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有層意思就是很多無權無勢的人,因才能、财力、容貌等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吸引到了心術不正之人,進而導緻了悲劇的産生。這樣的事情從古至今都不少,像民國時期的曲煥章就是如此。
曲煥章是一位很有俠義精神的人,他費盡心力、結合諸多藥方,經過十餘年臨床驗證,最終發明了曲氏白藥。抗戰時期他無私地奉獻了三萬瓶藥物給前線的戰士,但良好的效果卻引來了國民黨高層的觊觎。
國民黨高層為了逼他公布秘方,将其軟禁了起來,最終曲煥章憂憤成疾,抑郁而亡,實在令人唏噓。

曲煥章1880年出生于雲南江川,他7歲喪父9歲喪母,為了生活隻能跟姐姐相依為命,最開始是靠着賣布來養活自己。
在一次外出賣布時,曲煥章患上了急症,當時情況很危險,他本以為可能會就這樣離開這個世界,幸虧當地一位名醫治好了他的病。此事讓他感覺生命非常脆弱,是以能習得一身好藝術是很有必要的。
後來曲煥章的姐姐嫁給了一名醫生,他也開始跟着一起學習傷科,并開始研習加工配制傷科用藥的醫藥學知識。
他用自己所學在江川闖出一些名氣後,便決定效仿神農,遊曆滇南、嘗百草,順便還一路行醫。他求教了路遇的各大民族醫生和草藥醫生,将這些人的方子綜合起來,再通過十餘年的臨床驗證不斷改進,最終制成了曲氏白藥。
1914年曲煥章返鄉,繼續行醫救人,漸漸在民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不過讓曲煥章徹底打開名氣的事迹是他治好了吳學顯。
吳學顯本是雲南巨匪,被雲南督軍唐繼堯招安,後來參與了滇軍與桂系軍閥的戰争,右腿骨不幸被槍打斷,隻能傳回昆明求醫。
當時昆明的法國醫院、惠滇醫院、陸軍醫院為吳學顯診治,都認為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截肢才能報名。吳學顯一個帶兵打仗的人,當然不希望從此殘疾,是以多方打聽消息,最終找到了曲煥章。
曲煥章以白藥為主,輔以其他的醫療手段,最終治好了吳學顯的腿傷。由此,雲南各界人士紛紛将曲煥章稱之為“神醫”,前去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為了表示感謝,唐繼堯賜給曲煥章“藥冠南滇”的匾額,吳學顯則贈了“效驗如神”。
有了名人效應,曲氏白藥更是暢銷海外,在新加坡、雅加達、仰光、曼谷、日本等地都成了硬通貨。
唐繼堯垮台後,雲南動蕩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是龍雲擊敗了其他對手,成為了下一個“雲南王”。龍雲同樣很看重曲煥章,為其題匾“針膏起廢”,就連國民黨兩位大佬蔣介石、胡漢民也仰慕其神奇的功效。
七七事變爆發後,滇軍58軍、60軍北上抗日,曲煥章出于愛國之心當即貢獻出三萬瓶百寶丹(即早期的雲南白藥)給了兩軍士兵。
百寶丹對于普通的出血、外傷、發炎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在戰争環境下,戰士們難免磕磕碰碰,是以這個藥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很好地鼓舞了士氣。
但是随即曲煥章就被國民政府盯上了,早前龍雲治滇時畢竟是雲南本地人,不會做得太過分,然而全面抗戰後,國民政府的手就可以伸過來了,這種有奇效的藥如果被他們壟斷,那錢财必然能數之不盡。
是以國民政府開始刁難曲煥章,最初是表示作戰飛機不多,是以需要一些富人出錢為國家買飛機,攤到曲煥章頭上是三萬,開始說是新滇币,但後面又改稱是法币,這中間倍數差了非常多,絕不是小數目。
既然是為國,曲煥章二話沒說就捐了。
但是國民黨依然不滿足,1938年國民政府委員兼最高法院院長焦易堂邀請曲煥章前往重慶,說是國民政府将委任他為中央國醫館館長。
但是曲煥章一到重慶,焦易堂不說其他,隻是以抗日救國為由,要曲煥章參與合辦中華制藥廠并将百寶丹的秘方交出來,讓該廠生産。
曲煥章當然不願意,焦易堂惱羞成怒就将他軟禁了,然後利用各種手段威逼利誘。中華制藥廠背後站的就是四大家族,是以焦易堂有恃無恐。
不過曲煥章很有骨氣,一直咬緊牙關不願透露秘方,最終在獄中憂憤成疾,8月就去世了,終年58歲。非常可惜。
曲煥章去世後,秘方一直由妻子缪蘭瑛保管。解放以後,缪蘭瑛将秘方獻給了人民政府,并改名為“雲南白藥”,從此為人民健康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依然是暢銷貨。
這一點,曲家人居功至偉!如此貢獻值得我們記住。
國民黨曾想巧取豪奪,獲得雲南白藥的秘方,但曲煥章誓死不給。然而到了新中國,曲家人卻願意主動将其上交給國家。
就這一點,兩黨之間誰更得民心,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