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市場仍是機遇挑戰并存

作者:光明網
電影市場仍是機遇挑戰并存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沖擊下,全球電影産業艱難前行。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戰,中國電影市場率先複蘇。日前,國家電影局釋出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元,銀幕總數達到82248塊,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顯示出大銀幕的活力以及國内電影市場動能的強勁,同時為全球影業複蘇帶來堅定信心。在成績的背後,有哪些新現象值得關注?未來電影市場又将如何應對風險和挑戰?

新主流影片大放異彩

過去一年,國産影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票倉”。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元,其中國産電影票房為399.27億元,占總票房的84.49%。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中有8部是國産影片。

從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長津湖》到讴歌父輩無私奉獻的《我和我的父輩》,從破解抗疫“制勝密碼”的《中國醫生》到緻敬平凡英雄的《峰爆》……國産影片獲得了全新的創作靈感,以更豐富的内容題材吸引着國人目光。特别是以《長津湖》為代表的新主流電影赢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充分彰顯了大陸電影工業化能力不斷提升、主旋律商業片市場運作能力日益成熟以及中國故事強大的精神感召力。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分析,正劇題材、制作精良、低起點人物、個體視角、家國情懷、工業化、商業化的大片模式等特征是新主流電影叫好又叫座的關鍵。近年來,主旋律影片無論題材風格還是制作技術等方面都在不斷創新,逐漸打破主旋律影片和商業市場間的壁壘,推動中國電影從“現象級”向“常态化”躍進,實作了中國電影事業的可持續繁榮發展。

主旋律影片大放異彩的同時,劇情片、文藝片、懸疑片等各類型影片也在為大銀幕增光添彩,充分彰顯了大陸電影創作的豐富題材和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值得一提的是,劇情片《你好,李煥英》雖然制作成本不高,卻成為2021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懸疑片《揚名立萬》也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影片,卻憑借高口碑撬動9億元票房。小成本創造高票房的案例有力證明,當今觀衆不再盲目追求大制作大場面,好故事也能俘獲觀衆的“芳心”。

同時,“大明星+大制作”電影的票房與口碑卻屢屢“翻車”,這些作品的高投入并沒有帶來與之相比對的高品質,這樣的現象值得市場深刻反思。無論哪種題材的電影都應傳遞真情實感,隻有故事豐滿深刻,才能與觀衆共情;隻有堅持講好故事,電影創作的空間才會變得越來越廣闊。

擺脫檔期依賴迫在眉睫

2021年,大型檔期成為支撐電影大盤的中堅力量。貓眼研究院資料顯示,2021年觀衆傾向選擇在假日觀影的特點更為突出,假日檔期票房占比大幅攀升至36%。燈塔研究院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票房超過2億元的影片共27部,其中六成是在大檔期上映。在重點檔期上映的影片,在數量、評分、單片票房等各方面都和非檔期影片拉開了較大差距。

頭部影片票房屢創紀錄也展現出觀衆對影片的選擇較以往更為集中。研究表明,2021年電影市場存在着明顯的“二八效應”,國慶檔更是出現《長津湖》一片獨大的現象。

電影市場冷熱不均、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為行業發展帶來隐憂。一方面,市場大盤越來越依靠爆款電影,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腰部影片票房及數量出現斷層,導緻大部分電影處于虧損狀态。另一方面,影片在熱檔紮堆上映、冷檔無人問津,将導緻觀衆的觀影習慣發生改變。如果觀衆一年隻選擇一個熱門檔期,一個檔期隻觀看一部熱門電影,對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貓眼研究院分析師劉振飛認為,謀求電影市場更好發展,擺脫檔期依賴尤為重要。創作端需要持續投入和不斷精進,生産更多優質内容,力争每月都有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腰部影片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及使用者需求,選擇更為合适的檔期上映,而不是盲目卷入重點檔期的激烈競争。

為電影市場培養更多觀衆

電影市場繁榮需要更多愛看電影的人走進影院。資料顯示,2021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數達11.67億人次。與大陸總人口相比,觀影人數仍有提高空間,高水準觀衆、青年觀衆的觀影熱情還需被進一步激發。

吸引更多觀衆走進影院,高品質影片供給是根本條件。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認為,高品質電影直覺的市場資料之一就是票房過億元,因為這樣的電影有一定的人口覆寫,可以相對驗證電影的受歡迎程度。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和銀幕數量繼續位居世界第一位,但高水準、高品質的國産電影數量仍需增加。“中國每年制作數百到數千部劇情片,但隻有不到一半能在電影院上映。在影院上映的電影中,票房過億元的影片還不夠多。”胡智鋒說。

要擡升市場的天花闆,還需要加深對消費者的了解。貓眼研究院報告表明,除了影片内容本身的影響力之外,熱門檔期、空閑時間、社交需求、觀影儀式感、票價優惠等外部因素也成為觀衆觀影動機。是以,應加深了解各個年齡段、各線城市觀衆的喜好和需求,通過對觀衆喜好的精細資料研判,為産業供給端在投制電影的類型以及發行端的分線發行提供思路,進而強化觀衆觀影動機,提升觀影頻次。

通過逐年對比貓眼年度購票畫像資料可以看到,2021年電影市場的消費人群構成變化明顯。随着第一批“00後”步入成年,他們快速湧入電影市場,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帶動中國電影市場觀衆整體結構年輕化。同時,短視訊、遊戲等也在搶奪觀衆的時間,電影市場面臨嚴峻挑戰。

挑戰就是新的起點。目前,8萬塊銀幕已經遍布中國的大城小鎮,不斷提升的觀影環境、日益豐富的電影傳播管道和購票的便利性等,都是中國電影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

“電影是綜合性藝術,與國家的綜合實力聯系緊密。依托發達的經濟、繁榮的文化、先進的科技,中國電影理應進入品質年代,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電影未來可期。”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任仲倫說。記者姜天驕

來源: 經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