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味非遺|黃陵熏畫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祖祖輩輩,年年歲歲,黃陵非遺的舞台在田野、院落、崖畔上,在洗衣、挑水、做工的路途中,也在熱熱鬧鬧的新年習俗裡。尋味非遺,文化過大年,一起走進年節裡的黃陵非遺。

尋味非遺|黃陵熏畫

上了年紀的人可能會記得,曾經老去的新年裡少不了要裝飾碗架之類的物件,或是鮮活的彩紙,或是用精心制作的熏畫,煙熏火烤裡滿是對新生活的憧憬。

尋味非遺|黃陵熏畫

黃陵熏畫不僅是曾經人們生活中美的象征,也是黃陵縣縣級非遺項目。熏畫是從剪紙中派生出的一種民間美術形式,舊時是人們用來裝飾瓦甕架和碗架,是以又叫“闆雲子”、“闆蔭子”。熏畫的制作過程頗為複雜,稱為“熏闆雲”或是“熏闆蔭”,把剪好的花型和邊飾覆寫在所選用的闆蔭紙上,用松亮子、煤油燈發出的濃煙熏染制成與原版剪紙一緻的成黑白對比的複制品。熏畫與剪紙的發展一脈相承,圖案内容包括花鳥魚蟲、動物花卉、金山銀山、吉祥紋飾,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尋味非遺|黃陵熏畫

如今,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農村碗架等生活器具已逐漸消失,是以熏畫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但不變的是每一個迎新的時節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來源:黃陵非遺(内容有修改)

稽核:吳靜 | 責編:孫婷 | 編輯:王文娟

黃陵融媒體中心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