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收到向西社群黨委書記的微信通知,1月13日08:58,我坐地鐵再次回到了“戰鬥現場”——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社群金鼎大廈核酸檢測點。此時檢測點還沒“開張”,金鼎大廈的門口已經開始排隊。讀創/深圳商報記者嚴文婷獨家報道13日09:00,向西社群黨委書記張彩蘭已經拿着印有數字來間隔一米的貼紙在地上貼起來了。13日09:30,現場所有負責掃碼的從業人員們集中填寫好“粵核酸”的醫護人員資訊,其中右邊這位從業人員是志願者曾雪霞,前一天晚上通過微信向我咨詢是否可以加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來,在得到書記同意之後,住在福永的她早上6點就起身搭乘地鐵來到現場,成為一名新手“抗疫衛士”。13日09:34,随着居民們走進核酸檢測通道,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社群金鼎大廈核酸檢測點的混采資訊掃碼登記工作正式“開張”。13日09:37,有了地上貼的貼紙,居民們排着隊踩着“間隔一米距”的号碼牌。13日10:18,趁着爸爸正在輸入“粵核酸”檢測申請,雙胞胎兄妹用向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給的醫用酒精凝膠給雙手做了一次消毒。13日10:57,樣本轉運從業人員前來接收上午采集到的樣本,羅湖區人民醫院的帶隊醫生正在登記樣本資訊。13日11:26,餐廳從業人員在噴好酒精消毒後拿着熱騰騰的飯菜來到核酸檢測點休息區,此時正好輪班,上午在“戰場”上奮鬥的“抗疫衛士”們可以交班下崗了。13日13:29,派出所的輔警們在核酸檢測點的第一道關卡上為不知道如何填寫核酸檢測申請的居民完成申請。13日13:36,交班下崗後的“抗疫衛士”們在休息區的椅子上睡着了。13日13:48,忙碌一上午的志願者曾雪霞在交班下崗後,跑去旁邊的便利店自費購買了二十多瓶飲料送給并肩作戰的“戰友”們,她說雖然社群給予了充足的礦泉水物資,但是含有糖分的飲料可以幫助“戰友”們趕走瞌睡,補充糖分,避免在工作上累到低血糖又或者是睡着。13日14:48,由于孩子是美國國籍,隻有護照。居民不知道如何輸入孩子的資訊,隻好求助在第一道關卡工作的我為她填寫核酸檢測申請。13日14:56,趁着交班,從深圳報業集團借調過來的抗疫六人組來一張合影。從左到右,我們是:嚴文婷、李日成、熊小雨、姜坤、昌墩、田語壯。13日15:04,交班過後,我從第一道關卡的工作變為第三道關卡,重新成為混采資訊采樣的掃碼員。13:54,遇到一位抱着妹妹過來做核酸的哥哥,他讓媽媽拿着手機給我掃碼,自己肩負起“湊”妹妹的責任。13日16:14,迎來了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社群金鼎大廈核酸檢測點年紀最大的受檢人,96歲的她在保姆的攙扶下拄着拐杖走進核酸檢測通道。13日17:04,從早上八點半就開始進入工作狀态的志願者在書記的強制要求下下崗休息,摘下頭套額頭已經有了印記,她說這是“戰疫勳章”。13日17:15,向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帶來的志願者們開始接棒疏導跟協助老弱病殘居民完成核酸申請工作的任務。董事長說,根據他的經驗,從下午5點開始人流量逐漸進入高峰期,此時才最需要他們過來幫忙,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友”們的工作變得輕松了許多。13日17:18,擡頭看到白雲呈魚鱗狀蓋滿藍天,此時才發現,原來深圳曾經的第一高樓國貿大廈立在旁邊注視着我們。13日19:00,志願者重新上崗,問及她還能堅持多久,她雙舉“剪刀手”告訴我,可以一直堅持到最後。13日19:35,在上崗前,書記和我終于有了第一張合影。13日20:11,迎來了一位眼睛很漂亮的小小受檢人,作為第一個檢測的她接過核酸檢測試管,對于我告訴她的注意事項,大大的眼睛有小小的疑惑。13日21:14,遇到了齊齊整整地穿上“拖孩”的一家人,确認過眼神,大家都是廣東人。13日21:47,最後一管做完,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社群金鼎大廈核酸檢測點順利“收檔”。13日22:54,終于下班的我在前往回家的地鐵上睡着了,醒來後發現坐過了站,好在最後一班列車是23:38,我還來得及坐回家裡。14日10:12,金鼎大廈核酸檢測點出現了新面孔。書記告訴我,昨天收到來自深圳國小的電話,老師們組成小分隊前來支援我們。面對不會錄入核酸申請資訊的居民,老師們拿出了超長的耐心,手把手的教會居民如何錄入。在第一道關卡,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們體驗到了深圳國小老師一對一線上輔導“教學”。面對手機比較落後的居民,深圳國小的老師章振坤用自己的手機填寫他的核酸申請,與他結對進入核酸檢測通道,在老師的幫助下,這位居民通過了“核酸檢測采樣考試”。由于時間關系,老師們的“核酸檢測輔導課”就上到了這裡,他們在下“課”前拍了張合影,為在抗疫一線工作的“戰友”們比心點贊。14日上午前來受檢的居民人數較少,平常開通四條通道的檢測口變為兩條通道。除了核酸檢測點,向西社群黨群服務中心裡面也是奮鬥在一線的戰場。向西社群的從業人員在防疫安全的情況下獨自坐在空曠的座位上排沒有做核酸的居民,用手機查清楚資訊并确定沒有做核酸檢測後,用另一部手機打通電話通知居民們盡快到最近的核酸檢測點進行檢測。這樣的電話他們從起床開始撥打,一直到睡覺才停止工作。網格員的日常工作就是跑樓,他們在自己所管轄的樓與樓之間穿梭,有時候需要一口氣爬上7樓,為居家隔離的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比如說問候他們是否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有時候還需要把他們的垃圾拿下樓,噴過酒精消毒後才能丢進垃圾桶裡。看着他們的背影,終于明白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向西社群基金會為抗疫一線的從業人員送來了愛心捐贈——二十箱蘋果。突然想到有趣的一句諺語:“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希望抗疫一線的從業人員們吃上蘋果後可以有更大的力量抵抗疫情,讓抗擊疫情的醫生們早日“遠離”我們。患有關節炎的老爺爺推着坐在輪椅上的老伴緩緩走進了核酸檢測快速通道,他們已到耄耋之年,社群應急辦的陳薇立馬接過輪椅,而杵着拐杖還推着輪椅的老爺爺被張美美攙扶着坐在座位上休息,等待受檢。兩位老人做完核酸檢測後,在兩位小姐姐的幫助下離開了核酸檢測點,送往回家的路上。路上遇到了路障,我雙手抱着老奶奶,兩位小姐姐在居民的幫助下一起把輪椅搬了出來。在離開路障後,陳薇向正在巡邏的城管招手,讓他接棒将兩位老人送至家門口的卡點,務必讓那邊的社群從業人員将其送回到家裡。臨走前,兩位老人連連道謝,并叮囑我們要好好防護。兩次上崗下崗下來,本以為大家已經累到不想看手機了,沒想到大家在休息的時候看手機,第一時間看的都是疫情的最新消息:“1月14日,深圳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截至當天17時,“0107”疫情累計報告15個病例。”在不需要線上彙報情況跟協調工作的時候,閑不住的書記基本上都會支棱起來,有時候在第一道關卡帶頭檢查所有居民的粵康碼、粵核酸碼,有時候也會抄起剛充好電的喇叭,邊走邊喊:“請保持一米距離。”14日17:30,已經上完早班的我終于休息了,離開“戰場”前悄悄跟還在工作的“戰友”們合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