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歐美人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很禮貌,但内心種族優越感很強,十分傲慢的民族。事實上,歐美人從古至今便如此,但跟現在不同,歐美人這種傲慢自大的心态甚至一度讓他們瀕臨亡國滅種。如果不是上帝讓其命不該絕,不然能否有今天還不好說,不信請看當年的決定其命運之戰——瓦爾斯塔特戰役。
瓦爾斯塔特戰役,又稱為列格尼卡戰役,還稱為列格尼茨戰役,還有利克尼茨、列格尼茲戰役或萊格尼茨戰役等翻譯。爆發于1241年4月9日,地點在現波蘭境内的列格尼卡附近的Legnickie Pole。蒙古軍在此戰擊敗了波蘭聯軍。
列格尼卡:蒙古軍隊侵略戰争中所到達的最西方
交戰雙方是拔都統率,速不台指揮的蒙古軍隊與西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下的波蘭軍隊。兵力方面,蒙古軍大約有8,000 - 20,000人(最多2萬戶);波蘭聯軍則大約有40,000人。這支聯軍的士兵分别來自波蘭自身的軍隊、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傷亡人數方面,蒙古軍死傷人數暫時無法得知,波蘭聯軍估計大約有30,000人陣亡。雖然蒙古人取得了此戰的勝利,但是由于窩闊台去世的消息傳來,他們不得不折傳回東方去選出新任可汗,于是列格尼卡也成為蒙古軍隊侵略戰争中所到達的最西方。
波蘭聯軍決戰前的兇兆
1241年4月9日,波蘭聯軍統帥昔烈西亞公爵亨利率領三萬大軍離開列格尼察城向西前進,準備和蒙古軍隊決戰。當亨利領軍穿過市中心時,聖瑪麗教堂頂上突然掉下一塊石頭,險些擊中亨利。波蘭聯軍将士們都是以憂心忡忡,認為這是一個兇兆。
歐洲軍隊标準戰術的災難
亨利領軍走到瓦爾斯塔特平原時,發現兩萬蒙古軍隊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亨利立刻指揮波蘭聯軍列陣,将三萬軍隊排出四條戰線。摩拉維亞公爵博列斯拉夫率領他的騎兵組成第一道陣線;波蘭國王的弟弟蘇裡斯拉夫公爵率領克拉科夫騎兵組成第二道陣線;條頓騎士團大首領奧施特恩率領數千條頓騎士,和歐波蘭公爵梅希科的部隊一道組成第三條陣線;而亨利率領昔烈西亞騎兵和一些法國聖殿騎士在最後壓陣。波蘭聯軍的陣型展現了當時歐洲軍隊的标準戰術,那就是以鐵甲騎兵為核心,分幾個波次正面沖擊敵陣。
蒙古軍隊:形散神不散
對面的蒙古軍隊也在緊張地調兵遣将。由于蒙古軍隊的指揮完全依靠旗幟,部隊調動時毫無聲息,讓這邊的歐洲人一頭霧水。蒙古軍隊的陣形非常淩亂松散,看起來似乎很缺乏組織和紀律,這多少讓亨利心放寬了一些。雙方部署完畢以後,波蘭聯軍的第一攻擊波在博列斯拉夫公爵的帶領下率先沖向蒙古陣營,波蘭騎士們全身披挂重甲,騎着高頭大馬,長矛平舉,在一片号角聲中以扇形猛撲上來,霎時間就沖到蒙古軍隊跟前。
這個時候的波蘭,被分為四個公國,分别封給了四個王族,國王博列斯拉夫隻是名義上的首腦。四個公國裡,當屬國王的堂弟昔烈西亞公爵亨利二世實力最強,他将統帥波蘭聯軍在列格尼察城附近的瓦爾斯塔特同蒙古的右翼軍團決戰。
波蘭境内殘餘的唯一抵抗力量
其實在瓦爾斯塔特戰役前不久,波蘭國王博列斯拉夫統帥的一直軍隊在克拉科夫被蒙古軍隊擊潰,亨利的軍隊此時是波蘭境内唯一的抵抗力量。亨利知道他的姐夫波希米亞國王溫塞斯拉正率領五萬大軍來援,是以他一直躲在列格尼察城裡消極避戰。但是溫塞斯拉大軍遲遲未到,讓亨利心急如焚。由于害怕蒙古軍隊得到增援,亨利決定率領三萬大軍出城西向,尋找蒙古主力決戰,同時希望能和溫塞斯拉半路會合。
蒙古軍隊戰術思想:以最小代價最大程度地殺傷敵人
其實溫塞斯拉大軍此時距離列格尼察城僅僅兩天的路程。蒙古軍隊對溫塞斯拉大軍的動向了如指掌,統帥拜答爾深知自己兵力不足,必須将兩路歐洲軍隊各個擊破,于是蒙古軍隊在亨利行軍的必經之地瓦爾斯塔特嚴陣以待。和歐洲人不同,蒙古軍隊的戰術思想是以最小的代價最大程度地殺傷敵人,為了取勝不擇手段。拜答爾打算在瓦爾斯塔特戰役中使用遊牧民族的典型戰術–佯裝敗退,伺機反擊。
波蘭騎士:呆闆的正面沖擊
亨利的三萬軍隊以波蘭各封建領主的重騎兵為主,同時還有從德意志的戈德堡金礦區招募的礦工組成的步兵。波蘭聯軍列陣完備以後,博列斯拉夫公爵就率領第一道陣線發起攻擊。數千波蘭鐵騎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撲上來,毫不費力地沖進蒙古陣營。蒙古騎兵動如脫兔,迅速分散以避開歐洲人的正面沖擊,同時以密集的弓箭齊射攻擊敵人。波蘭騎兵在蒙古陣營裡左沖右突,所到之處蒙古騎兵盡皆閃避,隻圍繞着他們不停地放箭,就是不和波蘭騎士們近距離厮殺,讓波蘭人的長矛重劍毫無用武之地。博列斯拉夫公爵發現自己勢單力薄,傷亡漸增,于是撤回本陣。
波蘭聯軍:驕兵必敗
亨利以為蒙古人膽怯,不敢和波蘭鐵騎交戰,他于是将波蘭聯軍重新排列,形成一個異常寬廣的正面,然後一起沖鋒,逼迫蒙古人接戰。亨利的戰術似乎發揮效用,輕裝的蒙古騎兵抵擋不住波蘭聯軍強勁的沖擊,開始敗退。亨利看到蒙古統帥拜答爾的大旗也開始退卻,認定蒙古軍隊已經戰敗,于是下令全力追擊。波蘭将士争先恐後,窮追不舍,原先整齊的陣型變得散亂不堪,步兵遠遠地落在後面。
鑽進蒙古人圈套:射人先射馬
波蘭聯軍并不知道他們已經鑽進了蒙古人的圈套之中。退卻的蒙古輕騎兵很快迂回到波蘭聯軍騎兵的兩側和後面,将其團團圍住,而事先部署好的數千重騎兵此時突然出現,攔住歐洲人的去路,真正的戰鬥這才開始。蒙古重騎兵們排成一道人牆,用重弓發射一波又一波的長箭,而輕騎兵們在波蘭聯軍側後來回奔馳,在三十米的距離上用輕弓飛快放箭,波蘭聯軍象牛群一樣漸漸被驅趕到一起。蒙古騎兵發現他們的弓箭無法穿透歐洲騎士的盔甲,幹脆專門射殺他們的坐騎。跌落馬下的歐洲騎士由于盔甲笨重,行動不便,往往隻能束手待斃。蒙古重騎兵這時開始沖鋒,用長矛和馬刀一個一個地結果了這些歐洲騎士。
歐洲人全軍覆沒:割下的耳朵足足裝了九大麻袋
蒙古軍隊圍殲波蘭騎兵時,在戰場中間釋放一道煙幕,阻擋了波蘭步兵的視線。波蘭步兵對戰況毫不知曉,徑直沖進蒙古人的陷阱,結果被全殲。波蘭聯軍統帥亨利以及其他數名波蘭貴族都力戰而死,聖殿騎士團參戰部隊全部陣亡,條頓騎士團大首領奧施特恩身負重傷,苟延殘喘兩個月後死去。瓦爾斯塔特一戰,波蘭聯軍陣亡兩萬五千人,蒙古人從陣亡的歐洲人頭上割下的耳朵足足裝了九大麻袋。
命不該絕:蒙古人一去不複返
波希米亞國王溫塞斯拉得知瓦爾斯塔特戰役的結局,立刻領軍回國,躲進城堡裡據守。掃清波蘭以後,拜答爾率蒙古右翼兵團南下,去和拔都大軍會師。值得波蘭人慶幸的是,蒙古人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事實上,1242年窩闊台死訊傳到西征前線後,速不台立即傳回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