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春節前夕南京陰雨綿綿天氣寒冷。現在的戰局已經越來越明朗,乾坤已定!在南京下關碼頭許多人忙忙碌碌,數不清的箱子蓋着防雨布周圍戒備十分森嚴,與過年喜慶的氛圍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少百姓看到一艘大船停靠在碼頭邊,此時碼頭的裝卸工們已經舉行了為期幾天的罷工,為了讓這些箱子盡快裝船離港勞工們在之前提出的要求全部滿足。

這艘輪船最終的停靠點是台灣,船上的箱子是蔣介石從故宮搬出來的一部分寶物。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有搬走所有的寶物?還得感謝他的文盲秘書。
台北故宮博物館曆史
去台灣旅遊,除了阿裡山、日月潭這些景點之外去台北故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行程,哪怕去過北京的故宮許多人到台灣之後也一定會去台北故宮打卡。根據2015年的一項資料,僅僅這一年去台北故宮的大陸客人就超過300萬。
相比起北京故宮六七百年的曆史台北故宮十分年輕,絕大多數館藏都是蔣介石到台灣搬過去的寶物。從1948年~1949年這一年多時間裡,蔣介石派人将超過30萬件的寶物和一些珍貴的檔案帶到台灣。正是以這些文物為依托,台北故宮才建立起來。
當時蔣介石十分重視台北故宮的建設,剛開始大量文物都存在台灣的一處庫房内,蔣介石和妻子宋美齡經常去庫房視察文物,也會監督台北故宮的建設程序,直到現在台北故宮也不過才幾十年曆史。
故宮文物多次遷移
作為凝聚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故宮,館藏的文物在抗戰時期進行多次遷移。為了避免這些珍貴的文物和史料飽受戰火摧殘,無數仁人志士為此鬥智鬥勇,用自己的生命保護這些文物才讓這些傳世文物避免戰争損害。
故宮有今天的規模與兩次接收文物分不開。1914年故宮接受文物二十三萬餘件。1925年接受文物117萬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文物接收均來自大内。自辛亥革命之後皇帝住的紫禁城成為國有博物館。
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局勢逐漸緊張。九·一八事變成為了戰争的導火索。為了保護這些文物,管理故宮的一部分從業人員主張将文物南遷,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這些文物一旦離開故宮就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為此雙方甚至展開了激烈的讨論,特别是北京當地的一些從業人員對于文物南遷極其反對。決定南遷的時候這些人不配合,将一些沒有用的廢紙和曆史價值不高的文物打包。
直到戰事吃緊形勢越來越糟糕才在文物南遷上達成共識。
1933年2月份故宮的從業人員們打包許多珍貴的文物南遷。為了防止文物被搶劫、損壞,一路上不僅嚴加看管還多次繞道,最終這批文物暫時寄存于上海。
但是七七事變爆發之後上海一度淪陷,從業人員決定将故宮文物西遷。
1937年夏天一大批文物因為戰争的原因不得不藏匿在各個地方,其中有一些在長沙,貴陽等地停留六年。
也正是因為這些從業人員的努力,讓大批故宮珍貴館藏幸免于難。西遷文物于1946年開始逐漸送歸南京。
蔣介石搬走寶物
1946年之後局勢逐漸明朗到了1947年大局已定,解放軍勢如破竹打得蔣介石節節敗退。眼見大勢已去,蔣介石認清現實打算到海南或者是台灣躲避,經過和自己的幕僚商議之後決定逃往台灣。
除了人員的安排之外,蔣介石和兒子開始商量如何轉移更多金銀财寶去台灣。故宮的館藏文物很多,都是稀世珍寶價值連城,蔣介石自然不會放過。
包括1949年春節前夕搬走的将近1000箱文物,蔣介石累計向台灣運走了将近3000箱文物。這3000箱文物,僅僅是從故宮一個博物館運出的。
蔣介石還搬走包括中央博物館、中央圖書館在内的五家文物保護機關運出了超過2400箱文物。
其中有一些文物都是無價之寶,甚至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有人一度認為台北故宮的館藏價值比北京故宮要高一些。
文盲秘書不識寶物
提到台北故宮不少人贊不絕口。有傳聞說台北收藏的都是精品級别的文物。确實顔真卿、蘇轼、懷素和尚等人的真迹都在台北故宮。這些逆天的文物見證着中華5000年的燦爛文明。
但是像許多人說的那樣好東西都在台北的故宮裡就顯得很誇張。當時蔣介石裝了一萬三千七百多箱文物,但是隻有20%被運到了台灣,絕大多數珍貴的文物并沒有被運走,這還得感謝蔣介石的文盲秘書。
當時蔣介石把運輸文物的工作全全派給杭立武。杭立武在那個年代就從知名的倫敦大學畢業,但是他對于文物卻不太了解。關鍵是打包這麼多文物,僅僅憑借杭立武一人之力也無法完成。
秘書處的一些從業人員也負責幫忙打包。這些人雖然文化高,但不意味着懂文物,他們隻能依照自己的感覺,覺得哪個寶物值錢就帶走哪個寶物。
當時局勢混亂一部分國軍及其家屬人心惶惶隻顧逃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解放軍勢如破竹導緻一些文物也沒來得及打包。
第三個原因在于有一些文物打包起來太費勁,甚至沒有辦法打包。當時決定大部分文物都從水路和航空運輸。
文物體積過大過重運輸極為不友善,是以也沒有打包。蔣介石父子最喜歡的後母戊鼎因為無法運走,最後被扔在了機場。
說台北文物更值錢的人顯然不了解曆史也不了解文物。首先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建築物本身就是文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其次蔣介石逃離台灣的時候隻運走了一小部分文物,盡管這裡面有一些文物是稀世珍寶,然而不識寶物的文盲秘書還是留下了大部分更有價值的文物。
總結
蔣介石倉皇逃離搬走了故宮的一部分寶物,但是在台灣對于這些寶物妥善儲存和看管,建立了台北故宮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館、南京博物館遙相呼應。這些寶物都是屬于中國也見證了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