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宗商品牛市旗手”高盛不改初心 堅定維持十年看漲觀點

作者:智通财經

智通财經APP獲悉,上周末,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讨論了一些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關鍵主題,并再一次重申了過去一年一直看漲大宗商品市場的觀點。據悉,不久前,該行表示,“極度看漲”大宗商品,并認為可能出現長達10年的超級周期。

Currie表示,過去十年,在政府和央行的刺激政策一直以高收入者為重點(量化寬松)後,政策目前已經開始轉向支援低收入者(通過直接支付、休假福利、提高最低工資、低失業率等方式),是以,他認為,因刺激計劃支援更廣泛的人群,這将創造大宗商品需求的規模增長和大宗商品牛市,進而推動通脹壓力。

在Currie看來,2008年的抵押貸款危機之後,信貸服務逐漸遠離中低收入消費者人群,工資和失業率反彈緩慢,導緻“舊經濟”需求疲軟,這也進一步導緻了大宗商品領域的低回報,并促使行業投資不足。但在2020年3月,周期發生逆轉,舊經濟商品的需求激增,該行業陷入資本和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舊經濟相關行業就業複蘇,周期開始自我強化,這為大宗商品牛市奠定了基礎。

回顧2021年Currie對大宗商品市場的看漲觀點,該政策師曾指出,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初期,該領域的資本流動過去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當油價觸及85美元/桶,而通脹率達到7%時,投資于該行業的小資本會集體離開。在他看來,上一次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始于2003年,但在2005年資本才開始進入該行業。同樣地,Currie認為,多面手投資者重返該領域還需要點時間。

另外,Currie還強調了目前的能源短缺問題,他表示:“除了美國落基山脈東部以外,全球各地都存在能源短缺問題。”

Currie指出,目前的能源轉型是人類曆史上首次嘗試從低浪費、低密度燃料(石油和天然氣)向高浪費、高密度燃料(風能和太陽能)轉型。同時,他指出,核能是人類已知的資源浪費最少、密度最高的燃料,而持續的高能源成本将推動公衆輿論轉向核能,是以,Currie預計歐盟分類法會将核能列為可持續能源,并認為這将推動ESG資本流入該行業。

為了在能源轉型或氣候變化方面取得切實進展,Currie還認為,行業需要掌握儲能(電池)或碳捕獲技術。Currie指出,在過去十年,投入電池領域的資源規模相當大,但投入碳捕獲和儲存的資源則相對較少。重要的是,Currie指出:“如果有人提出了一種有效的碳捕獲技術,那麼在電動汽車和節能方面的每一項投資成果都将得到極大推動。”

除此之外,Currie認為,“銅是一種新石油”,因為其導電特性在能量轉換的幾乎每個主要方面都是必需的。

最後,Currie總結道:“世界正試圖運作兩個并行的系統:在運作舊碳基經濟的同時,試圖建立一個新低碳經濟,而目前我們正處于兩者之間的次優狀态。世界還需要同時加大對這兩個系統的投資,在這未來十年中,我們可能需要約16萬億美元的額外資本支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