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過去幾天最熱門和最受歡迎的電影,一定是1921年和革命者。就連很多平時不去電影院的人,也會想看這兩部黨史主題電影。

聚焦李大昭的故事,《革命者》藝術刷了兩遍,第一次看到之前那會是那種直言不諱的傳記片,沒想到1983年初李大昭墓碑重看的場景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驚喜。偉大革命的曆史主題,可以拍得如此大膽、如此藝術化、如此程式化,更是一次偉大的創新和突破。
這部電影的制作是管虎,由年輕導演徐占雄執導,可以看出兩人都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和意圖來拍攝,很多想法都非常好。
首先,從電影的叙事手法和整體結構來看,影片打破了之前線性叙事的同類型題材,但以八個人曾經與李大昭有過交集為線索,通過他們與李大昭的互動,在李大昭的被捕中扮演了不同含義的字元串李大昭這個核心人物。
這八個人都很典型:李大昭幫冤枉的上海報童阿琛,還有試圖營救李大昭的地下勞工青子,對李大昭的張學良有一定的同情,還有李大昭的北京街頭小偷徐三蔣介石,他在李大昭的謀殺案中扮演了角色, 是李大昭的密友,陳獨秀,"南陳北李"中的"南陳",李大昭的學生毛澤東,以及他的人生伴侶兼妻子趙薇蘭。
一部電影要把一個角色講好并不容易,而《革命者》的主角其實有李大昭和他身邊的八個人,無論是編劇寫劇本,演員處理人物之間的關系,還是後期大量涉及時空關系的片段, 都是非常大的挑戰。影片的編劇之一張偉曾透露,串起李大昭的八個人,每人都要寫出自己在遇見李大昭之前的狀态,李大昭和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李大昭對他們未來的人生選擇有什麼影響, 是以,革命者至少有二十次和空間。隻是敢于在叙事上有所突破,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有勇氣,值得佩服。
在這段叙事中,我們看到了李大昭多面、豐滿的形象。
八位首先總結了李大昭對中國革命和曆史的主要貢獻。例如,報童亞琛的故事最早導緻李大昭最早在中國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阿琛被俄國人槍殺,李大昭為不公,也向李大昭展示了上司,組織了早期的勞工運動。
李大秀和陳獨秀的交流,主要表現是李大昭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南陳備力會面建黨。
例如,為了帶出孫中山,寫了李大昭和蔣介石的幾篇交流,進而呈現了李大昭對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合作的曆史貢獻。
讀完《革命者》,即使對中國近代史和李大昭沒有概念,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在曆史上的重要貢獻和地位。
《革命者》的另一個亮點,是完整而詳細地呈現了李大昭從被捕到正直的全過程,包括許多細節。
比如當時社會各界都在積極營救壽昌先生,為什麼軍閥張作軍還是下令殺了他,這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包括北方的俄羅斯、西方列強占領租界、派系的中華民國軍閥。在這個過程中,影片主要講述了兩個曆史人物的不同态度,一個是張學良,另一個是蔣介石,這兩個人在殺害李大昭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角色,這反映了民國黑暗複雜的政治局勢,更加發人深省。
在影片中,李大昭對勤勞群衆的關心,對同志和學生的幫助,對革命事業的常年努力,使我們看到了共産主義革命先驅的偉大。在影片中,李大昭有一句台詞是"你要相信",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在用演講、文章、體育等方式,讓人們相信他的革命思想。從電影中那些受到他影響的人,從中國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中,他做到了。
《革命者》也用于視聽語言的突破,許多場景是詩意和浪漫的。
比如,在開封煤礦罷工的李大昭的帶領下,戴着燈帽的勞工排成一排,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躺在鐵軌上,勢頭大,讓人們看到了勞工的力量。這個激動人心的大場面,是一分鐘一分鐘的夢境,回到了"八角形"!
然後是李大昭主持的"三一八"運動,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他和北京街頭的學生攜手并進,咆哮,最後卻被段玉瑞軍閥的血腥鎮壓。李的愛國主義和學生的愛國主義與反動軍閥的殘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另一個例子是電影中蔣介石的"四一二"政變,用了很好的交叉剪輯,一方面,蔣介石在人群中觀看平劇,另一邊是一大批共産黨員、進步人士被殘忍殺害,舞台上熱鬧的屠殺場面血腥形成強烈的戲劇張力, 讓人不寒而栗,充分感受到蔣介石的殘暴。
即使有視訊中的一些細節,《革命者》也做了很多小思考。比如,用張某桌上的天平,展現自己是否要殺李大昭的内心平衡。還有李大昭監獄的發型被濺水,下一個鏡頭是毛澤東洗了個冷水澡,這個過渡設計比較巧妙。
就傳記片而言,如果劇本和導演标準決定了一部電影所能達到的極限,那麼主演的演技就決定了電影的底線。令人高興的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明星為精彩的表演做出了貢獻。
特别是張松文飾演的主角李大昭,可以說是兩人神形。更重要的是,張松文這次放棄了很多表演技巧,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來接近,了解李大昭,走進了自己的内心。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李大昭嘶嘶作響的講話,在公開場合發出救贖的呐喊,看到他和陳獨秀多年的朋友默契,為他們後悔的友誼而感動,看到他和毛澤東也有老師和朋友的互動,看到他死前依然面無故,聽完自己死亡的審判後也能擡起腿, 用河北洛婷的話說"在"。
片中幾位年輕演員也表現不錯。比如飾演毛澤東的李一峰,我敢說,就連他也一定沒想過自己能演毛澤東,是嗎?但從電影效果來看,顔值和氣質都不錯,他也演繹了年輕的毛澤東的風格和華麗的外表。
韓宇把蔣介石陰郁而深沉的表演擺到位,可以算作他的表演轉變。
總之,《革命者》是一部獨特的主題作品,各方面都有創新感,建議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去觀看,感受大昭先生"前與不在乎,背上黑暗與光明"的不朽精神。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易易
本期作者、主編:袁雲納
本期監管:周南軒
流程編輯 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