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端辦公奏響抗疫交響曲

遠端辦公奏響抗疫交響曲

“前天一覺醒來,假期還有5天。昨天一覺醒來,假期還有7天。今天一覺醒來,假期還有13天。我都不敢再睡覺了,怕一覺起來要退休了。”這是前兩天在社交平台上被廣泛傳播的一個段子。 這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讓短暫的春節假期一再延長。而這些帶着些許調侃意味的句子讓一片陰霾的氛圍變得輕松了些許。 2月3号,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遠端辦公登上了微網誌熱搜,衆多的使用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家辦公的經曆。曾經在床上上班的夢想就在這個年初變成了現實,而企業微信、釘釘的接連崩潰更是讓人感受到了這場複工大潮的熱情,遠端辦公這個對于大衆來說并不算熟悉的詞伴随着這場疫情開始被大衆熟知。 史上最難返程春運 而在遠端辦公突然成為風口的背後,是肆虐的疫情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春運向來是一場大考,“買票難”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今年不同,疫情當下“買票難”變成了“無票可買”和“有票不能買”。 1月23日,武漢宣布關閉離漢通道,随後多條公路、鐵路甚至航空都開始暫停營運,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接連被停。而正常運作的線路,不斷查體溫、消毒也變成了正常操作。 嚴格控制人口出入被紮實的落實了,小區、路口設卡,購票留電話、還有農村的大喇叭裡一遍遍宣傳着不出門、拒絕外地人口回鄉的消息。這也使得許多的人留在了工作地并未回家,而那些順利回家的人并沒能回到工作地。 同時随着疫情的不斷擴散,國務院将春節假期從1月31日延長至2月2日,而後多地政府紛紛将假期延長至2月9日。返程上班這個往年看來順理成章的事情在疫情之下變得十分艱難。 而這種困難在春運資料上也得到了印證。相關資料顯示今年的春運人數較往年同期有了大幅下降,正月2月4日(正月初十)全國發送旅客1192.8萬,較去年同期下降86.6%。同時春運前二十五日(1月10日至2月3日),全國共發送旅客12.96億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0.3%。而且就目前趨勢來看這種下降仍在擴大的趨勢。 沒有人不喜歡假期,但也沒有太多企業能夠承受得住長期的停擺,特别是對于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來說。 西貝莜面村的董事長賈國龍稱,如果繼續這樣,西貝三個月現金流就扛不住了,與賈國龍有同樣擔憂的人并不少。讓企業活下去很重要,但在現在的特殊形勢下一切都要為疫情防控讓路,企業正常複工的日期被一再推後。而對于員工來說,房貸車貸也都不能允許他們一直延長假期,而是需要盡快回到崗位。 假期不斷延長,返程依然困難的情況下,衆多的企業也迫切的需要恢複生産。如何将這兩者平衡起來,讓減少人員流動和人員聚集的情況下正常開展工作就成了當務之急,而此時遠端辦公也自然成了最佳的選擇。 春風吹向遠端辦公 騰訊、阿裡、滴滴、快手、京東等衆多網際網路大廠紛紛選擇了在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随着網際網路大廠的動作,遠端辦公成為了絕大多數企業的新選擇。 在多家公司發出在家辦公的通知後,遠端辦公相關産品一夜之間變得炙手可熱。而在巨大的需求面前,衆多的巨頭開始對軟體進行更改,也有不少企業步入這一領域。 騰訊的企業微信、阿裡的釘釘、位元組跳動的飛書還有華為的WeLink都在這個節點動作頻頻,希望通過免費開放和增加新的功能來赢得市場和使用者。擴大視訊會議參與人數、針對疫情防控的新功能等都是平台最初的努力,而就最近的資料來看,這些軟體與平台大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在節後開工的首日,有超過1000萬的企業在使用釘釘遠端辦公,企業微信的使用者數也達到了數百萬,可以推測的是其他的軟體使用者資料也會相當不錯。這些遠端辦公軟體的爆火從2月3日一大早,企業微信、釘釘等軟體的集體崩潰也可以看得出來。 而不僅是這些市場化的産品,這個春節期間,許多政府部門也開始上線協同辦公軟體來輔助工作。于是在不能出門的吐槽聲中,遠端辦公似乎開始颠覆傳統的辦公室工作模式。 但實際上遠端辦公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模式,早在上世紀80年代矽谷就有了這一模式。2003年非典的特殊時期,阿裡巴巴全體員工被隔離,馬雲帶領的阿裡團隊也是通過網絡在家辦公,而之後在特殊時期采用遠端辦公的企業也并不少。 目前也有一部分企業在通過這一模式進行辦公,但這一工作模式并未得到廣泛應用,不過近年來随着相關産品不斷被開發出來,數字化辦公市場也在不斷擴大。 前瞻産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僅為53.7億元,到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了234億元,同比增速達到了20.8%。而在2017年這一增速甚至高達41%,預計在2020年達到478.3億元。 《2019年中國SaaS産業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國内協同辦公市場規模為90.1億元,到2018年國内協同辦公市場規模達到了459.5億元。随着通信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給遠端辦公帶來了硬體以及軟體上的技術支援,同時衆多企業平台的參與也加快了行業的發展。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無數人的自我隔離和嚴格的出行管控讓遠端辦公成為了工作的最佳選擇。而這一模式也展現出了其極大的優勢,友善、靈活能滿足企業和員工之間不同的需求,同時對于小微企業來說也能降低企業營運成本,相較于傳統的辦公室工作模式來說有着較大的優勢。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疫情風暴中遠端辦公必将會迅速崛起,而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市場認可度都将會大幅提升。 

遠端辦公奏響抗疫交響曲

 遠端辦公是一場革命嗎? 現在許多的人選擇了在家辦公,刷刷社交應用你也能看到衆生百态。躺在床上辦公,打完卡再睡會,老闆始終線上監督等與之相關的段子調侃始終不斷。 當下特殊環境下,遠端辦公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相關平台使用者激增、企業股價上漲的情況下,遠端辦公的優勢被極大的展現了出來。是以風口論、革命論也都層出不窮。但在巨大優勢下,遠端辦公的局限亦不容忽視,而這些局限才是決定遠端辦公未來的關鍵所在。 不能涵蓋所有的使用場景這是遠端辦公與傳統的工作模式最大的不同,這也是它不能被廣泛使用的關鍵所在。這場疫情攻堅戰中,我們看到有許多的人都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但仍然有更多的人奔赴一線,遠端辦公對于他們來說沒有實作的可能性。 而使用範圍的限制讓遠端辦公很難面向社會大衆來推廣,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發展。 除卻使用範圍的問題,遠端辦公在使用方式上也存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就目前來說,相關軟體的集體崩潰就足以說明在技術上遠端辦公模式仍然存在着問題,更關鍵的問題在于我們習慣了面對面的線下溝通與協作,線上的溝通模式在短時間内并不能被使用者完全适應,這也就帶來了工作效率的問題。 在日常的工作中,企業都有着較為嚴格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在家辦公則意味着這種規範将不再适用。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員工的工作效率、工作品質以及工作完成情況都将成為企業新的管理問題。 溝通效率問題,如何保證員工高效工作這些遠端辦公的頑疾在其成為剛需時暴露的更加明顯,同時資訊安全問題也是擺在遠端辦公面前的巨大問題,不能克服這些問題,所謂的辦公室革命也隻能是空談而已。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遠端辦公異軍突起的契機,在這個全民不出門的時間節點上,它也是以成為了衆多企業的剛需,但對于絕大多數的的企業來說這種模式更多是作為一種過渡存在的,離成為主流仍有很遠的路。 這場疫情改變了許多,旅遊、餐飲等行業都備受沖擊,但文娛、線上教育和遠端辦公還有線上醫療都迎來了爆發期,也讓人們看到了許多行業新的模式和可能。 這一場抗擊疫情的戰争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從1月20日到現在不過短短半個月,但從武漢到湖北再到全國都已經進入到完全不同的狀态之中。無數的醫護人員走上前線,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無數的人在為打赢這場疫情攻堅戰努力着。無論冬天多麼的漫長,但春天最終都會到來的。 而這種特殊的社會運作模式會很快結束,當社會重新回到正軌時,遠端辦公将帶來辦公室革命還是重新歸于沉寂答案仍未可知。 文/劉曠公衆号,ID:liukuang11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