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炜
回首這一年,既有偉大複興的“鄉村巨變”,也有持之以恒的“亘古不變”。我們要讀懂“變”的背後是始終如一的“不變”,把握好“變”與“不變”的發展規律,從中汲取力量,在新征程上堅定信仰、堅守初心、堅實腳步!
變的是風險挑戰,不變的是理想信念。這一年,國際形勢風雲詭變、疫情汛情猶如大山,我們聽到了“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的深情告白、“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他們以如磐的信念于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先機。可見,無論風險如何改變,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始終沒有變。從運動健兒激情飛揚、奮勇争先,到三位航天員浩瀚太空“出差”;從用奉獻和執着守護大山女孩的張桂梅,到把畢生精力都獻給祖國糧食事業的袁隆平。正是千千萬萬如他們一般堅守理想信念的華夏兒女,在外敵入侵時用生命守護、在疫情肆虐中逆行出征、在創新發展中畢生奉獻,才有了如今的國泰民安、山河無恙。拼搏曆程昭示我們,無論風險挑戰如何變幻,心中的理想信念不能改變。正是因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才能在困境中奮起,創造“中國奇迹”。作為新時代的共産黨員,要自覺補足精神之“鈣”、對标先進之“尺”,将信念刻于心中、踐之于行。要堅決築牢信仰之堤,定期撣去“灰塵”,確定理想信念成色足、底色正、外色清。
變的是發展目标,不變的是為民情懷。回首這一年,我們取得了“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辰、香港和澳門繁榮穩定等一系列成就,實作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複興目标,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但無論發展目标如何改變,改變的本質一定是踐行着“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為民之志。從“一個都不能少”的脫貧攻堅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目前,正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廣大黨員幹部要厚植“枝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找準“公仆”位,穩穩地坐在群衆中間。要擦亮“公仆”色,彎腰去聽、田間問訪、炕頭閑聊,解群衆急、走群衆路。
變的是生活品質,不變的是使命擔當。讓貧困的人們,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服,有學生、有房住、有醫保。擺脫貧困、全面小康、鄉村振興,人民的生活品質變化顯而易見。但這些變化的背後,不變的是使命擔當。一代代共産黨人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着一錘幹,前赴後繼、矢志不渝。偉大夢想是靠中華兒女拼出來、幹出來的。也許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管前方道路多麼崎岖、考驗多麼嚴峻,我們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踔厲奮發、笃行不怠。目前,大陸正昂首闊步行進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道路上,機遇與挑戰并存,廣大黨員幹部要主動擔當作為,發揮“戰”的姿态、“拼”的狀态、“幹”的常态,勇挑時代重任。要将工作實際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中心工作結合起來,亮身份、沖前鋒、站一線,在幹中練、在練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