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一),音樂大師18年波折的音樂之路

作者:楊弋夫鋼琴

提起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他的成就,天賦,往往隻用一個天才的标簽定義巴赫。那些感歎巴赫成就的人,總是不忘贊美巴赫是上天造就的奇人。

事實上,當我們擡頭看巴赫頭頂上的光環時,我們可能更應該站在雕像後面,認真思考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學習過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一),音樂大師18年波折的音樂之路

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國中部圖林根地區的一個小鎮愛森納赫。這是一座富有童話氣息的小城,中世紀時,許多由英詩人和宮廷樂手都在這裡表演和比賽,可以說是德國音樂的發源地。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一),音樂大師18年波折的音樂之路

從巴赫的曾祖父開始,家族中就有人以音樂為職業。他的父親和兄弟是當時有影響的音樂家。巴赫的成長過程中,接受了家庭的熏陶,并在音樂方面展現了他的才華。

除了學習弦樂、鍵盤等多種樂器外,7歲時,他還加入了當地教堂附屬的拉丁語學校的聖歌隊,并在各種節日和儀式上演唱宗教歌曲。巴赫的童年就這樣在音樂中度過。但命運之神卻偏要找些麻煩,巴赫9歲時,母親去世,父親10歲去世,他隻能離開家鄉,尋求長兄撫養。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一),音樂大師18年波折的音樂之路

巴赫的大哥家在奧爾德拉夫,在那裡他接受了嚴格而系統的音樂訓練。在反複的實踐和不斷的學習中,巴赫感到音樂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在音樂的洗禮中,他可以進入另一個純淨的世界。

大哥教給了他很多寶貴的音樂知識,但是家裡存放着大量的音樂資料,兄長卻不允許他翻閱學習,因為樂譜很是珍貴,用的抄寫的紙張價格也不菲,巴赫隻能趁哥哥離家外出與深夜熟睡之際,在月光下偷偷的把心愛的曲譜一筆一畫的抄下來。曆時長達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損壞了他的視力,這也有可能是巴赫晚年患有眼疾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一),音樂大師18年波折的音樂之路

奧爾德拉夫是一個小城市。雖然他的大哥能提供很多音樂資料,但聽一場真正的音樂會對巴赫來說一直是一個夢想。

當時,30公裡外的漢堡已成為歐洲音樂的繁榮之地。許多音樂家在那裡展示了他們的才華,各種音樂會令人眼花缭亂。但此時的巴赫經濟拮據,買了最便宜的音樂會票後,他不得不步行往返。如果需要在連續兩場音樂會之間做出選擇,他會選擇在漢堡街頭睡上一晚。

15歲時,巴赫離開大哥謀生,來到德國北部著名的音樂城市呂讷堡。各種樂器的學習經曆和他純淨優美的嗓音使巴赫被當地聖米歇爾教堂的“優秀歌手”合唱團錄取,同時進入了神學院。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巴赫在管風琴演奏方面的技巧得以展現,是以他有機會在教堂擔任管風琴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一),音樂大師18年波折的音樂之路

雖然薪水微薄,但教會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謀生,另一方面可以為巴赫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學習環境。在呂讷堡的一家圖書館裡,巴赫的年輕身影經常出現。館内珍藏的歐洲各國作曲家的樂譜使他如獲至寶,這些樂譜不僅包括當時著名作曲家羅伯特·蓋爾和凱爾的手抄樂譜,還包括許多古德意志和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在呂讷堡的潛心學習極大地拓寬了巴赫的音樂視野,為他後來的創作開拓了思路。

就這樣,巴赫在聖米歇爾教堂的生活簡單而充實。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他閱讀了呂讷堡所有的音樂會材料,建立了對歐洲各流派藝術成就的認識。

1703年,巴赫從神學院畢業,離開唱詩班,以小提琴家的身份來到魏瑪公爵約翰·恩斯特三世的私人管弦樂隊。不久之後,他被任命為阿恩斯塔特新教堂的風琴演奏家。從那時起,巴赫開始了正式的職業生涯,出版了宗教音樂和鍵盤音樂,開始了47年的創作生涯

正是在這18年的曲折生活中,巴赫用自己的意志打開了未來充滿活力的靈感之路。天賦指引着巴赫的音樂之路,但巴赫的音樂成就并非隻是憑借天賦。曾經有人詢問過巴赫有關他的天才問題,巴赫嚴肅而簡單地回答:“這是由于我下過一番苦功,誰若如我這樣下一番苦功,他也會達到同樣的境地。”

#鋼琴##鋼琴基礎##鋼琴入門##巴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