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伴随着躍動的鼓點,動人心魄的國寶傳奇故事穿越兩千年,在今天的舞台上徐徐鋪展。1月28日至1月30日,國寶文物題材舞劇《五星出東方》将登陸上海文化廣場,呈現人間真情和民族團結的圖景,诠釋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各民族同生共榮的時代主題。

舞劇以一件織有“五星出東方”字樣的漢代文物織錦為引子,引領觀衆回到被無垠黃沙掩埋的遙遠西域,勾勒出漢朝戍邊将軍奉、北人首領之子建特、精絕古城首領之女春君的一段傳奇。劇中,有命運交織、至愛至深的真性情演繹;有天香國色、搖曳生姿的胡姬與漢舞;有铿锵有力、擲地有聲的武将忠義魂……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用舞蹈講中國故事

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護臂從黃沙中重見天日,仿佛叩響了千年西域的時空之門。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發現這件漢代織錦護臂。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織有八個篆體漢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現收藏于新疆博物館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講述國寶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2021年6月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首演,一票難求;9月25日至27日,舞劇二輪演出場場爆滿。劇中,國寶不再是靜靜躺在博物館裡的陳列品,演員們将兩千年不褪的絢爛色彩幻化成熱情昂揚的舞步,重制曆史,講述現在,書寫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新篇章。

據介紹,《五星出東方》服裝從顔色、樣式、紋樣等設計都結合了出土文物中的元素和色彩;舞美設計也在研究史料的基礎上,通過藝術化處理,在舞台上還原曆史真實場景。燈光設計同樣以護臂的顔色為着力點,以此貫穿劇情發展。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文化自信,情感交融充分地展示在舞台上。舞劇制作方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甯表示:“文物身上凝聚的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形象,文化符号,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希望可以通過我們的方式去诠釋這件文物,表現文物背後的深刻文化内涵,讓文物‘活’起來,用舞蹈‘講’故事。”

曆史留下隻言片語,化作舞台上的驚才絕豔

要想讓文物“說話”,在創作中必然需要付出大量心血。據悉,舞劇《五星出東方》曆時兩年創作,進行六次專家研讨會,易稿十餘次。為了凸顯文物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主創團隊曾深入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去往千年前絲綢之路上的精絕古國。雖然曆史僅留下隻言片語,但采風的直覺感受對主創有着極大沖擊。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在尼雅遺址出土的一片木簡上,有“奉謹以琅玕一緻問春君,幸毋相忘”的字樣。“幸毋相忘”成為主創們想傳達的故事核心——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破除偏見,消融仇恨,執子手,毋相忘。正是這樣的創作構思,成為了诠釋刻畫舞劇“中華命運共同體”主題的一個重要載體。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這麼宏大的題材,看似很正,但是我們用輕喜劇色彩,打破傳統舞劇的方式,增加可看性。”總編導王舸從“小人物”入手,以小見大,讓觀衆在舞劇《五星出東方》看到更為真實的曆史,生動展現了西域地區風土人情。

舞蹈家、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古麗米娜·麥麥提飾演劇中女主角春君。由她在舞蹈綜藝《舞千年》中演繹的“燈舞”——《遠古的呼喚》在哔哩哔哩(B站)播放量近150萬。舞者手持明燈跳舞,旋轉舞動間燈随身動,搖曳生姿。伴随着跳動的鼓點,那千年前的故事緩緩展示在人們眼前。

絕美!漢代織錦講述傳奇故事,舞劇《五星出東方》讓國寶“活”起來

作者:宣晶

編輯:商慧

責任編輯:王彥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