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還能善終,此人當着君王的面貪财,大王為何信任他?
觀古代曆史唐朝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一個朝代也是一個天才輩出的朝代尤其是武将,唐朝可謂将星雲集。唐朝可以講述的武将實在太多,不管是意氣風發的奏秦瓊,還是運籌帷幄的李靖,亦或是初唐的那些隋唐英雄,都是在後世流傳度很高的人物。在古代同皇上打天下的人,待到帝王登基為帝後,這些将領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具體來說都歸因于四個字:功高震主。為了防止将領有叛亂之心,皇帝在坐穩皇位後,就會鏟除異己,還将統帥大臣手中的軍權慢慢收回,必要時還會找個借口将士兵殺害。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唐朝名将郭子儀就是最幸運的武将。

而郭子儀郭子儀早年就參加了武将選舉考試,憑借着過人的本領和用兵的謀略稱得上功高蓋主這四個字,在他那個時代,皇帝與他相比都有些黯然失色。郭子儀出身世家,但到了他這一代家族已經十分敗落了,不過郭子儀并沒有是以自怨自艾,他自幼刻苦習武,并在武考中一舉拔得頭籌。然而郭子儀畢竟沒有靠山和背景一直沒有遭到貴人賞識,言位不變。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被任命為軍中統帥,還率領衆多士兵往東讨伐安祿山,在這場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和他一同前去平定戰亂的李光弼,卻被皇帝殺害,這又是為什麼呢?
郭子儀是一個大将之才,在他出山的時候,朝廷已經到了懸崖的邊緣。由于皇帝的昏庸,朝廷本就式微,加上叛軍非常強大,是以朝廷一敗再敗。郭子儀領軍之後,朝廷的局勢依舊不明朗,但郭子儀在官場上早已磨砺出堅韌的性格,他率領軍隊與叛軍不斷拉扯,尋找機會,一點點将局勢扳了回來,最終打敗了叛軍,保衛了唐朝基業。
打敗了叛軍,郭子儀一下子成為所有臣民心目中的英雄,就連杜甫也對郭子儀贊譽有加。不過,随着榮譽和褒獎一起到來的,還有危機。安史之亂的爆發本就給皇帝提了一個醒,讓他們明白了手握兵權的将領若是反叛起來有多麼可怕,更何況郭子儀不僅手握重兵,還受到天下百姓的擁戴,他若是反叛,豈不是比安祿山還要可怕?加上嫉恨郭子儀的人很多,他們不斷向皇帝彈刻郭子儀,誣陷他藏有反心,是以皇帝也對郭子儀産生了懷疑。郭子儀先是把府邸圍牆全部扒掉,讓家人全部生活在大衆視線當中,此舉看似荒唐,實則卻極為高明。郭子儀這樣做,是在向皇帝表明自己的誠意,自己連府邸和日常生活都可以昭告天下,還有什麼不敢讓皇上和天下人知道的?
然而即使如此,皇帝仍對郭子儀懷有戒備之心,在許多人彈劾郭子儀的情況下,把郭子儀貶到外地。但郭子儀對此卻沒有絲毫怨氣,不管什麼官職,他到任之後便開始着手進行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後來回到京城後郭子儀每次面見皇上時都衣着随意,穿着十分邋逼,但對皇上卻非常恭敬。郭子儀這一系列的舉措徹底打消了皇上的懷疑,自此對郭子儀深信不疑。肅宗時,有小人向皇帝誣告郭子儀,說他私底下訓練軍隊,準備造反。但肅宗聽完這番話後卻大笑起來,他說道:“就算全天下人都反了,郭子儀也不會造反。”說完這番話,肅宗嚴懲了誣告郭子儀的人,徹底讓那些嫉恨郭子儀的人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