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作者 | 賈衛中

來源 | 選車網

上周,在吉林查幹湖,我參加了一汽-大衆千裡極寒試駕活動。在查幹湖的冰上賽道,我把車撞了。不過,由于車輛的安全性很好,我沒受傷。是以,我想談談這次極寒試駕的體驗和聯想。

1月11日、12日兩天的查幹湖試駕。差別于傳統的冰雪試駕,“千裡極寒挑戰”試駕活動别出心裁地設定了三大極具話題性的挑戰項目,分别是“史上最大冰雪迷宮綜合挑戰”、“林海雪原越野挑戰”以及“環湖狂奔ID.續航挑戰”。

冰雪迷宮綜合挑戰是在查幹湖冰面上,一汽-大衆用冰雪鑄造了一座超過25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冰雪迷宮,并在迷宮内設定了直線加速、交叉軸,ID.彎等 20 項極限挑戰科目,全面模拟使用者在冬季用車時可能面對的各類極端路況,深度測試産品在冰雪環境下的真實操控表現。

如果說冰面主要是測試車輛穩定性,那麼“雪地越野”則激發了我們經常在城市裡開車人的探索欲望。這次挑戰中,我們駕駛攬境和探嶽X,穿越了包括石路、土路、颠簸路、叢林雪路在内的130公裡越野路面。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我的事故發生在第二天上午,剛開始是駕駛試駕車在冰面熱身,随着對試駕車和路況越來越熟悉,我慢慢放開了,發現即使做再劇烈的動作都不至于翻車,信心也就逐漸上升。

進入賽道試駕環節,第一圈熟悉場地,我開得比較穩,第二圈就放飛自我了,直線加速我狠狠地把油門踩到底,車就沖起來了,入彎減速,我又狠踩刹車,感覺車明顯向外側滑,我趕緊反打方向,同時配合點刹,結果也救不回來了,車輛失控右前輪撞上雪牆,又向前沖了一段才卡在雪牆上車停住。出事的一霎那,我腦子裡一片空白。萬幸,我沒事,車輛損壞并不嚴重。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這次冰上試駕後,我一直在反思:我之是以發生事故,原因是冰上駕駛經驗不足,而教練在冰面上駕駛遊刃有餘……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問題:傳統主機廠和“新勢力”造車企業在自動駕駛這個方向上為什麼會行動不一緻?

在外界看來,傳統主機廠保守、行動遲緩,很多新技術都不敢應用到車上。再看“新勢力”車企,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國内一些企業,他們大膽采用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帶給消費者的駕乘體驗就是不一樣。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由于曾經在傳統主機廠工作過,我個人認為,負責任的傳統主機廠不會把沒有經過充分測試和認證的産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比如說,在高階輔助駕駛方面,我相信一些大廠一定是有技術積累的,但為什麼沒有裝車,或許是他們認為有些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這種技術上車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講不夠安全。

我絕沒有反對自動駕駛的意思,因為科技向前發展就是要解放我們的體力、腦力,但我認為自動駕駛實作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如同我跟職業的試駕教練相比,差距在于冰雪駕駛經驗嚴重不足。如果我想達到專業試駕教練的水準,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形成龐大的資料庫。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我欠缺冰雪駕駛經驗,經過簡單教育訓練、熱身之後,看見冰上場地就興奮,結果出現事故。這就好比一些“新勢力”造車企業,初生牛犢不怕虎,研發出新的功能就快速裝車,一方面能夠提升産品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消費者。而傳統車企好比經驗豐富的試駕教練,他們會在試駕過程中,通過對講機反複提醒我們:注意彎道、注意積雪、注意控制速度……但有一部分像我一樣的試駕者或許并沒聽進去。

通過這次事故,我了解了“汽車是生命運載工具”的深刻含義,這個提法我相信多數人都會認可,或許有少部分人因為聽膩了會感到反感。

從冰上事故聯想到自動駕駛

但你想過沒有?人在什麼時候對“生命運載工具”這個提法體會最深?我個人認為,當駕駛者或者乘坐者發現車輛即将失控,在一刹那,我們想盡辦法都救不回來,隻能聽天由命的時候體會最深。而車輛發生事故,輕則損害車輛;重則可能車毀人亡。生命非常寶貴,每個人都隻有一次。是以我們日常出行一定要小心駕駛,而需要車、路、雲協同,需要龐大資料庫支撐的自動駕駛實作起來更是急不得。

話說回來,智能電動化是汽車産業發展的方向,像一汽-大衆這種傳統車企轉型也是大勢所趨,但我認可一句話:“在保守中前進,厚積而薄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