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0次作業

---恢複内容開始---

  說實話我選擇軟體工程專業帶有一定的偶然性,當時填志願的時候其實我是很懵的,并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标,當時也是比較不會玩,連去網上查一些專業都沒有,于是就抱着志願書看來看去,感覺還是讀計算機比較适合我,然後就懵懵的選了個最貴的專業。是以其實我是沒有計算機基礎的,甚至可以說當時連打字都不利索。但是毫無疑問我是喜歡這個專業的,因為計算機這個行業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有着無限的未來,可以讓人有無窮的想象力,是真的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談到大學生活其實槽點還是頗多的。正如部落格B的作者所說“我是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科班出身,學過資料結構、編譯原理、作業系統、彙編語言、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離散數學、機率論、計算機網絡、資料庫、單片機、算法設計、數理統計、進階語言程式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從DOS的Tubro Pascal時代學起,一直學到VC6。然而,我卻并沒有學懂計算機。”該作者說的這些課程,我們基本也都學過,而且感覺也是學完了根本不知道學了什麼、學了有什麼用,大概這就是我們教育的弊端所在吧。說道國外大學的生活,說實話我沒有怎麼去了解過,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說英國的大學生不會乘法口訣,他們認為這應該是科學家才要掌握的東西。大概這就是他們的幸福生活吧。我理想中的大學教育,說因材施教可能有點難,畢竟有這麼多的學生,我認為至少得要有很多門課程供我們選擇,讓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我們學校有這類的公選課,然而這些課感覺就僅僅是要讓同學們拿選修學分而已,而不是為了讓同學們學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科班出身跟北大青鳥的差別可能在于科班出身的更注重理論的學習吧,而那些技校可能更注重的就是讓你能夠掌握好這些技能,讓你學完馬上就能用,是以經常都會有科班出身的動手能力比不上專業院校的同學。至于說我們學計算機的為什麼要學這麼多的數學其實到現在我還是搞不清楚,感覺目前并沒有用到太多的高數呀之類的。

  未來我想從事java工程師的工作,至于我的職業規劃,首先剛畢業我肯定不會去想說要一定拿多少錢的工資,我會先用1~2年的時間先去多積累經驗,在這兩年裡靜下心來多看書,多跟前輩們交流,學會溝通,學會合作,趁這段時間掌握好基礎知識,向前輩們學習項目開發經驗。然後在接下去的3~5年的時間裡,好好的去鑽研一門技術,讓自己能夠真正的精通一門技術。然後在接下去的5~10年就要試着慢慢往管理層發展了。

---恢複内容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