之後,部分使用者發現原來可以正常行駛350km的EX5,相同駕駛場景下續航縮水至260km,也即業内俗稱的“鎖電”。車主們質疑,威馬不僅侵犯了他們的知情權,也影響了大家的用車體驗。而交涉至今,廠家至今沒有作出回應,引發車主衆怒,173名威馬車主近日聯名向威馬汽車廠家發送律師函維權。

車主質疑廠家私下“鎖電”緻續航縮水

威馬車主在律師函中指出,大部分車主系威馬首批使用者,自購車以來實際續航一直與宣傳的資料有較大差距。2021年5月因多輛威馬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自燃,威馬汽車通過軟體為車主們的車大幅降低電池容量(俗稱“鎖電”),以降低電池風險,但随着冬季來臨,大批使用者發現車輛在原續航與宣傳資料有差異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下跌至原額定續航裡程的三四成(如400公裡續航裡程使用者反映近期實際續航僅平均為160-180公裡左右,520公裡續航裡程使用者近期實際續航裡程平均為200-2500公裡)。

不僅如此,車主們還反映,威馬汽車在2021年年底向部分威馬EX5車主推出了“迎新年使用者特惠”活動,海報内容顯示,威馬将随機抽取18888名幸運使用者,提供免費的車輛全面檢查以及價值200元的京東卡作為回饋福利。根據車主們投訴,參加了這次福利活動不久後他們就發現,原來可以行駛350公裡的車,經過“全面車輛檢查”後隻能行駛不到300公裡了。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車主們經過互相交流後,質疑自己的車輛被威馬汽車偷偷摸摸“鎖電”了。被“鎖電”的車主更是組建了一個群,來鑒别自己的威馬汽車有沒有被“動手腳”。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發現被“鎖電”的車主們稱,通過APP、客服電話、線下門店多種方式向威馬廠商反映,甚至還有“歌手”車主“周周”,為其制作了一首專業歌曲《200塊就把我騙了》。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但威馬汽車拒不承認此事存在。一衆車主認為自己被欺騙,并對威馬汽車的态度感到震驚。聯合維權的車主提出的訴求是,要求威馬汽車承認“鎖電”事實,并對維權車主提供一視同仁的解決方案。

“鎖電”頻發為什麼?

“鎖電”是什麼?其實,簡單說,就是廠家通過BMS電池管理系統提高電池停止能量輸出門檻值的一種手段,這種操作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車輛實際續航的衰減。比如原本可以跑350公裡的電動車,之後隻能跑300公裡甚至更低。

威馬EX5車主們認為,此次“鎖電”維權事件,造成續航縮水的原因就是威馬汽車通過對BMS内部充電和放電SOC限值“上壓下擡”的手段讓電池容量降低,進而減少車輛自燃的風險。

2020年,國内曾發生多起威馬汽車自燃事件:9月23日,溫州一輛威馬EX5自燃;10月5日,福建邵武市一輛停放在路邊的威馬EX5自燃;10月13日淩晨,一輛威馬EX5在充電時發生自燃,車輛燒毀嚴重;10月27日晚,北京北四環力學所内一輛威馬電動汽車發生起火爆炸。周圍居民稱聽到劇烈的爆炸聲,且有明顯震感,現場彌漫着刺鼻的味道。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2021年12 月 20 日,鄭州一輛威馬 EX5 在充電時發生自燃;兩天後的 12 月 22 日,三亞市一輛威馬 EX5 在馬路中間起火,消防及時趕到現場後将火勢控制……

疑被廠家私自“鎖電”,173名威馬車主聯名發律師函維權

連續的自燃事件,讓威馬汽車站在風口浪尖。此後,威馬汽車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20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産的部分威馬EX5和威馬EX,共計1282輛。召回原因是電芯供應商在生産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緻動力電池産生異常析锂。極端情況下可能導緻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産生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隐患。

有業内人士透露,目前電動車主要存在續航焦慮和自燃風險兩大主要痛點,為了解決前者,一般廠家會在新車上市時通過軟體放寬電池放電的門檻值限制來提升續航表現,吸引購車者;但冬季為了保證車輛安全,防止電池過度放電,又不得不采取“鎖電”這一操作降低自燃風險,這也是部分廠家近兩年頻頻因為“鎖電”遭到車主投訴的原因。

此次維權事件中,車主們認為最大的不滿在于,威馬通過技術手段降低安全隐患的初衷可以了解,但是卻沒有在讓消費者事先知情的情況下進行。

截止發稿,威馬汽車方面沒有對此事作出回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