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退位後,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隻顧生孩子嗎?背後真相讓人深思

唐高祖李淵心裡那個苦啊,皇帝當的好好的,忽然有一天,皇宮喊殺聲大作,不一會全副武裝的尉遲敬德進來告訴他:陛下,你兩個兒子造反死了,現在咋辦?

“咋辦?當然交給我另一個兒子李世民啊,我早就想把皇位交給他了。”李淵想都不想就說。

這一天,是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後又派兵把侄子們全滅了,要不是李淵機靈,大唐第二天就得換主人。

李世民沒有親自去找李淵,自然是不想背負弑父弑君的罵名,所幸李淵也沒活夠,父子兩個最終見面,抱頭痛哭,然後李淵就準備退休了,從看到尉遲敬德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這個王朝不再屬于他,他得騰地方了。

政變三天後,李世民成為太子,掌握了所有軍政大權,成為大唐實際掌權人。八天後,屈突通鎮守東都洛陽,關東穩住了。

十二天後,李淵表達了退位的想法,李世民推辭,哪能那麼快啊,朝廷還沒換血完畢呢。

一個月後,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等封将軍,高士廉、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任宰相,天策府的人已經完成取代朝廷。

又一個月後,李世民登基,李淵退休,迎來“美好的”退休生活。

李淵退位後,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隻顧生孩子嗎?背後真相讓人深思

這一年,李淵正好60周歲,正好的退休年齡,不愧是大唐開國之君,就連退休都要跟未來保持一緻。

在最初的兩年,李淵的生活是挺不錯的,他還住在皇宮太極宮,雖然行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物質生活非常豐富,後宮也沒有裁減,還不用勞心政務,日子真是美滋滋。

不過這主要是因為李世民的注意力放在朝堂上,他在樹立自己威信的同時,着重清除李淵留下的痕迹,政策能推翻就推翻,能否定就否定,甚至發出“武德之際,貨賄公行,紀綱紊亂”這種批判話語,要知道,李淵還好端端地坐在太極宮呢。

李世民肅清朝堂後,終于把手伸進了太極宮,他以恩賜為名将太極宮中的大部分宮女以及掖庭的部分宮女放歸家中嫁人,大約有三千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伺候李淵的宮女,自此以後,太極宮就冷清多了。

冷清是愁不壞李淵的,讓他發愁的是李世民此舉釋放出的信号,他不該再住在皇宮中了,李世民才是大唐的皇帝!

貞觀三年(629年)四月,李淵主動提出搬出太極宮,李世民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老房子給了老爹,也就是當初李淵賜給他的宏義宮。

宏義宮隻是曾經秦王的居所,無論是位置還是規模都不能和太極宮相比,不過李世民不管,改了個大安宮的名字,就讓老爹住進去了,史書上的記載還是“高祖以弘義宮有山林勝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改名大安宮。”

李淵退位後,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隻顧生孩子嗎?背後真相讓人深思

李淵要是看到這記載,估計能砍死史官,他要是有辦法,哪裡會搬出太極宮,皇宮比不上親王府嗎?

搬進大安宮後,李淵跟李世民就很少見了,此時李淵的生活就大不如前了,他也識趣,李世民不叫他,他幾乎不出大安宮,以免遭兒子猜疑。關鍵是接下來的幾年李世民好像忘了自己老爹還在世,從來不請安,有什麼宴會之類的也不叫上李淵。

天天窩在家的李淵還能幹什麼呢?隻能跟為數不多的妃嫔過活,外面不得不佩服李淵老當益壯,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入住大安宮第二年,六十多歲的他還得了一個兒子,就是日後的滕王李元嬰,今天南昌的滕王閣就是他建的。

就這樣過了幾年,到李淵六十八歲那年,李世民宴請西突厥使者,難得地邀請李淵,一幹重臣大将也在旁陪坐。

從李元嬰的降生來看,這位見慣風雨的開國皇帝心理素質爆表,兒子的猜疑完全沒能擊倒他,不過在宴會上,看着西突厥使者的唯唯諾諾,他不由得想起他當初起兵時,對東突厥那是百依百順,可短短幾年間,東突厥已成過眼雲煙,被唐朝消滅,西突厥也不敢輕視唐朝,估計李淵心中也在感慨,讓位給李世民才是最正确的決策吧。

心裡想着,李淵還向旁邊的長孫無忌等人感慨:“當今蠻夷率服,古未嘗有。”

這話給李世民聽到了,老爹這是在表揚我啊,我豈能沒有表示,随後給李淵敬酒的時候,李世民也給李淵戴了高帽:“哪裡哪裡,都是老爹定的方針好!”(百姓獲安,四夷鹹附,皆奉遵聖旨,豈臣之力!)

李淵退位後,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隻顧生孩子嗎?背後真相讓人深思

李淵笑開了懷,父子倆和好如初。

同年,李淵又一次出席公開活動,那是一次大閱兵,閱兵後的宴會上,李淵充分見識了兒子治下的大唐國力,史載“高祖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長馮智戴詠詩”,曾經難以征服的外敵,如今都是他随意指使的臣屬了,李淵由衷地感覺到欣慰,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