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作者:今晚電影伴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在第72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上,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了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獎。關于這部電影,有很多有趣的話題可以講,其中最直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獨特的鏡頭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一個沒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導演,不可能是知名導演。"邁克爾·貝會有大爆炸,妮莎·馬蘭和阮·塞因澤的電影會有自己的戲,蒂姆·伯頓會永遠打白 潘甯·德普的臉,彼得·傑克遜會把整個場景拉到紐西蘭,王家偉是十幾年,蔡亮片五分鐘後回來會是同一張照片......"隻有那些真正熱愛這部電影的人才會探索和總結這些規律。

南韓電影導演Kogonada就是這種情況,他研究了大量的電影,将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整合到一系列"全能角度"中,最近開始研究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作品。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是他的最新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的焦點,該片由20位著名演員組成,由Prada和Fendi品牌贊助。那麼,他的作品呈現出什麼樣的偏執呢?

有人對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做了調色闆式的色譜分析,他似乎是高清時代的導演,高對比度、鮮豔的色彩、平衡的對稱性,對所有細節的關注。我們來看下圖: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粉紅色和粉紅色構成了兩個年輕戀人的整個世界,盡管在槍炮的雨中,但仍能沉浸在甜蜜修補的甜蜜世界中。甜點店裡的紙包裝被設計成看起來像是做錯了什麼。

而且酒店大堂的建設更加奇妙。古老的歐洲氛圍:咖啡,洋紅色,紅金,金色,無論是翻新歐陸式酒店還是懷舊的咖啡店。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我們知道安德森已經出名多年了,我們都看過像《大狐狸爸爸》和《穿越大吉嶺》這樣的電影,同樣具有黑色幽默和節奏。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騎士酒店"中的這個場景由傑森·施瓦茨曼(他是安德森電影的常客)和娜塔莉·波特曼(客串出演短片)主演。13分鐘的"騎士酒店"被認為是"穿越大吉嶺"的前傳,現在可以看作是"布達佩斯大酒店"的前戲。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作為一名"作家兼導演",韋斯·安德森固執地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充滿了他所有的個人品味和怪癖,是以他涉足了電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編劇、攝影、藝術設計、配樂選集等等。當然,做"室内設計"也成為重中之重,他的電影往往是長鏡頭,或者鏡頭固定,人物居中畫,而這個時候人物在家後面,進入畫面的中心,觀衆自然而然地将視線從人物延伸到這些原本不是片場的主要人物身上。不出所料,一切都仍然令人愉悅,您甚至不必解決圖檔以仔細觀察,安德森為您節省了足夠的時間。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讓我們好好看看觀衆正在看的安德森電影,但他們實際上是在看這種顔色組合: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似乎他永遠在重複他平衡的對稱美學。安德森自己解釋說:"我一直在努力避免重複自己,但我的電影看起來像是在重複自己。這不是我做的事,這隻是一個保持電影個人化的問題,但對觀衆來說很有趣。"

他的人生興趣源于漫畫的影響,如查爾斯·舒爾茨(Charles Schultz)的史努比(Snoopy)對他的"天才"和"年輕時代"的影響;他從法國攝影師Latig那裡學到了取景的美學,Latig穿越了傳奇的印度電影制片人Satyajit Rey緻敬;現在他以《布達佩斯大飯店》向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緻敬:一位東歐作家的逃亡,以及舊歐洲的精準和"人性的最後一縷曙光"古斯塔夫先生就像一位像茨威格這樣的歐洲老紳士,他要記得噴灑"L'air de panache"香水,一瓶端莊的香水。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美國著名導演。他的母親是一名考古學家,她的父親從事廣告工作。他在德克薩斯大學學習哲學,在那裡他遇到了歐文·威爾遜,後者後來出現在他的幾部電影中。兩人合作的一部短片,在制片人詹姆斯·B·L·布魯克斯(James B. L. Brooks)的興趣下,在他的幫助下,讓他參加了聖丹斯電影節,并最終制作了一部正式的劇情片,安德森的處女作《瓶裝火箭》。

安德森是一位多面手,經常參與他作品的細節,包括劇本,攝影和配樂,并為他自己的工作做出貢獻。他的第二部電影《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評論家們說這讓人想起了讓-弗朗索瓦·特呂弗(Jean-Francois Truffaut)富有同情心和智慧的作品,他樂觀地認為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将來會成為美國電影界的傑出導演,甚至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這位風格截然不同的導演也不會回避稱贊他。

韋斯·安德森後來憑借《特倫鮑姆一家》(The Trenbaums)獲得奧斯卡傑出原創劇本獎提名,這是一部商業上成功的電影,由幾位大明星主演。然而,在2004年《水中生活》失敗後,韋斯·安德森的個人風格越來越受到批評,他的作品品質也絲毫沒有受到韋斯·安德森在欣賞他獨特創作風格的粉絲中的地位的阻礙,2007年最新的《穿越大吉嶺》也被描述為一部取悅粉絲的作品,但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

近年來,他編劇并執導了《大狐狸爸爸》,改編自羅納德·達爾(Ronald Dahl)的同一個孩子的書,采用固定幀動畫技術拍攝,由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和梅麗爾·斯特裡普(Meryl Streep)主演。最近于2012年執導的最新電影《月亮王國》不僅入選了主競賽單元,還獲得了第65屆戛納電影節的開幕獎。

作品:

1996: 瓶裝火箭 (電影)

1998: 拉什莫爾

2001: 皇家特南鮑姆一家 (電影)

2005: 水中生活 (電影)

2007: 大吉嶺有限公司

2009: 超級狐狸先生 (電影)

2012: 月出王國 (電影)

2014: 布達佩斯大飯店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