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所向披靡的法醫天才是個行為怪異的怪胎——《非常疑犯》

作者:三爺的沙漠
所向披靡的法醫天才是個行為怪異的怪胎——《非常疑犯》

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人都知道,那些有着超高智商的科學家在學術界是我們普通人高山仰止般的不凡存在,在生活中,他們的腦回路也和我們普通人大不一樣。是以在我們眼裡,這些高智商人群思維奇特,舉止怪異,是如同怪胎一般的存在。

在這本以法醫為主角的犯罪小說《非常疑犯》裡,高智商法醫張昭就是這樣一個怪胎。

故事開篇,張昭是這樣出場的。

最新發生的惡性案件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萬般無奈之下,刑案大隊女隊長顔素不得不親自去找因為違反紀律已經被停職的法醫張昭,在他的宿舍門口顔素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宿舍地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一摞挨着一摞,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宿舍兩面牆壁上貼滿了素描紙,上面甩滿了大小不一的模拟血迹。宿舍的一角還有座用石膏骷髅堆砌成的小山。窗台上擺着七八個玻璃瓶,裡面用福爾馬林浸泡着什麼東西。

這樣的宿舍完全是沉迷科學研究的怪人的标配。

有趣的是宿舍的書堆裡小心翼翼地站着三位警察,他們都是來向張昭請教的刑偵人員。

顔素眼看着張昭一邊翻案卷一邊聽着三位同僚的案情介紹,一邊給看似已經陷入僵局的案情找到了突破口。最後輪到顔素時,張昭從她的微表情直接判斷:一、有件棘手的案子;二、顔素不喜歡他…

驚愕的顔素無以辯駁,隻能悻悻地把張昭揪到解剖室。

顔素的确面臨難題。最近接連出現兩件鬧市抛S的惡性案件,死者是兩個年輕女孩,身上部分皮膚缺失。她們均死于多器官衰竭,但即使請教了資深專家,也沒有明确緻死的原因。

而法醫張昭,卻一直站在解剖台前,緊盯着屍體半個多小時一動未動。沒見過法醫破案不解剖屍體的,一邊等候的顔素心急如焚。

張昭終于行動起來,他沖着盯了許久的第二位受害者的遺體鞠了個躬,轉到第一位受害者那裡抽了一管血。一直看着他的老專家也才突然明白過來。

原來,張昭初步判斷兇手是給受害者注入大量胰島素導緻她們多器官衰竭死亡。胰島素注入體内很快會被吸收,3小時達到高峰,6-8小時消失。而且注射針頭都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口徑很小,刺入人體時不會留下明顯傷口。

這樣才導緻之前的法醫和專家苦苦檢驗卻不得其所。

上司和專家追問張昭是如何不檢查S體就這麼快得出結論時,他解釋道:利用逆向思維和多資訊比對。

在看到專家的S檢報告時,他就從多器官衰竭的結論推斷出了37種可能性。根據各髒器化驗結果,他排除掉了其中的21種。在親眼見到S體之後,他又排除了15種,最後隻剩下一種可能性需要驗證。

分析完受害者的死因,上司又讓張昭分析兇手。原來,年輕的張昭不但是法醫學博士,還是犯罪心理學博士。

張昭根據兇手剝皮的專業手法,判斷其有可能是一位心理變态的醫生;但抛S鬧市的做法又和醫生表現出的嚴謹性格不符。是以,他推斷兇手有可能是兩位互相協作的人。

一語驚煞衆人。

為了盡快破案,局裡給顔素調派了步伐追蹤高手和網技術高手以及張昭組成專案組。

張昭在生活中不修邊幅,不受限制,說話方面十分低情商,這些每每讓軍人出身的顔素大為光火。

但案子在陷入僵局的時候,又往往是張昭獨具慧眼,心思缜密,找到下一步行動的線索,使顔素對他又恨又愛。

關于小說中張昭的人設,有着十年法醫從業經曆的作者紅眸本人說,在創作這本書時,他自己已經感覺被生活的柴米油鹽折磨得喘不過氣來,是以他希望書中的主人公張昭像個英雄一樣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于是就有了天才法醫張昭,他的智商高達205,法醫學和犯罪心理學雙博士學位。因家庭際遇,他患有輕度自閉,并有社交人格障礙,被視為刑警隊的“怪物”。

平時的張昭蒼白瘦弱,安靜得幾近面癱,但又目光如炬,盯得對面的人心裡發毛。他沉默寡言,常常帶着一身屍臭味去食堂吃飯,熏得同僚們退避三舍。

但工作時的張昭在他的專業領域總是表現優異。他根據案情,分析判斷出抛S的是一位狂歡型變态殺手,他和剝皮的變态醫生合作并不愉快。

專案組在共同努力下果然找出一位計程車司機,他就是那位抛S的狂歡型殺手。

然而醫生已經給司機下毒準備将其滅口,并打算按自己的步驟完成對第三位受害者的殺害之後逃逸。

敏銳的張昭步步緊追,及時趕到,解救了第三位受害者,并勸說醫生投降。

詭異的是,明明已經準備放棄抵抗的醫生在最後一刻突然收到一條短信,看完之後,醫生自焚身亡。

命案雖結,但留下的疑點讓張昭耿耿于懷。

接下來的另一樁涉及拐賣兒童和販賣人體器官的案件中同樣留下了難以解釋的疑點。

專案組從一樁拐賣兒童人員被殺案件入手調查,繼而挖出一個集拐賣兒童和販賣人體器官于一體的作案團夥。詭異的是這些犯罪人員一個接一個地被殺害。

專案組順藤摸瓜逼近真相。一切都看似是一位因人販子拐賣并禍害了自己的孩子而改變了全家人一生命運的苦命女人,在自己已經身患絕症時日無多時對這些團夥作惡的人的報複。

但一本偶然發現的日記讓警察們發現,這位複仇者所有的行動都一直得到一位藏身幕後的神秘人的指點和幫助。複仇者更像是神秘人手中的一枚棋子,神秘人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而這位藏身幕後操縱一切的神秘人,無迹可查。

書中最後一件離奇的制毒案,案情不斷反轉,結局更是出人意料。

故事的開始,張昭隻用幾片破碎的顱骨骨片就徒手完成了顱骨面貌複原,技驚四座。

接着大家發現他複原的顱骨面貌正是目前全力通緝的販毒頭目,但收到的骨片顯示這個人已經死亡十幾年了。難道這次天才張昭失手了?

帶着滿腹疑問深入調查,結果竟然真如張昭所料,警察們現在正在追捕的販毒頭目其實是個冒名頂替者。

接着張昭又展現了他驚人的化學知識,他從毒品的分子結構上分析出了最有可能做出此種毒品的人。

可怕的是,警察調查發現這位涉嫌制毒的教授早已經死亡。但抽絲剝繭之下發現的真相是教授利用車禍身亡的親哥哥的屍體金蟬脫殼,和哥哥互換了身份。

警察步步緊逼的同時,犯罪分子卻在一個接一個地自殺。先是販毒頭目的副手,接着是販毒頭目自己,最後是制毒的教授…

驗屍是法醫張昭最擅長的正業。在他的火眼金睛之下,案犯故布的迷陣被一一識破。

殺人滅口再僞裝成自殺現場,再次利用冰凍幾年的親哥哥的屍體脫身…所有這一切都和制毒教授有關,他想利用混亂脫身,逃離一個叫溫先生的人的掌控。

但制毒教授的如意算盤最終失敗,他不得不回到制毒工廠,對警察承認了所有的罪行,引爆身上的炸彈身亡。

一切疑團似乎又戛然而止。

所幸的是,一向投入工作就忘記紀律的張昭,在教授自爆之前曾沖到他身前檢視他身上的炸彈情況,并利用自己犯罪心理學博士的特長,勸說教授留下了寶貴的幕後神秘人溫先生的線索。

至此,張昭和同僚們都已經發現,所發生的一切似乎都被一雙無形的大手在操縱着,所有的人,包括張昭的一舉一動,都在這位神秘人的算計之内。

這是一個喜歡觀看别人殺人的惡魔,他一直在操縱他人動手施暴。

更可怕的是這位神秘人,不但有可能是謀害張昭父母的真兇,更有可能掠走了張昭的親生妹妹。他似乎一直在和張昭鬥智鬥勇……

雖然每一件案子表面看似都偵破結案了,但實際上那位神秘人卻依然逍遙法外。這一切似乎演變成了張昭和神秘人的一場博弈,一場天才法醫和高智商變态人格疑犯的腦力對決。

故事接下來如何發展,這場貓鼠遊戲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非常疑犯》的作者紅眸說,敬請期待第二集吧!

《非常疑犯》的故事雖然未完待續,集天才和怪異于一身的張昭和曲折離奇的故事卻足以抓住讀者的心。張昭的怪和他悲慘的身世際遇有關,也和他的天賦禀異有關。

可能就像那句話說的: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張昭擁有優于普通人太多的高智商,在生活常識方面情商略低,成為大家眼中的怪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天才法醫和高智商變态的角逐還有待揭曉,結局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