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創】楊名飏治理陝西:勤政愛民建功立業

【原創】楊名飏治理陝西:勤政愛民建功立業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原創】楊名飏治理陝西:勤政愛民建功立業

雲南日報美編 張維麟 繪

雲南廉政研究中心

卒歲無衣怎樣好,

豳風自有蠶桑道。

绮羅豈是天孫裁,

全在人工勤織造。

……

這些贊頌勞動人民的詩句,在雲龍縣廣為流傳,它是清代二品大員楊名飏的佳作。

楊名飏(1773~1852年),号崇峰,雲南雲龍縣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舉人。嘉慶十四年(1809年),任陝西延榆綏道員。道光十一年(1831年),升陝西按察使。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陝西布政使。同年九月,任陝西巡撫,授資政大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道光十七年(1837年)九月,辭官回雲南。

為官勤勉不計個人得失。楊名飏為官期間,深得百姓愛戴和朝廷信任,“為人于敏,有吏治才”的美名傳遍朝野。道光皇帝數次召見楊名飏,與之暢談,稱贊他“官聲本好,我已早聞”。因為欣賞楊名飏的才能,道光皇帝想要把他調到京城,擔任更高的官職,但由于陝西的官員和百姓力求讓楊名飏繼續在陝西為官,道光特谕:“朕于二十八日召見楊名飏,看其器局,明練精妥,汝其留心檢視,不止能勝要缺知府之任也。”楊名飏淡泊名利,并沒有将升遷之事看得很重,依然全身心做好本職工作。

政績卓著建功立業。楊名飏在陝西重建書院,修建考棚來發展教育;構築堤壩,修建義倉來防災赈荒;修築道橋,整頓交通以便利百姓。同時,楊名飏重視地方古籍、文物的保護,對陝西古代文史資料的整理作出巨大貢獻,著成《關中集》《經書字音辯要》《學禮簡編》等。他重視發展生産,積極推行農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組織撰寫發行《種洋芋法》,指導陝北農民栽種洋芋以解決溫飽,特頒《勸課桑樹谕》并編寫《蠶桑簡編》,指導陝南農民種桑養蠶以增加收入,至今當地農村仍大受其益。他用通俗易懂的民歌形式,寫下了《勸桑行》(節選):

卒歲無衣怎樣好,豳風自有蠶桑道。

绮羅豈是天孫裁,全在人工勤織造。

号寒雪夜空悲遲,勸爾栽桑要及早。

盤條最愛春風嫩,采葚須知芒種老。

路旁牆下随意插,一片荒郊綠雲繞。

重修灞橋是楊名飏在陝西最廣為人知的功績。道光十四年(1834年),為改變灞橋“六十年一成毀”的定例,改變這一勞民傷财的狀況,楊名飏與工程技術人員一起,深入調查當地水文狀況,認真總結前人經驗,采用多跨式樁基礎石軸柱排架墩木梁橋這種新樣式,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堅固耐用,經曆120多年仍安然無恙。這項工程載入了中國橋梁史,至今仍作為古代橋梁建築的典範,受到中外專家的贊譽。

【原創】楊名飏治理陝西:勤政愛民建功立業

多跨式樁基礎石軸柱排架墩木梁橋

在朝野享有較高聲望。楊名飏忠君愛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道光十六年(1836年),道光皇帝八次召楊名飏進京言事,特授資政大夫(正二品),代道光帝“華嶽拈香”,委任為鄉試監臨官、滿漢武鄉試監臨考試官,備受恩寵。次年,楊名飏緻仕回雲龍,“秦境士民扶老攜幼郊送千五百裡”,離開陝西時,所帶僅随身衣物,并無餘财。

【原創】楊名飏治理陝西:勤政愛民建功立業

民國初年所立的“楊名飏先生紀念碑”

心系家鄉關愛鄉民。道光四年(1824年),楊名飏因母喪,自陝西回籍,在家鄉石門倡修鐵鍊橋。橋建成後,當地人取名“青雲橋”。道光十七年(1837年),楊名飏辭官回鄉,緻力于家鄉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在雲龍縣興辦養蠶業和教育事業,修橋築路;指導雲龍本地人學習并使用漢語,增進民族團結;置租谷700餘擔,捐俸銀9420兩,創辦“彩雲書院”,校舍大小80餘間,為雲龍近代教育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他自謙為“補讀少年未讀之書,以寡晚年欲寡之過”。為改善和發展家鄉交通,他大力倡修全縣各道地路橋梁,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一直為後人敬仰。鹹豐二年(1852年),楊名飏在家鄉病逝,享年79歲。

政聲良好名垂青史。楊名飏在滇、陝兩省都有良好政聲,《雲南通志》和《新纂雲南通志》都為其專門列傳,與其有關的遺迹至今猶存。《雲南通志》記載:楊名飏“去任漢中時,士民賦詩贈之曰:存愛集,為勒石雞頭關,以志遺愛,所在多立祠以祀。”《新纂雲南通志》在其傳後寫道:“楊名飏簡靜敦惠,學行堅白,守土理民,累有名迹”“始名飏守西安,吏民懷德,勒石雞頭關,以永去思,時人比之甘棠,今其迹猶存雲。”楊名飏的一生,建功立業勤政愛民,林則徐曾撰聯稱贊:

點蒼南去鐘英地;

太白西來建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