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說,先一睹手機充電的正确姿勢:
1. 充前,先插電源後插手機
2. 充完,先拔手機後拔電源
這是手機廠商沒有寫在說明書上,也是所有人恰恰容易反着來的充電小習慣。
說來慚愧,以前教授除了充電頭插在插座上忘了拔時,才遵循上述充電姿勢,大多數時候,都是先插手機後插電源,先拔電源後拔手機。

那麼,順序反了究竟有何影響?
簡單來講,有日積月累的損害,也有隐性危害。是以,我們還是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其中的充電科普小知識的。
一、電湧,聽說過嗎?
你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但生活中應該常常會見到它,當充電頭插入插座時,偶爾會冒小火花,發出滋滋聲,這些都是電湧現象。
所謂電湧,指的是超出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過電壓,也被稱為瞬變脈沖電壓,是電路中出現的一種短暫電流電壓波動,通常持續約百萬分之一秒。
電湧的危害可以分為兩種:災難性危害和積累性危害。
前者,當電湧電壓超過裝置的承受能力時,裝置會被完全破壞或壽命大大降低,甚至引發安全隐患。
後者,多個小電湧具有累積效應,由此造成半導體器件性能衰退、裝置故障或電池使用壽命縮短,進而降低整體工作效率。
二、手機充電原理
我們可以把手機充電器看成一個小功率開關電源,它通過内部的電子電路,将交流220V電壓轉為低壓直流給手機充電。
因為電容有着瞬間充滿整個電路的特性,當充電器插在220V電源上時,充電器的輸入和輸出電容上都産生電湧,如果先把手機插上再插220V電源,輸出端會産生因負載後更大的電湧。
是以為了降低手機電池闆中晶片的電湧沖擊,等電湧過了後再插手機會更安全。
同理,當充電器拔出電源時,也會産生反向瞬間電湧,這個時候當然是提前把手機拔了,再拔充電器安全些。
三、關于安全充電的一些其它建議
盡量使用原裝充電器或知名第三方數位品牌充電器;不要邊充電邊玩手機或整晚充電;當手機溫度過高時,及時斷開電源,停止充電。
還有就是不要在打雷閃電的天氣給手機充電,因為雷電發生時,屋内的一些線路線纜可能會産生高強度電磁感應,導緻電壓瞬間上升,容易燒壞家用電器或電子裝置。
雷電天氣,如果手機實在需要充電,可以使用充電寶。
當然了,充電寶選購與使用同樣有一些注意事項,這裡也簡單聊幾點。
1. 優先選擇大品牌充電寶,電芯品質較有保證。充電寶主要由電芯、電路闆和外殼組成,一些獨幕喜劇牌充電寶使用的電芯不達标,由此在過充、過放或短路時,内部壓力的突增極易導緻爆炸。
正規大廠有着技術和供應鍊優勢,産品品質經過了國家權威機構把關,品控和性能都更讓人放心。就拿教授目前正在用的綠聯20W數顯快充充電寶來說,它使用的是蘋果華為手機電池同廠ATL電芯,擁有過流、過充、過溫等數十項安全防護,支援雙向快充,帶有LED數顯,不到百元的價位,成本效益還是很高的。
2. 除了電芯,容量選個夠用的就好,沒必要過度追求大容量。一般5000~10000mAh就足夠一個智能手機使用,像20000mAh的就大可不必,容量太大的充電寶,制造成本更大,對技術水準要求更高,售價也更高。
3. 充電寶品質再好,也不要将其放在高溫、潮濕的地方,尤其是夏天,避免充電寶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或封閉的車内。
4. 不要擠壓碰撞充電寶,盡量将充電寶和其它金屬小物件分開放,因為如果有金屬不小心插入了USB輸入輸出口,容易導緻電源短路。
5. 不要私自拆解改造充電寶,壞了的充電寶如果在保修期内就找售後去更換修理,如果過了保修期就淘汰了吧。其實大廠的充電寶一般都能輕輕松松用個三五年不成問題。
你還知道什麼充電誤區和充電小技巧?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