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年9個月融資額超400億元,拐點下的2022虛拟現實能否爆發?

每經記者:畢媛媛 每經編輯:董興生

元宇宙風靡背景下,科技公司正在獲得重要門票。

賽迪研究院釋出的《虛拟現實産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2021年1~9月,全球AR/VR産業投融資金額達407.09億元,已超過2020年全年投融資總金額(244億元)。

消費市場迎來真正的爆發之前,虛拟現實還面臨着哪些困難?VR産品能否超越手機?近日,在騰訊研究院組織的2022科技向善創新周虛拟現實專場論壇上,光粒科技CEO張卓鵬,納德光學CEO彭華軍,NOLO VR CEO張道甯,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産品副總監、專家工程師葉聰彙聚一堂,進行了探讨。

2024年虛拟現實份額将達2400億元,價格“親民”是關鍵

2021年3月,線上遊戲平台Roblox宣布打造元宇宙,點燃了行業想象的第一把火。

這把火迅速燒向了世界各地,各大巨頭接連宣布入局元宇宙。最先獲得門票的,當屬科技公司;檢驗行業發展前景的,則是消費市場。

2021年底,高通CEO稱Q2銷量已經達到1000萬台。業内普遍認為1000萬使用者是臨界點,在這之後内容和生态将實作跨越式發展。放眼國内,手機廠商OPPO 也在2021年底正式推出全新一代智能眼鏡Air Glass。OPPO研究院院長劉暢表示,未來,智能眼鏡将成為繼手機、手表之後,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第三塊螢幕”。

去年9個月融資額超400億元,拐點下的2022虛拟現實能否爆發?

圖檔來源:視訊截圖

消費市場邁出重要一步前,資本市場先迎風而動。賽迪研究院釋出的《虛拟現實産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2021年1~9月,全球AR/VR産業投融資金額達407.09億元,已超過2020年全年投融資總金額(244億元);從投融資事件數量來看,2021年1~9月,全球VR/AR産業共發生248起融資并購案例。其中,國外投融資并購發生數量158起,國内投融資并購發生數量90起,均較2020年大幅增長。

張卓鵬認為,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正從過去的消費品巨頭涉足新的AR/VR消費市場。過去,大家提到VR,可以想象一個人戴着頭盔,通過視覺徜徉在虛拟的遊戲世界中。隻不過在外人看來,頭盔比較笨重。

通過不斷更新,頭盔逐漸演變至輕巧的眼鏡,更受消費者喜愛。這背後有市場原因,也有技術的助推。“第一個是光波導技術,第二個是微型光機技術,第三個是涉及算法和軟體的空間互動技術。”

張卓鵬預言,2022年智能眼鏡的賽道将變得熱鬧,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還是消費電子巨頭推出的産品都将變得“親民”。未來兩年也會經曆AI的放量期,應用領域會結合元宇宙的不同内容。“我預計在未來兩年當中,消費市場的變化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大。”張卓鵬稱。

資料機構也對虛拟現實産業發展表示樂觀。中國信通院釋出的資料顯示,預計2020~2024五年間全球虛拟現實産業規模年均增長率約為54%,其中VR增速約45%,AR增速約66%,2024年兩者份額約為2400億元人民币。

去年9個月融資額超400億元,拐點下的2022虛拟現實能否爆發?

走到3.0時代,VR 能否超越智能手機?

硬體的發展與虛拟現實甚至元宇宙的未來息息相關,那麼在智能手機之後,虛拟現實能否實作新的超越?

張道甯認為,虛拟現實時代不同于過去的PC、手機時代,從内容、互動到頭顯,比手機和電腦更垂直。

業内人士認為,虛拟現實在中國會經曆三個階段。首先是2015年~2018年,以大、重的頭盔為主,并且有線連接配接,需要插電源,互動形式需要大的控制器,價格普遍在8000~12000元;第二階段是2019年~2021年,VR一體機出現,仍是笨重頭盔,但好處是不需要插電使用,同時控制器還是很大,價格降到1999~3500元間,全球年出貨量過1000萬台,完成1.0時代的裡程碑式增長。

對虛拟現實3.0時代,張道甯預判,頭顯一定會變小,未來會普遍出現眼鏡式的、輕小的、無線的,并且低功耗、很便捷的VR産品,控制器與頭顯實作真正一體化。在起量後,主流價格可以控制在999~1999元之間,這個價格也正是智能手機真正爆發的價格區間。

變得輕巧後,VR還有哪些可能?張道甯表示,未來一定會有全身動作捕捉,不管是社交應用,還是跳廣場舞、健身、太極,未來的VR都能做到多樣化的互動方式。“未來的VR互動控制器應該解放雙手,不能影響你拿東西,不能影響你摘頭顯。”

去年9個月融資額超400億元,拐點下的2022虛拟現實能否爆發?

2021年,企業家馬化騰就提出了“全真網際網路”,也被認為與“元宇宙”概念相似。他表示,如今虛拟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緻力幫助使用者實作更真實的體驗,新一場大洗牌即将開始。

“到了下一個階段,全球互聯時代會出現全新的次元,也就是虛拟世界。在這個時代,所有真實世界的資訊,人、物和虛拟時代可以進行更加無縫的對接和資訊的傳遞。”葉聰稱,這是全真時代非常重要的變革所在。

當下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一直在強調碎片化時間,周鵬認為,根本原因在于螢幕大小太有限。“搶占碎片化時間,本質上是受技術所限,AR或者VR實際上是把螢幕無限拓展了,從商業模式的角度而言,我們認為是下一個時代。”

但虛拟現實産品能否徹底超越智能手機,張卓鵬給了反對意見。他保守認為,VR會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重要入口,卻不會是決定性的入口。“下一代網際網路,我認為依然以手機為主,超過手機的可能性不大,取代手機的可能性更小。VR絕對是一個增量,千萬級甚至過億都可能。”

除了聽覺、視覺被滿足外,行業内一些公司開始嘗試味覺、觸覺和嗅覺的科技覆寫。“終極形态應該是人類的五官都可以被科技滿足,然後通過不同的場景去提供不同的資訊,真實地傳遞給我們,讓我們達到真正的沉浸式體驗。”葉聰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