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閱讀史源曆史專欄第2747期。在經典電視劇《亮劍》當中,丁偉将軍在和李雲龍、孔捷聊天時說過一句經典的台詞,頗為提振士氣:“我一個師就能掃廖耀湘一個軍。”丁偉的這句話,究竟反映的是真實情況,還是兄弟之間閑聊時信口吹牛的話呢?
解放戰争後期,丁偉成為東北野戰軍的縱隊司令,也就是軍長。在此之前他已經當過東野的主力師長,他說一個師能掃廖耀湘一個軍,客觀而言這句話應該分時段來了解。在戰争的某些時段,丁偉的部隊可能真的具備這種實力,甚至在戰場上真實發生過,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東北地區,是解放戰争時國共雙方争奪的絕對重點區域。我軍在戰争初期處于軍事弱勢,隻有在國軍之前搶占東北,才有可能占據戰略主動權。為了達成軍事目标,軍委在1945年下半年就把大量主力部隊的優秀幹部抽調出來,11萬人馬先後開赴東北,并且迅速擴充到幾十萬人的規模,相當于一個主力戰略叢集,也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第四野戰軍。而國民黨軍方面,更是把抗戰時西南方向上的衆多美械王牌軍、駐印的遠征軍大量空運、海運至東北,也企圖搶占先機。
在東北解放戰争初期,丁偉口中的名将廖耀湘還不是國民黨兵團司令官,而是王牌新六軍的軍長。應該說在1947年以前,丁偉所轄的師要打掉廖耀湘的王牌軍,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是癡人說夢,真要碰上不被對方全殲就很不錯。沙嶺戰役中,曾經有過新六軍一個主力團擊敗我軍六個團的戰例,并且使我軍付出兩千多人的傷亡,而對方的傷亡數字僅為我軍的三分之一。這就是戰争初期雙方的真實實力對比,是以在這一階段,丁偉所說的話隻能是一句大話。
但是在解放戰争中後期,形勢就不一樣了。立足于南拉北打和二線兵團建設、東北土地改革的政策,東北解放軍的實力大規模增強。在與國民黨軍的軍事較量上,也從初期的完全劣勢轉變為能夠整師、整軍地殲滅敵人,在根據地規模以及作戰兵力的對比上,更是實作了大逆轉:1947年中期,東北民主聯軍(四野前身)的總兵力已經在五十萬以上,一舉超過了同地區的國民黨軍。
廖耀湘從新六軍軍長升任第九兵團司令官後,下轄部隊一度達到五個軍、十二萬人以上的龐大規模,是國民黨軍最具實力的一個主力兵團。此時廖耀湘手下除了新六軍之外,新一軍、七十一軍也都是東北國軍的王牌主力。但是國民黨軍的整體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官兵的作戰信心也有很大動搖,内部更是逐漸腐化。在1948年遼沈戰役時,廖耀湘兵團的五個軍于遼西戰場被解放軍迅速包圍全殲,十二萬部隊灰飛煙滅,廖耀湘本人也當了俘虜。而在遼西戰場上,東北野戰軍的傷亡并不大,在圍殲潰散之敵的過程當中,丁偉的部隊一個師收拾敵人一個軍,還真不是一句大話,很可能是在真實曆史上有原型的,地點就在遼西平原。
值得一提的是,丁偉雖然說過“一個師掃廖耀湘一個軍”,卻沒有說是哪個軍,未必指的是廖耀湘的基幹部隊新六軍。新六軍被稱為東北國軍的“白菜心”,是美械精華部隊。而廖耀湘當上第九兵團司令官之後,手下有一些部隊的基礎和戰鬥力并不強,是陳誠在東北掌軍時暫編、新編的二線部隊,面對東野的虎狼之師,很有可能呈現潰敗局面。雖然隻是小說和影視人物,但丁偉在《亮劍》鐵三角中,總體上确實是戰略和戰術能力最強的一位,勝過主角李雲龍。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營運,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