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小張是個多才多藝,
外表青春靓麗的幼教老師,
本是花一樣年紀的她,
卻一直有個難言之隐:
5歲時,由于一次意外,
她的頭部遭受了嚴重的燙傷,
而頭皮受傷的部分不僅再沒長過頭發,
還留下了一塊面積不小的刺眼的瘢痕。
因為這個原因,小張一直陷入深深的自卑,每次她給學生上課時,都擔心自己唱唱跳跳,一不小心把秃處露出來,是以,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冬季溫暖的室内,一年四季,小張都用帽子把頭捂得嚴嚴實實,這讓她經常招來異樣的目光。
日前,小張來到河北醫大一院燒傷整形科,經過醫生測量,小張位于頭頂偏右的瘢痕秃發面積約為8cm*5cm左右。小張在醫院接受了手術,術後小張的頭發分布變得均勻,原本秃秃的皮膚再也看不到了,也終于不用時時刻刻擔心帽子會掉下來,快樂的小張又回來了。

那麼兒童燙傷應該怎麼處理呢?
小編發現民間流傳治療燙傷的土方法
還真是多
有說抹牙膏的
有塗醬油、大醬、白酒的
有抹風油精、白糖的
甚至還有貼貓毛的!
(你還聽說過啥細思極恐的偏方?在留言區讨論一下吧)
有燒傷科醫生做了一份調查:
在孩子出現燙傷後
會有高達17.82%家庭
給孩子塗民間偏方
其實
這些方法都是不科學的
不僅對燙傷傷口的恢複沒有幫助
還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甚至加重燒傷深度
如果孩子萬一被熱水燙傷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記住這5個字
沖、脫、泡、蓋、送
沖
以流動的冷水沖約15-30分鐘,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脫
小心脫去熱水弄濕的衣物,盡量避免将傷口的表皮蹭掉,必要時可用剪刀剪開衣物,并暫時保留粘住的部分。
泡
繼續浸泡于15-20℃冷水中15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定情緒;但要注意大面積燒傷,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應避免過長時間浸泡于冷水中而緻體溫降低。
蓋
用幹淨的毛巾、布單或紗布覆寫傷口,不要任意塗上外用藥物或民間偏方。
送
除去極小且極淺(僅Ⅰ度)的燙傷外,最好前往附近的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我們如何判斷
孩子燙傷的嚴重程度?
燒燙傷的嚴重程度
在于“面積”和“深度”
Ⅰ度
這是皮膚表皮的燒燙傷
雖然感覺疼痛
但數日便能愈合,愈後不留瘢痕
淺Ⅱ度
燙傷到真皮表面了
受傷處會長出水泡
疼痛也很厲害
1~2周内能愈合
一般愈後也不會留下瘢痕
深Ⅱ度
傷到真皮深處了
需要3~4周的時間才能愈合
愈後往往會留下瘢痕
Ⅲ度
傷到真皮和皮下組織間
傷處變白,孩子感覺不到疼痛
但皮下組織已經壞死
範圍過大時則需要植皮
當受傷的面積超過全身面積的10%時
就非常容易發生燒傷休克
千萬不能大意
要迅速就醫
幼兒期寶寶
學爬或剛開始走路的寶寶
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
再加上若看護者稍有疏忽
真的容易燙傷
媽媽們一定别大意
燙傷後千萬别使用偏方
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部位的判斷
來源: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河北青年報記者王珊
編輯:鄒暢
校對:張亞微
責編:賈陽陽
監制:劉潔
更多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