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作者:體育産業生态圈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文/ 劉 金濤

編輯/ 陳 點點

新年伊始,CBA與海内外籃球聯賽正進行到最火熱賽段,而南征北戰的中國籃球國手們,也沒有忘記尋找更多接觸球迷的方式。

近日,周琦、丁彥雨航、王哲林、翟曉川和趙繼偉等國手們接連入駐小紅書,在這裡他們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與球迷們親切互動,展現出最真實、最接地氣的一面。

在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是小紅書發力豐富籃球以及體育内容生态的成效,這讓小紅書在觸及更多人群的同時,也突破了傳統體育文化中的障壁,讓籃球國手們以及運動員展現出了生活中風趣而溫暖的一面,在更為立體化的運動員形象中,不斷夯實體育文化建設的地基。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01

衆多籃球國手入駐,小紅書加速體育布局

「在賽後會敷個面膜、補補水,睡前會塗完精華和面霜再睡覺,休賽期會去做一些臉部護理。」

這番話可不是出自哪位護膚達人,而是在賽場上高大威猛的内線巨獸「大王」王哲林。在小紅書的分享裡,王哲林展現出了「精緻男孩」的一面,在鐘情于對發型的塑造之外,作為男籃國手的王哲林又有了另一重人設。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有女球迷在小紅書上回複感歎「比我用的都多」,而與王哲林私交甚好的國家隊隊友趙睿則「實名羨慕」,不禁在評論區裡留言「給我寄點面膜補補水。」

同樣展露生活化一面的還有「大魔王」周琦。作為征戰海外的頂尖國手,身在澳洲的周琦不僅能用場均貢獻4.3次蓋帽的表現請對手「吃火鍋」,在賽場外也經常帶隊友感受中餐火鍋的魅力。在小紅書的分享裡,周琦直言拿手菜是煎牛排,請客吃飯也增進了他與隊友之間的感情。

與此同時,在CBA被視為MVP熱門人選,「不好好打球就回家繼承億萬家産」的吳前在去年奧運會期間入駐小紅書,除了與球迷密切互動之外,還曾連線演員許凱開啟了一場「打破次元壁」的互動直播,講述了不少訓練與賽場故事。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籃球運動員在小紅書分享各自不同的生活和愛好,已成為了一種趨勢。丁彥雨航一邊直言愛看甄嬛傳,一邊分享了其與傷病鬥争的心路曆程;翟曉川酷愛收藏球鞋;王哲林在隔離期間會用遊戲和聽書打發時間;而愛穿搭的趙睿,更是在小紅書中變身潮流部落客……

而除了他們之外,此前包括艾弗森、馬布裡、楊舒予、趙睿、周鵬、方碩、高詩岩、西熱力江等國内外籃球明星,也已經陸續入駐小紅書,并在這裡分享生活日常,尋找與球迷更緊密的聯系。根據ECO氪體的了解,在奧運女子三人籃比賽結束當晚,楊舒予入駐小紅書的24小時内,就漲粉近66萬。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體育内容已經成為了小紅書這一平台的重要增長點。截止至2021年中,小紅書站内體育筆記的數量年增長1440%,俨然成為體育領域裡不可忽視的新興内容平台。

在這其中,籃球内容的次元也愈加豐富,内容生态逐漸完善。目前,除國手與明星之外,還有超過300位籃球達人完成了入駐,再加上小紅書官方深度綁定的1000+籃球創作者,讓該平台的籃球相關内容的增幅超過了500%。

02

明星運動員成「自來水」,小紅書憑什麼?

體育,對于小紅書來說是一塊嶄新而充滿活力的新領域。

自去年起,小紅書開始逐漸布局體育領域,拓寬運動内容。2020年東京奧運會,小紅書成為總台頂級賽事的專項戰略合作夥伴,以及中國女足的官方合作夥伴。此外,中國女足、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法國國家足球隊和阿根廷國家足球隊在内的球隊紛紛入駐小紅書,觸及了更多球迷。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不僅是吸引運動員入駐,小紅書還激發着他們創作内容的欲望,這一現象值得行業的重點關注。自2021年開始,來自籃球、滑雪、體操、跳水、滑冰、足球、乒乓球等領域超過100位頭部運動員,也都成為了小紅書的創作者。

上個周末,恰逢冬奧倒計時20天,谷愛淩釋出了一條「下雪了」的動态,分享了自己的訓練畫面與狀态。而在小紅書中分享自己的滑雪故事,對這位「北京大妞」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此前在東京奧運會斬獲乒乓球女單冠軍的陳夢,不僅會在周末分享她投身于公益事業的動态,也會在日常生活視訊中褪去賽場上的霸氣。拆禮物、看海、喝咖啡以及分享「美美哒」的封面,都是陳夢在小紅書上所進行的生活化、真性情的内容創作。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而年關将至,「可鹽可甜」的楊舒予也在小紅書裡分享了準備的年貨。在入駐小紅書這幾個月以來,她通過分享街拍、穿搭、賽場故事以及心路曆程,收獲了超過96萬粉絲的關注,妥妥的成為了又一女籃「頂流」般的存在。

在小紅書,入駐的運動員們釋出着多姿多彩生活動态,表現出更立體的人物形象,從「運動家」變成了更接地氣的「生活家」,展現着賽場之外、更加貼近生活,但同樣充滿魅力和趣味的一面。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從行業的次元來看體育内容在小紅書上的發展,其關鍵在于掌握了優質的、具有個人IP影響力和價值的頭部運動員。那麼問題來了,小紅書這個以潮流、電商以及「種草」等為特點的内容社群,為什麼會對明星運動員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實際上,很多運動員在入駐小紅書之前,就已經是這一平台的忠實使用者。一方面,依賴着優質的内容生态、真誠分享的社群氛圍,小紅書完美契合運動員群體越來越強的自我表達欲望,他們在這裡不僅分享日常、接觸球迷與體育愛好者,更是尋找到了一份強烈的歸屬感和輕松的生活感。

另一方面,在運動員商業化之路愈發成熟的今天,小紅書聚集海量的品牌和億萬使用者,也能為運動員的商業化探索,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前景與可能性。随着東京奧運會後運動員出現「代言熱」的景象,小紅書強大的商業潛力,無疑也是值得重視的體育營銷新場景。還是以楊舒予為例,在其入駐小紅書後,無論是和TF還是奧佳華的合作達成,都展現了小紅書在體育變現方面的優勢和實力。

體育内容和IP如何順利變現,一直是體育産業在中國發展所需要解決的難題。而小紅書這一平台将重心偏向體育IP後、能夠在未來為運動員、俱樂部、聯盟、賽事提供全新的、完善的商業化鍊路。

的确,小紅書從創立到如今,使用者更多的是在社群釋出與閱讀有用、美好的内容,這讓産品有了很強的「種草」特性,其使用者群體也有着更強的目的性和分享欲望。另一方面,由于社群持續鼓勵「真誠分享,友好互動」,塑造了真誠、溫暖的社群氛圍,這份理性不僅給了競技體育更友善的環境,也讓運動員們有着更好的互動生态。

03

打造體育内容生态,小紅書漸成行業必修課

随着體育明星不斷入駐、使用者互動與熱度不斷升高,小紅書發力體育内容生态建設的成效,正在逐漸彰顯。

這其中,籃球無疑是未來十分重要的一大增長點。去年12月,據中國籃球協會釋出的《中國籃球運動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籃球人口約1.25億,其中核心籃球人口約為7610萬人,全國6-65歲人口中,打籃球的人口比例為10.9%,籃球已經是中國集體球類第一運動。

的确,CBA與海外聯賽、籃球達人等等,都是小紅書中優秀内容的創作者。此外,籃球内容也自帶潮流屬性,其中裝備、穿搭與潮鞋等等,都是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方向。要知道在小紅書目前超過2億的月活裡,30歲以下的使用者占了72%。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中國籃球運動發展報告》部分資料

是以,吸引國手們入駐,不僅讓小紅書的内容群體拓寬到籃球、拓展到CBA和海外聯賽,打造更豐富的内容生态,吸引更多體育以及籃球使用者的加入。同時也提升了小紅書的商業潛力,為開拓更多商業化管道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對于中國籃球和體育行業發展而言,同樣需要尋找像小紅書這樣的内容平台。套用一個網際網路的熱詞,小紅書可以成為體育領域的賦能平台。具體而言,體育運動、籃球文化,需要通過小紅書這一更年輕、更新穎的内容生産形式來貼近更多人的生活。

需要承認的是,在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關于「鋼鐵直男」、「運動員」的刻闆印象依舊存在,社交媒體的出現逐漸幫助人們認識到職業球員、球星平易近人、球場外多彩多姿的另一面,但有時嘈雜的聲音也會把運動員真實的一面淹沒。

是以,優質的IP、運動員,需要不斷尋找到優質的内容平台,讓平台自身首先成為優質使用者的過濾器。在這方面,小紅書有着天然的優勢。在小紅書助推之下,不僅展現出運動員更生活化的一面,為球迷群體提供更多新内容,也搭建起了球員與球迷之間互相了解、交流的新通道。當運動員與球迷真誠相待,互相走進對方的生活,搭建起了明星與粉絲之間良性互動的紐帶,便充分展現了小紅書作為「生活方式社群」的價值。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另一方面,中國體育産業的一部分增量,存在于「破圈」市場中。而對于籃球這項運動而言,小紅書能夠成為破圈利器,觸達更多的泛籃球使用者,培養新粉絲群體。

首先,小紅書的體育内容定位并非硬核、專業,而是偏重通俗易懂、實用可參考時尚潮流、生活方式、運動經驗技巧等等,這樣的内容能讓小紅書上的絕大多數使用者都可以get到。是以,籃球明星的分享和籃球的相關内容産出,能抓住一些全新的,此前對籃球沒有認知的使用者群體。

此外,根據觀察,ECO氪體發現一些籃球深度使用者的閱讀習慣,也逐漸向小紅書傾斜。專業的、硬核的籃球訓練、籃球教學内容,在小紅書上的熱度和互動也在不斷增加。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是以,籃球産業同樣需要滲透到這一相對新興的内容平台,在此服務好專業球迷。從社媒到短視訊再到小紅書,内容平台的變遷發展,需要運動員、俱樂部、IP方與時俱進,把在新的平台營運好内容作為一堂必修課。

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像籃球這樣的國民運動,越來越多的球員、内容生産者入駐小紅書,不能照搬原有在其它平台的内容模式和賬号定位,而是應該基于小紅書自身的平台屬性和使用者閱讀習慣,生産出全新的、有原創力的内容。這對于傳統體育而言,存在着不小的挑戰。

如今,随着小紅書對體育内容生态的不斷耕耘,俨然已成為體育産業發展中一條不容忽視的重要賽道。在未來,希望在更多像小紅書這樣的平台的助力下,能讓運動員與普通大衆的連接配接更為緊密,讓體育走進年輕人的潮流生活,共同塑造更為廣闊的體育市場。

男籃國手集體入駐背後,運動員為何愈發青睐小紅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