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實際上也可以看做是一部自強不息,抵禦外敵的發展史。找不到一個準确的言語用以形容華人社會的複雜性,其多民族的交融和不同文化的碰撞讓中華民族相容并包。

近代曆史上,帝國主義形容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這是由于鴉片的泛濫導緻的,但在曆史上,中國人是出名的尚武一族。

無論是秦國的“戰神”白起,還是漢代的霍去病,再到李白和辛棄疾,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能人都是能文能武的,那麼,這種風氣在何時消弭了呢?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趙匡胤的擔憂

中國的朝代變革,其實一直是一種格局,這種格局就是中心擴張主義。以漢族為主的中原大地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讓突厥、匈奴、蒙古等外族逐漸臣服的過程。

是以可以看到唐朝的開元盛世,可以看到宋朝初期的極大繁盛,但是直到元朝的到來,蒙古竟然成為了中國最新的統治力量,足以見得宋朝是多麼式微。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後,他就陷入了對于江山的憂患之中,他分析了唐朝滅亡的原因,認為就是唐朝過于尚武,導緻了每個老百姓的戰鬥力都非常強,軍隊的戰鬥力則更強。

雖然外敵不敢入侵,但内部則容易被攻破,一旦有人起兵造反,皇帝根本無力抵抗。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是以,也有了安祿山造反之後,唐玄宗李隆基竟然倉皇逃離長安的奇觀,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唐朝的藩鎮節度使們是多麼有實力。

趙匡胤自己也深谙其道,“陳橋兵變”成功之後,他獲得了無上的權力,并成為了神州大地上的新皇帝,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事件,就是趙匡胤一手策劃的,他通過這兩次所謂的“宴請”,直接将全國的權力收回了朝廷,徹底抹殺了往後地方諸侯造反的可能性。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同時,趙匡胤認為王朝要長治久安,必須要消除這種“尚武”的社會風氣,于是在宋朝,人們開始大力發展公德心建設,宋詞在此期間達到巅峰,但是一個國家要是不能打,打你的人可就多了。

宋朝之是以被滅掉,甚至在曆史上還出現了“靖康恥”等駭人聽聞的事件,就是因為尚武之風的消散,換句話說,都是因為中華民族的“魂”沒了。

宋朝是如何喪失掉血性的

唐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世民的原因。可能很多人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看到的李世民都是一副書生樣,但是實際上,李世民可是唐朝“戰神”,李淵起兵反隋之後,幾乎每一場大仗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是以,李世民這樣能文能武的将軍當了皇帝,自然也能讓手下的武将們服氣,因為遇到一個比自己還懂軍事的上級,相信沒有一個武官不會服氣。

在李世民的手下,唐朝到達了巅峰,真可以說是四方來賀,國内各大部落心悅誠服,周邊的小國家紛紛進貢,就連東邊的倭國都派出使團出訪,一時間大唐盛世金碧輝煌。

不過,當李世民去世之後,餘下的皇帝一個不如一個,到了李隆基這一輩,别說唐朝起家的武學,就是連一點血性都沒有了,在面對安史之亂的時候,也隻能選擇跑路。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趙匡胤當上皇帝後,他認為自己與李世民非常相似,首先,他們都是文武全才,甚至趙匡胤還有祖傳的武學——太祖長拳和太祖棍法加持,是以他要做的就是不能走唐朝的老路。

第一就是中央收回權力,第二就是不尚武而尚文,這兩項舉措可以說直接導緻了宋朝往後的滅亡。

沒有了血性的宋朝人,從上到下一股子文藝之風,皇帝每天就是寫書法和寫詩,老百姓們也做起了春秋大夢,整日徜徉在虛幻的殿堂中。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宋徽宗就是如此,他在詩詞和書法上的造詣甚至比很多文人還高,其獨創的“瘦金體”在書法曆史上開創了新的流派,但是在皇帝這個職位上,他卻是相當糟糕。

當金國大軍将他和兒子宋欽宗全部擄走之後,北宋就此覆滅了,但是事情并未結束,金國人将徽、欽二帝的所有家眷都帶到了東北極寒之地,其中很多都是妃嫔和公主。

這些王公貴族的女人們,隻能為奴為娼,受盡屈辱,而金人還不忘繼續勒索南宋,以二帝的性命相要挾,導緻南宋的百姓飽受壓迫,隻能以樹皮為食。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不得不哀歎,金人的殘忍暴戾難以言狀,他們一手制造了漢族文明史上最大的浩劫,而宋朝的統治者們隻能唯唯諾諾,并不敢與金人決一死戰,反而轉頭去欺負老百姓,本末倒置也就如此了。

南宋的掙紮

宋朝南遷之後,朝中越發有人意識到“血性”二字的重要性,但是嘴上說說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啊,文官太多導緻的問題就是打仗缺人才。

除了嶽飛之外,誰還能說出“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話來?但就是這樣的忠臣良将,也在朝中内外飽受小人的陷害,進而惶惶不可終日。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統治者們怕了,他們無比恐懼自己會在金人的鐵蹄下成為下一個宋徽宗或者宋欽宗,他們隻想保住自己的龍椅,要他們去洗刷先輩的恥辱,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最後,當朝中那些有血性敢犧牲的人真的犧牲了,宋朝也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忽必烈終于将他的遊牧民族帶到了中原大地,元朝,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王朝終于建立了,這是宋朝的恥辱,也是漢朝的恥辱。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以至于後來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不斷地向外擴張,看似是為了擴大明朝的版圖,實際上則是為了平定邊疆,他深知隻有将蠻夷全部打服了,國内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定。

但是明朝到了後期已經回天乏術了,宋朝不尚武之風影響深遠,人民又曆經了将近百年的元朝統治,心中那團屬于漢族的熱火很難燃起來,崇祯皇帝也隻能悲涼的選擇了自殺,而不敢提刀上戰場。

中國自這個朝代之後,就逐漸喪失了該有的血性

宋朝作為中華民族性格轉變的轉折點,讓所有漢族人都付出了血的代價,一批批的熱血男兒逝去了,留下的隻是森森白骨,未來的王朝統治者也沒能扭轉乾坤,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