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張學良(前排左三)

沈陽出事了

1931年9月18日晚上,張學良正在北平的一個大劇院内看戲。大約到了十點半左右,行營副官處處長湯國祯向張學良報告,說沈陽方面打來了長途電話。

張學良聽完一開始也沒太在意,以為是一般的公事,于是讓副官代接一下。過來一會湯國祯再來報告,說沈陽方面出事了,榮參謀長請你親自接聽。

榮參謀長即榮臻,是東北軍的參謀長。張學良聽聞沈陽出事後,馬上離席而去。電話那頭,榮臻報告說,日本軍隊于晚上10時許,進攻了沈陽的北大營。

張學良叮囑榮臻,切勿亂動,避免與日軍發生正面沖突。

正處于人生巅峰的張學良

說起少帥張學良,那首先得了解一下老帥張作霖。東北王張作霖是近代中國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張作霖在民國亂世中占據東北富庶之地,成為當時稱霸一方的大軍閥。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張學良是張作霖的長子,17歲就進入張作霖的部隊中服役,21歲時就升任旅長。張作霖也是一直把張學良當作接班人來培養,是以張學良年紀輕輕就步入軍旅,并且讓其手握大權,避免被外人奪權。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從北京傳回奉天(沈陽)途中,其專列在皇姑屯被炸,張作霖身負重傷,當日即死亡。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關東軍一手策劃的,目的是除掉張作霖,讓東北軍奪權陷入内鬥,繼而日軍有機會全面侵占東北三省。奉軍高層為了穩定局勢,密不發喪,每日還向外界通報張作霖的身體情況,同時讓張學良馬上回奉天(沈陽),繼承東北的軍政大權。

由于處理得當,權力的交接非常平穩,東北沒有陷入内鬥,張學良接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時年27歲。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同年年底,張學良通電全國,決定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同意東北易幟。于是奉軍也改稱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這是

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對抗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軍閥聯軍。

兩派激戰陷入對峙,張學良的東北軍變得尤其重要,是以張學良的倒向決定的戰争的天平。最終張學良還是決定支援蔣介石,于是東北軍主力入關,迫使馮玉祥、閻錫山退兵。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張學良與蔣介石

張學良的東北軍基本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就占據了平津地區的廣大地盤,随後又占據了河北、察哈爾等地區。東北軍不僅地盤得到極大的擴張,而且還收編了不少西北軍、晉軍舊部。可以說張學良本人在

中原大戰後,實力和聲望達到了其人生的頂點。

占據華北地區後,此時的張學良可謂是意氣風發。張學良也将重心放在了華北,其十萬東北軍精銳也入關就駐紮在華北地區。

風光的背後隐藏着巨大的危機,東北軍精銳入關,造成了東北防務的空虛。

在背後,日本關東軍的眼睛正虎視眈眈盯着這片富庶的土地,他們正等待着機會的到來。

虎視眈眈的關東軍

1905年日俄戰争結束,日本從俄國手中奪取了旅順、大連等地區的租借權,并且在遼陽設立關東都督府,是以駐紮在當地的日軍也被稱為日本關東軍。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自1907年開始,日本在東北至少要維持一個師團的駐軍,一般是兩年一輪換。除此之外,日本還從俄國手中得到了南滿鐵路的控制器,日軍假借保護鐵路安全為借口,在鐵路沿線布置了六個守備大隊。

在九一八事變前夕,日本關東軍司令為本莊繁中将,司令部設在旅順,為了謀劃這次事變,日軍特意将第2師團調來東北接替第16師團。

為何要特意将第二師團調入東北呢?第二師團也稱仙台師團,因為其兵員多來自日本北方仙台地區,那兒氣候嚴寒。是以仙台師團的兵員更加适應中國東北的氣候環境。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九一八事變時,第二師團兵員并未全部到達東北,集結在東北的第二師團人數約為1.04萬人,另外6個獨立守備大隊攻擊4800餘人,以及一些辎重後勤部隊。這些正規軍分布在南滿鐵路沿線。除此之外,在東北還有一些預備役人員與日本警察、憲兵部隊人數在一萬人左右。

幾個月前,日軍不停地在沈陽的北大營附近舉行軍事演習,其戰争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關外的東北軍都駐紮在哪?

雖然張學良派遣十萬東北軍精銳入關,但是在關外依舊還有16.5萬正規軍以及4萬餘軍警部隊,在人數對比上,東北軍依舊是占據着巨大的優勢。

在遼甯省,東北軍獨立12旅、20旅駐紮在錦州,遼省防1旅駐紮在山城鎮,遼省防2旅駐紮在洮南,騎兵第三旅駐紮在通遼。而最為核心的沈陽地區隻要駐紮在北大營的王以哲獨立7旅(6800餘人),以及一個公安總隊。第7旅編制完整,兵員素質好,是東北軍中的主力部隊。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在吉林省,騎兵第4旅駐紮在農安,獨立23旅、炮兵10團駐紮在長春,獨立25旅、吉省防2旅駐紮在永吉,北面的依蘭、方正一帶部署有獨立21、24旅、吉省防1旅等部隊。除此之外哈爾濱還駐紮有獨立26、28兩個旅。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在黑龍江,獨立騎兵2旅、黑省防2旅駐紮在滿洲裡、海拉爾一帶,炮兵9團、黑省防1旅、騎兵2旅駐紮在紮蘭屯、龍江、克山一帶,騎兵1旅駐紮在綏化。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通過部署我們可以發現,張學良把關内東北軍的兵力多部署在北部的中東鐵路沿線。因為在1929年的中東鐵路事件後,張學良非常忌憚蘇聯,是以其防禦重心也放在了中東鐵路上。

而在南部的遼甯省防禦是非常空虛的,但是日軍卻在南滿鐵路沿線部署有兩萬餘人的正規軍以及數萬預備役人員。一旦發起進攻,日軍可以通過鐵路迅速集結到沈陽,而當時東北軍在沈陽僅僅隻有一個旅的正規軍。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點評

關于東北軍為何一開始不抵抗的原因,有說是蔣介石下達了不抵抗的指令,也有說是張學良自己畏戰。

首先蔣介石的不抵抗指令是鐵的事實。在1931年8月,南京方面的情報人員就已經知道日本關東軍蠢蠢欲動,于是蔣介石在1931年8月16日電告張學良

:“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挑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沖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于不顧”

但是張學良對于後人說他故意不抵抗關東軍是不認可的,張學良晚年對這件事還是耿耿于懷。張學良說他承認自己對局勢誤判,對國家造成了損失,但是他不承認自己故意不抵抗,放縱關東軍侵吞東北。事變當晚,他确實是沒有想到關東軍敢直接侵吞東北,認為日方不可能做出這麼冒險的決定。

日軍進攻沈陽時,張學良為何不抵抗?東北軍主力都部署在哪?

張學良認為日本關東軍隻是故意挑釁,想制造摩擦,因為當時中日正在關于旅順、大連問題進行談判。但是關東軍高層中的闆垣征四郎、石原莞爾、土肥原賢二、本莊繁等人都是狂熱的好戰分子,侵吞東北就是他們策劃的一場豪賭。

張學良自認為自己對日本人很了解,他判斷日本國内不會放縱關東軍将事态擴大。待張學良反應過來時已經遲了,日本關東軍已經掌握了戰場主動權,重鎮沈陽不到一日便被日軍占領。

從此關外的三千萬百姓成亡國奴,陷入了日軍的黑暗統治,待光明重制時,要到十四年之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