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追着喂飯又如何,不想吃,就是不想吃。
幾個小時前,獨行俠為給馬奎斯-克裡斯留出位置,裁掉了威利-考利-斯坦,盡管才28歲,但考利-斯坦的NBA生涯,真可能在此刻終結,确切地說,他的籃球生涯,都有可能到此結束,不是被小球時代,也不是被傷病擊倒,而是他的心,從未屬于過NBA的賽場。

3年前,看過一段國外媒體制作的專訪視訊,視訊中,考利-斯坦很坦然地表示,自己其實并不喜歡籃球,即使他現在已是一名NBA職業球員……
考利-斯坦出生在一個偏遠的社群,沒看過NBA的轉播,也不認識什麼籃球明星,雖然他想過自己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名職業球員,但那也是在橄榄球的賽場上,上大學之前,考利-斯坦主攻的一直都是橄榄球,直到收到肯塔基大學的獎學金後,他才在主教練卡利帕裡的勸說下改打籃球,盡管接觸時間太晚,可仗着過人的天賦,考利-斯坦很快就成為明星級球員,2015年選秀大會,他以6号秀的身份登陸NBA。
現在看,可能一開始,考利-斯坦就選錯路了,雖然成為一名讓很多人都羨慕的NBA球員,但在考利-斯坦的内心裡,他從未接受過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身份。
“我那會兒對籃球沒多少想法,就是一場遊戲的而已,沒那麼重要,我也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來這裡工作,事實上,我也壓根沒把它當工作,可大家都跟我說,籃球是一種工作,就是這麼回事,我當時想,什麼叫它就是這麼回事?籃球就是一場遊戲啊。”
在NBA絕大部分球員眼裡,籃球的确就是一種工作,隻不過它曾經是愛好,是以工作中,哪怕是高強度的訓練,他們也不會抵觸,反而會收獲雙倍的快樂;而如果你隻是把它遊戲的話,那基本就是無所謂輸赢,心情好練一練,心情不好就解除安裝,哪天想起來,再下載下傳回來玩一玩。
考利-斯坦就是這樣,他之是以兌現不了天賦,主要問題就是态度。
擋拆不嚴實:18-19賽季,考斯-斯坦的無效擋拆次數,高居聯盟第一;
搶籃闆不積極:即使你把資料換算成36分鐘,他也隻有2個賽季籃闆上雙,籃闆率最差的時候,隻有14%,比很多後衛還差;
防守不集中:作為NCAA西南賽區的最佳防守球員,守護籃筐一直都是考利-斯坦的賣點,可在進入NBA後,這反而成了他的短闆,就以本賽季為例,你無法想象一個身高7尺,臂展7尺2的大個子,居然會讓對手在小于6英寸區域内,投出67.4%的命中率,防守完全是形同虛勢;
賽場外,考利-斯坦也是懶懶散散,幾乎每個賽季都能傳出他消極訓練的消息,2018年休賽期,當别人都在為彌補短闆,聘請各種訓練師時,考利-斯坦卻聘用了一個廚師和一個心理輔導師。
19-20賽季,考利-斯坦還曾短暫效力過勇士,NBA體系最出色的球隊,同時也是落魄天才的維修站,在這裡,他本也想像如今的威金斯,奧托-波特一樣,重新得到外界的認可,但結果呢,隻打了41場,降薪加盟的考利-斯坦就被掃地出門。
最近2年,考利-斯坦更是迷上繪畫,經常在社交平台曬自己的新作品,全然忘記自己球員的身份。
這次被裁後,考利-斯坦可能會投身于藝術事業,就像當年雄鹿的天才内線拉裡-桑德斯。
我們不評價對錯,因為每個人對生活,對人生的态度都不一樣,隻是有點替考利-斯坦那一身天賦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