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衆所周知,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被劉邦譽為“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漢朝建議後,張良有感政權日益穩固,于是提出辭呈,劉邦答應了。劉伯溫是朱元璋身邊的首席軍師,在民間更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美名,可是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卻不肯放走劉伯溫,最後不得善終。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當然,“一個好漢三個幫”,開國皇帝能成事,身邊人的本事也很重要。比如漢高祖劉邦有“蕭何、韓信、張良”這三大臂膀,也正因為這三大人才的鼎力相助,劉邦才能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裡,打敗強大的項羽,開創西漢的百年基業。以至于四海升平後,有人問劉邦取天下的秘訣,劉邦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不絕于糧道,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衆,戰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由此可見,西漢三傑對劉邦、乃至漢朝的重要性。

人才的重要性對于幾千年後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來說,同樣重要。徐達常遇春這些一個賽一個能打的将領就不多說,能掐會算的劉伯溫對朱元璋來說那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甚至後世還給出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評價,可見老劉在那個年代是多麼無敵的存在。然而唏噓的是,同樣都是能神機妙算的人物,為什麼劉邦能放了張良,朱元璋卻不放劉伯溫呢?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首先來看劉邦。劉邦其實說實話,不怎麼殺功臣(個别自己作死的除外),他殺的是影響漢朝穩定的異性王(比如韓信,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要反);而且張良自己也不是一般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情商高。

首先他沒有要太高的爵位和賞賜,而是要了一小塊地作為賞賜,這塊地也不是别的地方,正是當初他和劉邦相遇的地方,可見他這個人,念舊。而一般念舊的人,大多是不會造反的。雖然張良頗有才能,但是影響力卻很小,因為在跟随劉邦的日子裡,他與其他同僚很少有交情,也就是說,在朝堂上沒有黨羽。

再者張良保了呂後的兒子劉盈,這等于有了一個大靠山,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才是真正的為大漢朝考慮,就單憑這一點,劉邦就不會殺他(再說即便想殺,來自呂後的壓力恐怕也不是一般的大)。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再看看明朝,朱元璋殺功臣這個事,似乎已經成了事實,尤其是太子朱标死了以後,朱元璋怕朱允炆這個嫩皇帝鎮不住這幫老臣,是以隻能大殺特殺了。往更深層次來說,劉伯溫不僅僅是一個人,它代表的是浙東集團,這和朱元璋自己的集團-淮西集團,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對立面的。朱元璋自己内心呢,也是偏向淮西集團的,這從建國後,封李善長為第一功臣就能看出來,而劉伯溫這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打下了半壁江山,還設計了皇宮和南京城的全方位複合型人才,隻封了個“誠意伯”。

其實,在朱元璋的陣營裡,沒有真正的“張子房”,為什麼呢?不是因為劉伯溫等人的才能低,而是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位頂級謀士,對當時的天下大勢洞若觀火,這一點朱元璋比劉邦要強些。《明史》有記載,張士誠圍攻安豐時,劉伯溫建議不要救援,可是朱元璋沒有聽從,還是親率大軍。雖然過程有些兇險,可是收獲卻相當大。

朱元璋打天下常常是自己運籌帷幄,他這樣評價劉伯溫,“卿能言之,朕能審而用之”,對劉伯溫提出的建議,朱元璋都要過濾一下。從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名單可以看出,文臣謀士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是軍功赫赫的戰将。當時同一天封的是六公二十八侯,劉伯溫的誠意伯是後來加封的,由此可見,劉伯溫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更尴尬的是,劉伯溫點評“不堪為相”的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後來都官至宰相。劉伯溫的死與胡惟庸黨争有關,他欲退卻不能,以當時朱元璋對大臣的監控手段,說朱元璋不知情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劉伯溫的去世與朱元璋的縱容也有一定關系。

另外,需要重申的是,張良與劉伯溫不同。張良作為曆代人物眼中“青雲之士”以及道家入世出世思想典範,這一點從張良兩個兒子的名字中可以參考;劉伯溫代表的不僅僅是本身一支,更代表着背後的浙東集體。

我們都知道,已經成為皇帝的劉邦,注定已經不是當時那個一窮二白的傻小子了,張良自然是知道的,而且從他的做法上,我們也能知道張良是很了解劉邦的,知道他是一位什麼樣的人,而劉邦同樣能了解張良的意圖是什麼,畢竟這是多年以來所建立的默契,這種君臣之間的默契就好比是曹操和荀彧,雖然這倆人最後的結局也很遺憾,但是這種默契和信任卻是朱元璋和劉伯溫所沒有的,是以劉邦能放過張良,而朱元璋就做不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