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商基金吳昊:擁抱具備全球競争力的優質企業

作者:華商基金

“巾帼不讓須眉”,放眼公募基金行業,越來越多的女性基金經理正憑借高“研”值脫穎而出。止戈于武,潑辣而知禮,進退有度,溫良更峥嵘,華商基金吳昊或許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位。

近日,吳昊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就其對“競争力”的了解進行了充分的分享,話語間洋溢出她在裝備制造業潛心10年的深厚造詣。展望2022年,吳昊認為結構性機會依然豐富,可主要圍繞碳中和、汽車新時代、5G 應用和逆周期政策等四大主線尋找機會。

華商基金吳昊:擁抱具備全球競争力的優質企業

華商高端裝備制造股票基金、華商競争力優選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經理 吳昊

四條路徑優選“競争力”

在裝備制造業潛心研究10年,吳昊對高端裝備制造業有獨立深入的了解。由吳昊管理的華商競争力優選混合基金将于1月13日開始發行,競争力是這隻新發基金的個性标簽。簡單來說,這隻基金專注于優選具有競争力優勢的優質企業,分享中國産業競争力不斷提升、海外市場不斷擴張帶來的投資機會,力争讓投資人更多的分享到大國崛起的時代紅利。

吳昊介紹道,産業不同,選擇有競争力的企業的切入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高端産業,競争力的關鍵詞是占據技術制高點,全球擴張型大國重器;對于成熟産業,競争力的關鍵詞又是較高的市占率,掌握定價權;對于基礎産業,關鍵詞是産業鍊深度國産化;新興産業的關鍵詞是彎道超車,競争力提升;周期産業,關鍵詞是掌握定價權,穿越周期,勝者為王。

具體到投資政策上,吳昊采取自上而下資産配置與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相結合的政策:自上而下,需要研究各細分行業的生命周期,選出處于上行周期的細分子行業,把握産業周期、細分行業輪動的投資機會;自下而上,要綜合研判企業基本面和估值水準,精選優質個股,挖掘具有核心競争力、長期成長性的公司。

吳昊表示,精選個股時,滲透率提升、市占率提升、價值量提升、平台力提升這四條路徑需要重點把握。“如果一個公司能滿足其中的大部分,可能就已經是一個大牛股了;如果能夠同時滿足這些條件,那比較大的機率是一個卓越的公司。”

展望2022年,吳昊認為政策層面仍然是對權益市場友好的,需求層面會有一些分化,是以市場還是有結構性的機會。吳昊認為,應把關注點放在增長和确定性上,可主要圍繞四個方向尋找機會,包括碳中和、汽車新時代、5G 應用和逆周期政策。

“深度”與“廣度”相結合

基金的投資管理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難免有晦暗玄虛,難以捉摸之感。雖然最終呈現出的僅僅是一條業績曲線,可是複雜市場環境中的複雜問題,遠不是看起來的一條曲線那麼簡單。吳昊認為,“曲線好的時候也并不就是風平浪靜,往往也伴随有問題和危機的影蹤;曲線不好的時候也并不就是全無是處,通常也預示着新的邊界的延展。”

那麼,又該以何标準來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吳昊認為,合格的投資政策一定要有着堅實的邏輯推演和意義内涵。至于業績表現,長期來看則必将會是其設計思想和投資理念的自然展現。

吳昊始終要求自己要努力做到兩點,一是深,二是廣。“廣”指的是覆寫範圍,平日所學、所見、所想,無一不納入研究,盡量不緻遺漏;“深”指是的深入程度,産業周期的景氣特征、經營周期的興衰交替、市場周期的估值輪回,層層入微,複雜交錯,共同作用成為了投資周期上的時間和空間。隻有看得廣才能不偏不倚,看得深才能不離不棄。每一個點都需要通過研究和跟蹤做細緻入微的觀察分析才能确認,畢竟投資說到底還是從實證中來,到淨值裡去,馬虎不得。

談及風險控制,吳昊認為風險是多層次的,首先是認知上的風險,這就需要基金經理深度研究和跟蹤,研究的越深入,風險自然也就越小。其次是突發風險,這需要落實到組合上,适度分散,邏輯獨立,相當于是把風險一個個圈在局部的倉位上,一旦發生風險事件,不會給組合塌方式的壓力。

吳昊坦言,投資是個苦差事,每天都要與市場、産業和個股打交道,其更新疊代之快仍讓人應接不暇。在這種背景下,固守成規無疑是“刻舟求劍”的執念,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斷腕式的自省與自新,既是每天都要面臨的最大壓力,也是基金經理能夠與時俱進戰勝市場的活力源泉。

華商基金吳昊:擁抱具備全球競争力的優質企業

風險提示:截至2021.12.31,吳昊具有11.6年證券從業經曆(7.2年證券研究經曆,4.4年證券投資經曆)。華商競争力優選混合基金首募規模上限為80億元,若基金募集過程中規模超過上限,基金管理人将采取末日比例确認的方式實作規模的有效控制。本基金發行時間為2022年1月13日至1月26日。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恪盡職守、謹慎勤勉的态度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購買本基金時,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産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檔案。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敬請投資者選擇符合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标的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