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知乎,看到個挺有意思的問題:國産的蔚來汽車為什麼那麼貴?

這就好像突然有人問“為什麼蔚來英文名不叫WeiLai,而是NIO”一樣,需要腦筋急轉彎...
回歸正題。
問者還說到:最近看了特斯拉和蔚來,搞不懂國産的蔚來汽車為什麼那麼貴,貴在哪兒?
對于這個提問,我感覺會被了解為兩重意思:一是國産車為什麼會賣這麼貴?二是蔚來為什麼這麼貴?
如果是第一種的話。
那我覺得,國産車并不應該被死死的套上“廉價便宜”的帽子,即便曾經大多數中國車企從低端做起,但,誰又規定了國産車不能賣得貴呢?
當然,這裡說的貴是相對而論,要看跟誰比。如果将蔚來和勞斯萊斯比,那就不貴了。
而貴的定義也是含糊的,是定價比BBA高就算貴?是超了預算就算貴?都有可能。
曾經蘋果一則廣告說過:貴不是它的缺點,而是你的缺點。
雖然這句話讓我很不爽...但似乎又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而通過提問,我猜測提問者是對比了Model Y和蔚來ES6之類的,畢竟價格更加接近一些。
這裡也說個題外話,蔚來其實可以比特斯拉便宜。
例如最新的蔚來ET5,選擇BaaS電池租賃方案,起售價還可以降到25.8萬,比國産Model 3入門的26.5652萬便宜...
而我看到了問題下面的回答,發現大家其實更關注第二種意思:
蔚來為什麼賣這麼貴?
先抛開貴不貴的說法,試着換種方式去找答案:目前國産品牌蔚來定價32.8-62.4萬這個區間,到底可行不?
倘若從純電車市場的角度去看,我倒是覺得沒問題。
簡單篩選一下,目前國内在售的30-60萬的純電車,涵蓋海内外品牌,也就隻有39款車,而30萬以下卻有274款車。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新勢力品牌,蔚來當初選擇高端定位是有原因的,畢竟30萬以下的競争相當慘烈,往競争較小的市場靠攏,赢的幾率大一點。
那麼在一系列的回答裡,其中一個引發了激烈争論。
這位答者把蔚來部分供應商列了出來,然後有一部分人好像突然就“悟”了!
因為在這部分供應商裡面,有很多來自海外品牌,例如外後視鏡都用梅克朗的、雨刮器都用博世的等等。
而争論點就在于:難道國産品牌蔚來賣這麼貴,就是因為“去國産化”?
站這個觀點的人覺得:蔚來是因為用上了更多國際品牌供應商,是以更高的零部件成本堆起來,就讓車價格變得更貴了,事實上蔚來可以選擇更便宜的供應商品牌,然後把價格壓下去。
其實并沒有哪個品牌能把一輛車的任何配件都自行生産,然後再完成整車組裝等等。
即便可以,估計也不會有人願意這樣幹。
畢竟一輛車所需配件相當多,要全部自己生産那得涉及多少個領域,人力物力資源耗費巨大。
在工業時代,大家更追求的是效率,全球化産業鍊,與供應商合作。說白了就是誰懂誰去幹,有錢一起賺。
但,站這個觀點的人大多認為,蔚來既然是國産品牌,那提高零件國産化率不是必須的嗎?
甚至有人倜傥:是以買特斯拉才是支援國産,買蔚來反而不是。
這句話也不是沒道理,畢竟在2021年就有消息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國産化率基本達到了90%...
說實話,特斯拉能做到90%的國産化率,比一些國産品牌都要高了...
當然,這其中是有特斯拉與上海政府之間持有協定的原因,例如提高國産化率,帶動國内産業鍊發展等等。
總之,這部分答者非常堅定“蔚來可以再提升國産化率”的觀點。
而評論區另一種觀點:蔚來一開始就決定進軍高端市場,是以它用更貴的零部件是為了保證産品。
關于這種對立,我試着用這張圖去描述...而兩個算式展現出來的結果,其實不太相同。
前者可以叫“堆疊擡價”,後者可以叫“物有所值”。
主要取決于你怎麼想。
另外,還有一個東西叫BOM成本,也可以作為考慮,例如這張也在知乎上流傳的圖。(僅示意,真實性有待确認)
BOM成本可以了解為所有零部件的成本之和,這張圖就給出了特斯拉、蔚來、理想三家的BOM成本對比。
不過這張圖的真假還有待确認,最多隻能看看。
我們對于BOM成本公開當然是渴望了,就好像去到4S店修車,恨不得把所有零部件的拿貨價都查清楚,看看自己到底被坑了多少錢。
蔚來沒有公開,但廣汽蔚來有。
BOM成本可以說是車企的秘密,至少沒多少人願意公開,而廣汽蔚來算是第一家。在2020年廣汽蔚來“毫不保留”的将自家BOM清單和成本公開于衆。
這份物料成本加起來是300024元,超過了30萬。同時,廣汽蔚來也說了硬體綜合淨利潤率絕不高于1%。
廣汽蔚來當然不能等同于蔚來去看,我主要想說的是,一款車的定價和BOM成本高低也有很大關系。(不過蔚來前期的BOM成本也不是控制得特别好)
而支援“物有所值”觀點的人會說:
“一塊電池約10W+、全鋁車身4W+,供應鍊都是一線供應商,單車物料成本接近30W。加上各種營銷成本等等,以蔚來ES8為例,單車成本就得45W+”...
當然,支援“堆疊擡價”觀點的人也反擊到:
“我看到個文章其他車尾部的字帖是塑膠加電鍍,成本5毛,蔚來是整體鋁塊切削,成本500塊。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如果我是車主,我真不願意為這些無意義的成本買單。”
總之,隻讨論“蔚來為什麼賣這麼貴”的問題,你我他的想法都可能不一樣,也沒有說誰一定就是錯,畢竟大家的出發點不同。
再來看看蔚來近年收益,其中,蔚來的毛利率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就由負轉正。蔚來2021年蔚來二季度整車銷售毛利率為20.3%,第三季度整車銷售毛利率為18.0%。
但是,蔚來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淨虧損為8.3億元人民币,與第二季度5.87億元的淨虧損相比還增加了2.43億元。
毛利是正的,淨利潤卻是負的?也就是說,蔚來賣的車可能賺了,但整個品牌是在虧。例如淨利潤裡要算上蔚來同期在研發方面花的11.9億元等。
是以蔚來賣得貴嗎?
這更像是關于值不值和成本效益的問題。好比如花40萬去買1.5T的奔馳,有人覺得香,有人覺得傻。
撇除成本因素,蔚來的服務和換電也被大家拿出來讨論。當然也分了兩個派别...
一方:我花大幾十萬買蔚來,除了配置高用料好,買的就是服務嘛!
另一方:不否認蔚來的服務好,但蔚來不蠢,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認為的好服務人家已經在車價上展現了,早就把錢先收了。
是以,蔚來貴不貴取決于你認不認可它的産品力和做法,例如對于買BBA級别的人來說,買蔚來如果能有更好的質感,有更好的服務,那當然是值的,反之則不值。
道理就像奢侈品牌和普通品牌的差別。
一件T-shirt挂個奢侈品牌LOGO就賣到上萬元,人家就會說我們的材料如何如何,我們的門店服務如何如何。被吐槽是常有的事,但也不影響買的人。
說到底,車總歸是個商品,貴不貴、買不買自己說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