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着文化悠久的曆史,從古代到現在更是流傳下來了很多的節假日,例如我們熟知的春節,還有端午節以及中秋,在現如今的中國,很多人對這幾個節日都非常向往,因為隻要到了這個節假日就會有假期,人們就可以在繁忙的工作當中停下來休息休息。
端午節它源于我們國家偉大的詩人屈原,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他在。江邊跳入去世,事後,我們國家就失去了一個這麼偉大的詩人,而當時人們為了能夠保護他不被魚蝦吃掉,紛紛就往這個江裡面投粽子,就是希望他的屍首不會被魚咬破。除此之外呢,他們還會劃着小船在江邊尋找他。從那之後,端午節就成為了我們國家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吃粽子、劃龍舟也就成為了節日的一種慶祝方式。
而在端午節當中還有這樣一個習俗,那就是挂艾葉。在我們國家古代裡面。早就在醫術中有所記載,艾葉的神奇之處,艾葉它不僅香遠氣清,并且還有治療不孕和吐血的神奇療效。在傳說當中,唐朝的藥王孫思邈便經常用艾葉來泡腳,一直到了六百八十二年才逝世,活了一百零一歲。
雖然說端午節曆史悠久,而艾葉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一個神器。但是挂艾葉的習俗卻與黃巢起義有着重要的關系。有一句詩詞叫做: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甲。這首古詩正是由黃巢所著,詩中大意就是抒發了他對農民起義軍的欽佩和歌頌,以此用來振奮人心。而作為黃巢本人,也像詩中一樣,他率領着農民去起義,更是成為了唐朝末年的亂世枭雄。
在黃巢起義爆發時正值八百七十八年,從山東開始跨遍了中國的十多個省份,範圍更是廣泛。而當時皇朝名聲并不好,雖然說他是農民起義軍,但是也流傳着一個他吃人的傳說。在當地,官員也為了不讓黃巢收買人心,到處将他吃人的消息放出風聲,說黃巢的軍隊一來。人們都要面臨着死亡。當時百姓一聽十分害怕,紛紛逃到其他地方去避難。當黃巢的軍隊來到城中之時,發現此處早已經沒有一個人。黃巢對于這件事十分感到疑惑,他便派了一個謀士去打探消息,想要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謀士打扮一番,找遍了各地,終于看到了一個慌張的婦人,但是這個婦人的行為舉止卻異常怪異。他一共帶着兩個孩子,卻讓小的孩子在地上走,而大的孩子卻抱在手上。謀士一看,這個夫人,以為大兒子可能身體不适出現了問題,便攔住了這個夫人去。去詢問他是什麼情況,夫人告訴謀士說,因為黃巢的軍隊正在到處殺人,是以說大家隻能跑路。而當他問道為何将大兒子抱在手身上,将小兒子在地上行走時,婦人卻略帶哭腔,告訴他說這麼大的孩子是嫂子的,嫂子去世之前曾千叮咛萬囑咐的交代于此,希望能夠好生招待自己的孩子。而這個夫人呢又十分信守承諾,隻能讓自己的孩子走路,自己則抱着他嫂嫂家的孩子,如此一來才能更好的保護着這個大兒子。
而這個謀士聽完之後也非常感動,并且告訴這個富人,隻要在家裡。插上艾葉就能代表着自己是忠義之家,如果等到黃巢的軍隊來了之時,他無法去殺害忠義之家的人。于是婦人聽後趕緊回到家插上了艾葉,在回去的路上還将這個方法告訴了一起逃跑的鄉人,大家紛紛效仿在門口插上艾葉,而黃巢的軍隊果然也并沒有殺害他們。事實上以前的艾葉并不是象征着忠義之家,這隻不過就是這個謀士為了能夠拉攏人心,故意去捏造的一個傳說。
而這樣當地的百姓才不會随意聽信官府的謠言,将黃巢的軍隊視為濫殺之徒。不過黃巢起義軍在曆史上評價并不好所在軍隊。都被定義為濫殺之徒。端午節作為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期間風俗和屈原有關,也與黃巢挂上了直接關系。這個紀念這個紀念日并不是單單的讓我們了解傳說,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這是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