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作業就是回憶自己的老師,總體說來,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國小,國中,高中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師,自己今天所取得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和他們是分不開的。下面我就較長的描述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位老師。
我要描述的第一位老師是我國中時期擔任了三年班主任的麥老師。她是國家二級心理心理咨詢師,是以她對我們學生的心理和所表現出的行為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也能在我們碰到問題時及時給出解決辦法。她很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我還記得初一初二時周日晚上的晚自習,同學們過了個周末回來都太興奮了,總忍不住和旁邊的人說上幾句,教室也總是靜不下來。而麥老師總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然後對我們說:“周日的晚自習也宣告着下一周學習任務的開始,如果這個時候你們不能靜下來的話,接下來一周的學習過程中你們的心都會是很浮躁的。”然後她就帶着我們做一些心理上調整。說來也是,接下來的幾天大家從周末的那種懶散的狀态離開進入學習狀态的時間真的很快。早讀晚讀時麥老師經常出現來檢查大家的讀書情況;平時上課麥老師要求我們要和所有老師積極地互動;晚自習時她也會經常過來巡視,看到同學走神看窗外時,經常說:“要做到零擡頭”;她還經常與各科老師交流來了解我們的情況;平時也會舉辦一些排球比賽之類的來鼓勵大家進行體育鍛煉……除此之外,她還能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我記得我國中的時候很腼腆,平時也不是很敢在很多人面前說話,她後來就要我擔任曆史科代表,但我哪裡肯答應?老師就讓我找出3個不答應的理由,我也想不出什麼,就隻好答應了。後來經過一年的鍛煉,我上講台說話、講題目時再也沒有怕過。上了高中之後,突然發現當初培養的習慣是那麼重要,不由得佩服起麥老師來。
我要描述的第二位老師是我高中分文理之後一直擔任我們化學老師的懿忠老師。他一直強調“要把書裡的知識串成一條線,同時這條線又能展開成一張網。”他還經常說:“化學是門有規律的學科,但是規律之中常常蘊含着特殊的情況,你們要把規律記下,再把沒有規律的特殊情況記好,學好化學就不難了。”這些話剛聽到的時候真的很新奇的,也不是很清楚這些話的意思。到了聯考前幾個月的時候,我才豁然了解這些話的意思,當你對每本課本足夠了解時,你都可以在腦海中把每本書的内容串起來,同時在需要時又可以展開,裡面全是一些規律和一些特殊的情況。例如有機化學這本書裡,可以從炔烴到烯烴再到烷烴一路延伸下去,再加上中間一些化學反應,一本書基本就串完了。化學老師平時也喜歡鍛煉學生,他經常叫人上講台講題。而我也挺喜歡鑽研化學題目的,是以我也經常被叫上去,就這麼一來二去,就喜歡上了那種講題的感覺。要上台講題真的對人的鍛煉不小呢,我上台之前還要想想有沒有思考錯誤的地方,還要注意舉一反三,從一道知識點沒講完她題引出其他幾道題,如此下來,對人幫助真的很大。
下面我要來描述第三位老師——英語老師小紅。她也是分班之後一直擔任了我們兩年半的老師。她真的真的很負責任,一個知識點不講完是不會下課的,是以拖堂也是常事,但那又怎樣,我又能學到一些知識,心理反而還很高興。而且每次下課時老師還喜歡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當時還覺得沒什麼,現在畢業了想想說得還真的是呢。老師上課時闆書真的一絲不苟,又特别詳細,高中上課時做的筆記甚至到現在還能使用。當時整理印發的資料我甚至都舍不得扔掉。平時她評講試卷或者練習時,經常能從其中揪出我們之前學過但印象不深的文法知識跟我們又強調一次,還經常說:“複習的過程就像是炒舊飯的過程,你要時不時的熱一下。”比喻還真是形象。而且她批改作業時還能根據字迹準确認出作業的主人,要知道她教有140多個人!當然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她對生活的熱情。她每次上課都是笑意盈盈、精神抖擻,在高三最後幾個月的昏暗的日子裡聽她講課真的覺得是一種享受。記得一次很難的考試,蠻多人沒考好的,她就鼓勵大家說:“聯考最難就跟這套試卷差不多,你看你們經曆過一次之後也覺得不過如此吧。放心吧,你們還有最後一個月的時間準備,聯考再碰到這種難度的題目也能應對自如的。”這種安慰真的挺讓人舒心的。還記得聯考前最後一次英語課,老師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笑臉貼紙和一隻小黃人筆,還美其名曰“微笑勝利貼和金榜題名筆”,真的很好笑呢,不過我也知道這些東西的背後是小紅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寫着寫着,回憶起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也想回去聽他們上課。真心感謝這些在我成長道路上幫助過我的老師,沒有他們,我也不會一步步變成之前想要變成的樣子,我也會繼續努力,不辜負他們之前的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