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英超打到這會兒,曼城的帝王之相已經表現得越來越露骨,距離登基也隻差一身黃袍。是以,曼城vs切爾西這場比賽隻是打着天王山的幌子,實際結果對于英超另外18隊來說都是不痛不癢。即便切爾西赢了,也就是克洛普能給藍軍寄出一封感謝信。

在這種情況下,圖赫爾沒有延續和紅軍的對捅流,而是拿出了相當低調務實的打法。

其一,進攻中盧卡庫和齊耶赫首發——就意味着沒有前場壓迫這事兒了,二人搭配美隊,打定主意用個人能力生吃。

其二,防守中齊耶赫和美隊深度落位——這就意味着邊路彈性小了,阿隆索和AZP的起飛機率大大降低,兩個邊翼衛都是純盾屬性。

其三,維爾納、芒特和奧多伊都在替補席上待命——這就意味着圖赫爾把提速留作了後手,依然想着能在撐過僵持階段後下半場伺機偷一下。

以上三點,缺點是切爾西自己主動剪斷了翅膀,盧卡庫想接球就隻能自己帶球起速或者等出現機率約等于大樂透的直塞;優點是……藍軍防線上的人可真多啊。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如果讓曼城用一句話形容切爾西後場的堵車程度,那大概就是“少小離家老大回” 。即便發生了阿隆索被斯特林屢屢爆破、凱帕倉皇出擊解圍擊中AZP這檔子事兒,但五後衛的厚度還是鎖死了鎖死了肋部。上半場曼城在場面上完全壓制,但真能剪進集錦的就兩種畫面:

A. 薩爾的各種極限一對一,呂迪格穩得一筆。

B. 8000萬的凱指導成功單防曼城的1億先生。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于是,上半場的節奏就是切爾西防守——成功——切爾西又防守——成功——切爾西再防守……好的,問題來了,切爾西的進攻去哪兒了?

沒法子,本場比賽切爾西基本是頂着四條輪胎全爆破的狀态在進攻。

第一條胎是他們自己破的,低位防守的方式,直接拔掉了阿隆索和AZP的氣門芯。

第二條胎是曼城給破的,他們對坎特和科瓦契奇進行集中貼防,這二位也不是長傳有準星的主兒,隻要在推進線路給他倆下絆子就行了。

第三條胎是齊耶赫的右腳給破的,無論B席還是斯特林,防守齊耶赫都是壓低重心,倚住左邊,然後逼着齊耶赫用右腳反複秀逗。

第四條胎是切爾西防線給破的,薩爾有着全場對抗成功率100%,但傳球水準……嗯,他全場送出12次的丢失球權。在一定程度上說,他和穆斯塔菲一樣,很容易刷滿各種資料,但同時又有着太明顯太緻命的缺點。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就這樣,切爾西的弱點全都暴露,再加上瓜帥的針對性打擊,導緻藍軍的進攻就剩下一種手段:用各種飄忽不定、落點随機的長傳,去放飛盧卡庫……

是的,擺在盧卡庫面前的,是一套純支點的踢法。想走通這路子就兩種方案。一種是混不吝的帶球突破,眼中隻有球門的球霸踢法,但盧卡庫本場比賽極其熱愛傳球,基本是個屁大點兒事分享家。

另一種是用自己的身體為圓心,以肌肉為半徑争下頭球,扛住對手為隊友打下江山……咳咳,一個黑曆史:盧卡庫當年還在曼聯的時候,有一場曼徹斯特德比,他的争頂先後輸給了B席和斯特林。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整場比賽,盧卡庫7次争頂0次成功,10次丢失球權,把拉波爾特和斯通斯争頂成功率愣是襯托成了100%。國際米蘭球迷曾經告訴我說他們上賽季的鋒線是一高一快,其中勞塔羅是高的那個。經過本場比賽,我信了。盧卡庫明明長了個悍馬H2的身闆,但每次出現在曼城後衛堆裡卻像騎着個單車在翻越雪山。

就這樣,切爾西隻能接受一個進攻全廢的上半場。而下半場一開始,防守的味兒也開始變了。因為,福登、斯特林、格拉利什、B席四個人,開始大劑量的換位。然後,場上開始反複出現斯特林和格拉利什聯手暴打阿隆索/AZP的慘烈場面,于是熱愛補位的坎特挺身而出——他開始用賭博式防守減少邊路災害或者幹脆就去邊路幫忙,把中圈弧的防守留給了科瓦契奇一個人。

中路空出了三室兩廳,然後曼城舉起了丁丁。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如果你還記得曼城本賽季和利物浦的那場2-2,就會記得德布勞内那腳禁區外的遠射……方圓五米無人防守,紅藍二軍其實都是同樣的死法。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在切爾西丢球之前,圖赫爾剛剛祭出了他的後手棋——維爾納、奧多伊上場,芒特後續跟上,這種沖擊力的确給曼城帶來了一些麻煩,但在終結比賽的那一哆嗦上變成軟腳蝦……

這麼說吧,一個前鋒如果既不敢射門又不敢過人,基本就沒啥用了。而這樣的前鋒,切爾西有兩個。盧卡庫下場,維爾納接棒,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據Squawka統計,切爾西本場比賽僅在曼城禁區觸球7次,并完成了4腳射門。而盧卡庫的資料定格在:1次射正,0次過人嘗試,1次錯過絕佳機會,21次觸球,傳球成功率58%, 10次丢失球權,7次争頂0次成功。

最終,切爾西敗走伊蒂哈德,射門數和對方禁區觸球數都創造了圖赫爾時代的新低。賽後,圖赫爾評價盧卡庫說:盧卡庫在沒有收到壓迫時丢掉了太多球權,在球隊有很好機會時也丢掉了多次球權。

但問題是,盧卡庫從來就不是支點球員。他需要反擊的空間,是以在埃弗頓風生水起;他需要無私的隊友給他吸傷害,于是國際米蘭也是第二故鄉。如果一切都不具備,隻讓盧卡庫自己扛住後衛、跳起争頂,那他就會處于基本歇菜狀态。

是以,必須讓盧卡庫打單中鋒的話,就需要球走腳下,配合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而本場切爾西的中場支援力度……盧卡庫表示:“周末大家說要舉行放鴿子大賽,最後就特麼我一個人去了。”

其實,這一集,我們以前在曼聯看過。

切爾西沒有大量精準的直塞投喂,單中鋒體系下盧卡庫還有救嗎?

總之,想讓盧卡庫融入的話,圖赫爾還是得在雙前鋒體系上動動腦筋。雖然盧卡庫向國際米蘭暗送秋波之後,很多别隊球迷都建議幹脆放員外回米蘭和原配重修舊好原地複婚。

這純屬是别隊球迷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因為“甯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這事兒吧……

本質上,就是欺負人家和尚老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