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滅亡之後,天下被三夥勢力所瓜分,它們分别是魏國、蜀國(漢)、和吳國。這個局面的形成,可謂曆經了數年的戰亂生涯,無數英雄豪傑戰死疆場,留到最後的理應就應該被稱為勝利者。看三個國家的建立者,曹操、劉備和孫權,在演義中,主要描述曹操和劉備之間的鬥争,而孫權甚至整個東吳幾乎都是路人角色,也許孫權治理下的東吳确實給這亂世的精彩程度拖了後腿。

相比與曹操和劉備相比,孫權确實是年輕了不少,能和這兩個人物混在一個時代,也确實是個有能力的人,但這也多虧了父親和哥哥給他留下的便利條件。曹操曾評價過“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曆史上的孫權真的能配的上這樣的評價嗎?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孫權這個人,看看這個跳梁小醜一般的角色。
年少的孫權
大家都清楚,孫權和曹操劉備在一起的時候他隻是一個小輩,天下大亂之初,是他的父親孫堅最先加入到了這場亂世之中。根據孫堅的傳記來看,他是孫武的後人,雖然也不是沒有可能,但這理應就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行為,畢竟有一個好的出身在當時也是很受用的一件事。後來孫堅帶領手下加入了朱儁的隊伍,借着征讨黃巾軍進而壯大了自己的勢力。
《三國志》——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後也。
朱儁不得勢後,孫堅決定再抱一個大腿,他就是袁術。在袁術的授意之下,孫堅參與了對董卓的讨伐行動,後來又去跟劉表增多荊州。但孫堅的運氣并不是很好,在攻城的時候,孫堅不幸被亂箭射中,他也是以而亡。後來孫策取代了孫堅的位子,當然孫堅也沒有什麼位子可言,隻有幾個還算忠誠的家将。
孫策還算是個人物,乘着袁術沒注意,帶着孫堅留下的老班底跑回了江東,并建立了一個不小的勢力,可惜孫策的運氣也不是很好,因為得罪的人太多了,孫策也死于非命。公元200年,年僅19歲的孫權即位,要不是孫策的孩子太小,孫權也撿不到這個便宜,他心中要還真有孫策這個哥哥,就應該把位子還給孫策的後人,看來權利還是更吸引人一些。
《三國志》——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範等為
将率
。
孫堅上位之後,也多虧了江東一班忠于孫氏老臣,他才保住了位子,而周瑜因為和孫堅的關系很鐵,也沒有為難孫權的意思。關于孫權的領兵能力,曆史上的評價還不錯,但孫權的實際能力确實不敢恭維。從公元203年到208年間,孫權多次進攻江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勉強算報了殺父之仇。
孫劉聯盟的成立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大部分的戰事,轉而開始了南下的行動,這一行為可吓壞了孫權,記載中,江東内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贊同投降,一個準備決一死戰,如果孫權真的有主意,也就不會出現這個現象。後來在周瑜、魯肅等人的安慰下,孫權才下定了迎戰的決心,同時也決定聯合此時已經被打得不要不要的劉備。
《三國志》——是時曹公新得表衆,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面對曹操的大軍,孫劉聯盟同仇敵忾,關于聯軍的統帥,有人認為是周瑜,也有人認為是劉備,反正指定不是孫權。在曹操退走之後,天下的局勢基本已經被确定了下來,為了能讓孫劉聯盟更加鞏固,孫權同意将荊州交給劉備來管理,同時還将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這一決策在當時并沒有錯,但也算不上什麼好主意,完全是控制不住劉備的無奈之舉。
關于孫權相貌,除了長得像外國人以外,孫權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腿短身子長,關于這一點張遼和劉備都提過。在當時這算是異像,雖然是封建迷信在作祟,但當時的人還是深信不疑,孫權自然也是這樣。劉備的問題暫且解決了,而後孫權趁着曹魏需弱發起了北伐戰争,但效果很慘烈。
《三國志》——與張遼等至廣陵讨孫權。臨江,夜大風,吳将呂範等船漂至北岸。
孫權有一個外号叫孫十萬,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事實情況也差不多,孫權打仗的能力确實慘不忍賭。逍遙津一戰,孫權經曆了他這輩子最大的慘敗,而且還很丢臉,當時張遼帶領百号人就在孫權大軍中殺得有來有回,而孫權面對張遼的挑戰,隻能躲在角落中瑟瑟發抖。也許曹操知道以後,可能已經反悔當年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這番話語。
三國中的吳國
因為劉備得勢,孫權眼紅了,是以他打起了荊州的主意,雖然戰争時期爾虞我詐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這也不能忘記孫權背叛盟友的事實。趁着關羽圍攻襄樊,孫權派呂蒙偷襲了荊州,并将關羽斬殺。而後孫權的行為更展現出小人的性格,因為害怕劉備報複,孫權一面向劉備承認錯誤,一面讨好曹丕,孫權還是以被曹丕封為了吳王,要是不看後來稱帝的事話,吳國其實就是魏國分封出來的。
在打退了劉備的進攻後,孫權對曹魏的态度立馬就變了樣,從之前的委屈求全,變成了主動進攻。但以孫權的水準,東吳對曹魏發動的戰并沒有什麼大收獲,甚至可以說全是徒勞之舉。這期間孫權被位于遼東的公孫淵敲詐了,而且還不是一次,也許孫權以前是有一點能力,但現在的孫權絕對屬于昏庸性的。
孫權的長子是孫登,但不幸早死了,而孫權對立儲君一事上,處理的完全不得當,因為他的錯誤操作,東吳還爆發了二宮之争。在曹魏和蜀漢争奪天下的時候,東吳也隻能上演點後宮的戲份了。公元251年,孫權病逝,享年七十一歲,他是三國時期統治者壽命最長的一個人,可能跟沒心沒肺有關系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江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