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石油的存在,令阿拉伯走向暴富,更對日常經濟生活、工業生産及航天軍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誰掌握石油的供應與定價,就控制着戰争的走向與世界經濟的命脈。但在此之前,煤炭曾一直是時代的變革者,它是工業革命的主力軍,也是工業時代前的重要能源及戰略資源。正是以,隻要有煤的地方,便有着無數煤窯,而為了利益,往往還會出現無數不受監管的小黑煤窯。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史書記載

清朝年間,大陸陝西銅川(古稱同官縣)是當時煤炭生産的重要基地,但與此同時,這裡也是當時黑煤窯最多,秩序最亂的地方。清朝《同官縣志》中,記載了一則關于黑煤窯的故事,而陷入黑煤窯的不是普通人,竟是大清堂堂四品道台!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微服私訪

據文獻所述,當時這位道台老爺為體察民情,選擇了同官縣作為考察地點。為了能進一步摸清當地真實情況,道台老爺沒帶侍衛,一身便衣微服私訪,結果卻出了大事。初臨此地,道台老爺感到同官縣民風淳樸,當地人對他噓寒問暖,以禮相待,而得知他是外地前來“投奔親友”時,本地人更是異常熱情,還有人要給他介紹工作。

對此,道台老爺頗感自豪,也覺得面上有光。但事實上這些人卻是

不懷好意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當時,由于同官縣黑煤窯衆多,是以明面上招工不好招,不少人就動了心思,通過詐騙及拐賣來招工。而一旦有人入了黑煤窯,基本一輩子都完了,幸運一點的還能正常吃上三餐,大多都是日以繼夜地幹活,沒有工錢、沒有正常夥食、沒有休息、更沒有希望。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悲劇的道台

為了獲得穩定的招人管道,這些黑煤窯都會和當地消息靈通人士建立聯系。如剃頭匠、木匠、裁縫等,都可能是他們的線人。他們在收取傭金的同時,也負責将人詐騙入黑煤窯,而如道台這種明顯擁有外地口音的人,就是他們的首選。是以當道台還在感歎河山大好,人民友善的時候,他就被這幫人“熱情”地送到了黑煤窯中。

不過,尋常人不認識道台老爺,黑煤窯的礦主卻不可能不認識。他也是一方人物,自然認得道台。但此時騎虎難下,隻能硬着頭皮将其安排做苦力。無數個日夜裡,道台老爺起早摸黑,累到直吐血,原本圓潤白嫩的身體,都瘦了一大圈。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終于獲救

時間來到三年後,當時正值嚴冬,同官縣令在拿煤取暖時,無意中發現了煤堆裡的一封血書,而通過分析,他驚訝地發現:這竟是道台所寫!得知此事後,他立即徹查這批煤炭的來源,也順藤摸瓜找到了失蹤3年的道台,不過此時的道台,卻幾乎已奄奄一息了。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

此事出自《同官縣志》,它具備一定的真實性,但有些地方卻模棱兩可,是以事件真假還得大家去評判。但清朝時期黑煤窯的猖獗,卻是鐵證如山。就連嘉慶都非常重視打擊黑煤窯,畢竟連“道台”都能被黑煤窯捉去,更别說平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