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前段時間,在四川三星堆遺址又發現了6個祭祀坑,這一消息讓神秘的三星堆遺址,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線中。說起三星堆,大家一定很熟悉。

上個世紀20年代末,四川廣漢的一位農民在勞作時,意外挖出了一大批玉器,自此,塵封了三千多年的三星堆遺址重制人間。

在之後的考古挖掘工作中,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巨大的青銅面具、高大的青銅立人像以及太陽神樹等衆多精美絕倫的文物。

其中一個類似“方向盤”的文物令大家十分好奇,不少人驚呼,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古人就發明了“汽車”!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這一說法引發了廣泛議論,難道真如某些人所說,三千多年前生活在三星堆的古人就已經有了類似“汽車”的代步工具了嗎?

一、神秘的三星堆

三星堆中的衆多文物剛被發現時,就連考古學家們也不清楚這些文物的具體用處。

因為在三星堆被發現之前,中國考古史上從未發現過類似的文物,也從未有過相關的記載。但是很快就有學者進行了深入研究,揭開了三星堆的神秘面紗。

在三星堆被發現之後,成都華西大學的戴謙教授以及英籍牧師董宜笃,一起前往四川廣漢地區進行調查,并且撰寫了相關考察文章,自此拉開了三星堆文化考察序幕。

随後,旅居日本的郭沫若根據四川當地一些學者的考察報告,判定三星堆遺址的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是古蜀人遺留下來的,為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上個世紀40年代,三星堆遺址更是是以被冠以“巴蜀文明”之名。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判斷在史學界,三星堆遺址被公認為是巴蜀文明的遺存。是以,雖然三星堆遺址在史書中未見記載。但“巴蜀文明” 卻是有史可考。

在我國最古老的神話總集《山海經》中,就曾記載了古蜀國的起源于“蜀山氏”,“蜀山氏”善“織衣”,黃帝的妃子嫘祖就是出自這一部族。這一記載表明古蜀國的曆史十分悠久,幾乎與中原地區的強大部落在同一時期出現。

從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工作中,我們也可以推測出,這裡在數千年前,有着高大的城牆和城壕,有着面積寬闊的古城以及輝煌至極的文化。

在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這些文物用途,結合巴蜀文明的曆史也可以推測出一二。例如,巨大的青銅縱目人面像,與古書中記載的古蜀王蠶叢的形象十分符合。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三星堆遺址作為“祭祀坑”,這些出土的文物勢必和古蜀人的信仰有關,例如巨大的青銅人面像,很有可能就代表着古蜀人對于古蜀國王的一種信仰。那麼引起人們好奇的“方向盤”,會不會也代表着古蜀人信仰的某種“神物”?

二、“方向盤”的真實用處

首先,從這個文物的外形上來看,整個器物構造呈圓形,中間則是圓凸狀,從中間向四周發射出了五條輻條,且這一輻條和外圍圈向連接配接。單單從這一外表上看确實是很像“方向盤”或者是“車輪”。

但根據曆史記載,雖然在遠古時期,有青銅馬車的存在,但是古蜀之地從未發現過其他的“車輪”作為輔證,在三星堆遺址中也未出土類似“車體”的其他部分。是以基本可以判斷這一文物與“車”無關。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除了“車輪”或者“方向盤”之外,其實我們還可以将其想象成“太陽”。這一文物正中的圓心象征太陽,五根輻條則是太陽放射出的光芒,外圍圓圈應該是光暈。在五根輻條與暈圈的連接配接處,有五個小圓孔,應該是起安裝固定作用,以便将其安裝在高處,供人祭拜。這一推測要比“方向盤”的推論靠譜很多。

在考古界,這個“方向盤”也被稱作是“太陽形銅器”。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遠古時期,先民對太陽的信仰十分普遍。在蘇美爾神話、阿卡德神話、希臘神話、埃及神話、瑪雅神話等世界各地的神話中,都有關于太陽信仰的相關記載。從三星堆遺址中也出土了一棵巨大的青銅神樹,在樹上歇息着九隻神鳥,正是神話中扶桑神樹的形象。

扶桑神樹,太陽神鳥,無不顯示生活在三星堆的古人們有着信仰太陽的傳統。這一形似“方向盤”的文物正是太陽圖騰最為直接的表現形式。

是以這一“引發熱議的器具,并非是真正的“方向盤”,而是古蜀人的所祭拜的“神器”,是太陽的“象征”。在遠古時期,古蜀人将這一器物擺在神廟的牆壁或者屋頂,對其頂禮膜拜。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在三星堆遺址中,還發現了衆多帶有明顯“太陽信仰”的器物。例如前文所提到的青銅神樹,還有金箔太陽紋以及疑似“太陽神”的高大青銅立人像,這些器物證明了古蜀文明對于太陽的崇拜。那麼古蜀人為何會這麼崇拜“太陽”呢?

三、“湯谷”的後裔

在三星堆文明存在的那一時期,并沒有翔實的曆史記載,但是作為遠古先民口口相傳的神話總集,《山海經》中記載了大量巴蜀地區的人文地理。是以要想知道古蜀人為何這麼崇拜太陽,我們還是得從《山海經》中尋找答案。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山海經》記載,黃帝與蜀山女嫘祖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名為少陽,一個名為昌意。黃帝為了拉攏蜀山氏,便讓昌意娶了當時蜀山氏的首領昌仆,他們的孩子便是傳說中古蜀國的祖先颛顼。

颛顼自小便被黃帝安排在了少昊部落進行學習。少昊部落所在的湯谷,正是神話中十個太陽與扶桑神樹所在之處。

傳說中,扶桑神樹正是颛顼之父在如今的四川雅安地區種植出來的。颛顼在少昊以及昌意的意志的同時,也繼承了對太陽的虔誠信仰。

是以,古蜀人繼承祖先的信仰,對太陽充滿尊崇也是可以說得通的。是以在三星堆中,才會有出土如此多有關太陽信仰的器物。并且在不同時期,蜀地還出土很多跟太陽有關的文物,證明這一信仰傳承了下來,并未斷絕。

三星堆挖出三千年前的“方向盤”?青銅鑄造,為何造型如此别緻?

數千年過去,我們難以完全還原當初先民們的活動,這一太陽信仰的起源也随着時間的流逝,漸漸為人所不知。最終我們看到這一“神器”時,已經沒有了半點敬畏之心,甚至還猜測其是否為“方向盤”。

幸好,先民們的口口相傳以及三星堆文明遺址的發現,讓我們可以順着蛛絲馬迹,去還原出曆史的真相,得以領略先民的風采。

文/樂宇

參考資料:

1、《蜀地文化中太陽崇拜的審美思想—以三星堆和金沙為例》,張鷹

2、《三星堆青銅器研究》,吳豪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