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疫情嚴峻,但美國領導的北約仍然沒有停止圍堵俄羅斯,近日北約多國就在黑海海域舉行大規模海上演習,目標直指俄羅斯。來自美國、羅馬尼亞、烏克蘭、土耳其、保加利亞、荷蘭、加拿大和希臘的至少20艘軍艦和50多架戰機在黑海集結,實施海上盾牌-2020實彈聯合演習。美軍派出的是波特號導彈驅逐艦,艦隊直抵克裡米亞半島附近,停靠俄羅斯死對頭烏克蘭和喬治亞。北約此舉明顯是要保護烏克蘭,並恢復在黑海刻赤海峽自由航行,引發俄羅斯強烈不滿,發射多枚導彈對此進行回應。
得到北約支援的烏克蘭馬上信心大增,甚至公開向俄羅斯發出戰爭威脅,叫囂向克裡米亞大橋發射導彈,中斷克裡米亞與俄羅斯聯繫。該大橋於2016年2月開建,它的出現大大加強俄羅斯對克裡米亞控制,俄軍也在大橋附近部署重兵,許多高速快艇和直升機在克裡米亞大橋附近巡邏。俄羅斯也對烏克蘭的戰爭威脅作出回應,著名鷹派、俄羅斯國家杜馬副議長弗拉基米爾·沃爾福維奇·日裡諾夫斯基稱,如果烏克蘭導彈敢對俄羅斯境內目標進行攻擊,這裡面包括克裡米亞大橋等重要設施,烏克蘭將承擔被滅國後果。
外界稱烏克蘭如果要攻擊克裡米亞大橋,最可行措施是使用海王星反艦巡航導彈摧毀大橋關鍵部位,該導彈射程超過300公裡,能在這個範圍內摧毀任何海陸目標。但事與願違,烏克蘭帕夫洛格拉德化工廠此前對媒體表示,由於政府停止對企業撥款,這個導彈燃料工廠將被迫停產,700名員工也將被迫遣散。如果化工廠關門,對烏克蘭導彈行業將是緻命打擊,軍方再也無法獲得各種導彈和火箭,也將徹底失去威懾俄羅斯本土能力。現在看來不等俄羅斯出手,烏克蘭內部已自亂陣腳,但北約軍艦到來還是引發俄羅斯高度擔憂。
烏克蘭一直試圖加入北約,此舉是在挑戰俄羅斯底線,普京多少表示,絕不能讓北約勢力進入俄羅斯領土周邊,威脅國土安全。烏克蘭和俄羅斯曾經同為蘇聯大家庭成員,獨立後烏克蘭對外政策雖然一直在調整,但一直堅持融入歐洲為戰略目標,烏克蘭又對俄羅斯存在極大能源依賴。同時俄羅斯也非常看重烏克蘭的地緣位置,一直不願放手,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因擔心失去黑海出海口,俄軍出動迅速控制克裡米亞半島。最終克裡米亞通過全民公投正式加入俄羅斯,此舉導緻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並且延續至今。
俄羅斯在克裡米亞部署大量先進武器裝備,最先進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旅就進駐這裡。伊斯坎德爾可以快速沿著不可預測軌跡飛行,俄軍稱其不可能被攔截,並且通過機動部署,外界並不知道具體攔截地點。伊斯坎德爾配備480公斤彈頭,還可配備八個用於不同任務彈頭,其中一種就是核彈頭,任何威脅克裡米亞的勢力,都必須考慮這個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