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極簡”馬斯克确定了5步流程法則,我們看到了蘋果的影子

馬斯克的五步流程法則:

第一步:确定需求

第二步:極力删除零件或過程

第三步:簡化和優化

第四步:加快周期時間

第五步:自動化

注意,在第三步之前不要加速。

為了“極簡”馬斯克确定了5步流程法則,我們看到了蘋果的影子

這是處理事物的一個完整流程,從這5個法則中,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馬斯克的行事風格。

如果簡化一下,馬斯克處理工程類事物的全流程為:确定方向簡化加速自動化,ok,下一個。

為了“極簡”馬斯克确定了5步流程法則,我們看到了蘋果的影子

依據這5個法則,助力馬斯克同時管理了9家相關高科技公司。

實際上,第一步法則最重要,反複确定需求就是确定方向,如果方向錯了,越是努力離目标就越遠。

為了“極簡”馬斯克确定了5步流程法則,我們看到了蘋果的影子

仔細分析這5個法則,我們發現了馬斯克和蘋果的類似之處,那就是無處不在的“極簡”。

在5個法則中,除了第一個和最後一個,中間的3個都和極簡相關。

第二步:極力删除零件或過程。結構越簡單,可靠性越高,環節越少,出錯的機率越低,這是常識。是以,将至少1/5的精力放在删除不必要的零件或過程是值得的。馬斯克在這裡用了“極力”兩字,強調了這一步法則的重要性。

第三步:簡化和優化。看起來和第二個法則重複,一方面是為了再一次強調極簡,另一方面,簡化和優化是一個疊代的過程,可能要回到第二個步驟,反複多次才能夠完成。在最少的零件和過程的基礎上,再一次優化零件、簡化過程,以達到極緻的極簡。

第四步:加快周期時間。輕裝上陣,經過簡化的事物才能夠加速。是以,這一法則也和極簡相關。

第五步:自動化。将加速後的簡化過程固定下來,去除人為因素,實作自動化,最終形成高效處理同類事物的能力。

不可忽視的是,這5個法則建立在一定的技術能力和資金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這些隻能是空中樓閣。

在一定技術能力和經濟基礎之上,将大部分精力配置設定到“極簡”,是馬斯克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

大道至簡。

内耗的原因是零件多、環節多,各組成部分在起到自身作用的同時,必然互相制約争奪資源,産生内耗。是以需要通過一定的法則去除内耗,同時,一個沒有内耗的環境更有利于落實這5個法則。

追求“極簡”的另一個依據是,以人類目前的能力還無法處理超出自身認知能力的複雜事物,是以就需要降低複雜程度,讓所有的參與者都在自己能力限制之内處理相關環節,然後聚集起來,構成事務的整體。

對于“極簡”理念,我們的企業能否參考呢。答案是,可以努力,但是很難。

就拿過程極簡來說,如果我們極力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過程,連帶着就可能取消一些相關崗位,以目前的就業環境并不合适,這個階段解決就業可能比提高效率更迫切。同時,設定更多環節的目的是為了互相制約,更多的環節還意味着更多的權利配置設定,這一點與我們的管理文化緊密關聯。

是以,我們看到,馬斯克團隊的核心能力除了技術以外,就是“簡化”能力,而“簡化”能力的背後,就是去除内耗的能力,最終關聯到文化。

畢竟多數人不從事馬斯克的工作,不會同時管理多家公司,而事事相通,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從馬斯克的這5個法則中吸取養料。

由于大的文化背景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我們普通人在團隊中,很難影響全局,但還是能夠最大限度地處理好自身所涉及範圍内的事物,也可以依據這5個法則處理好生活的種種事物。

在我們處理日常事務時,可以反複地确認方向,在确認方向後,用大量的精力去簡化事務,抓住關鍵環節、關鍵人物、關鍵資源,配置設定更多的精力去優化過程,減少内耗,然後形成套路固定下來,最終實作高效處理類似事務的目标。由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騰出手去拓展更多的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