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呂布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代枭雄”,也曾叱咤風雲攪動過亂世天下。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雄”人們對于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呂布是反複無常的小人,常常拿他手刃丁原、董卓兩任義父的事迹來羞辱他。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而還有人認為呂布英武之名名滿天下,人稱“人中呂布”,曾經轅門射戟,義除國賊董卓,也曾為漢室朝廷做過貢獻,所作所為堪稱英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雙面人物”卻被曹操缢死後斬首,那麼曹操為什麼非要殺呂布了?其實,我們已從呂布被俘後說出的一句話中找到答案。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東漢末年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出現許多影響時局的英雄,然而,英雄越多反而國家就會越亂,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狂妄,幾乎誰都不服從誰,誰都想搶占地盤當天下共主。

可是,當狂徒也是需要分場合和分人來扮的,如果是為義字而狂,狂的有道理,那麼至少還會受到人們的敬佩,這方面事例比如關羽,他就是一個狂徒,視天下英雄如草芥,曾經嘲笑顔良、文醜的武藝是“插标賣首”,瞧不起江東的孫權,認為他是犬子。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可是關羽狂歸狂,不得不承認他的确有本事,一來有本事的人自然會受人敬畏,二來他的狂中占着義理,他沒有反複無常的去狂,而是終身共侍一主,這種本事和忠義受到了人們稱贊,他的狂傲性格往往被人丟到一邊。

可狂妄有時候也會害掉人的性命,在這一點時呂布就是最好證明,雖然世人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認為他是“人中呂布”,是三國中最強的武将,可也正是這4個字連累呂布丢了性命,在狂傲這個性格方面關羽都及不上他。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話說當初呂布本來是丁原的義子,在前線與少數民族作戰時屢獲戰功,被敵方稱之為“飛将”,可是丁原卻僅僅給予他一個行軍主薄的文職,并不重用他,說白了就是利用呂布去打仗卻不給他好處,長期以往呂布不滿情緒在心底發酵,而這一切都被董卓看在眼裡,董卓終于用一匹好馬和官位換來了呂布,除掉了宿敵丁原。

無獨有偶,王允用美女貂蟬換來了呂布的忠心,在衆目睽睽之下刺殺了董卓,呂布因為接連投靠兩個主子而又将他們紛紛刺殺,引起了天下諸候們的鄙視,認為他見利忘義反複無度,這也是為什呂布以後單幹後諸候們不待見他的原因。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可同樣地,刺殺完丁原和董卓和呂布也迅速成名,成了大漢朝的功臣,也變成了地方實權派人物。而我們知道,呂布在丁原那裡處處受到排擠,可以說是郁郁不得志,英雄無用武之地,而現在,他手裡不僅有一支并州勁旅效命,而且名義上還成為了扭轉大漢朝命運的忠臣,可謂是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而呂布的性格也在這期間變得越發狂妄起來,日後成為了曹操必殺他的原因。

曹操為什麼必殺呂布了?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明白了。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當初,呂布因兵敗來到徐州,劉備不計前嫌以禮相待,這個時候呂布本是屬于求着人家的,本來就應該放低自己諸侯的姿态去懇求收留,然而呂布怎麼做的了?進城後與劉備結拜為兄弟,還自稱為兄長,在輩分上還壓劉備一頭,簡直就是反客為主,這種做法真是太狂妄了。

劉備雖然表面平靜但心裡肯定非常不悅,事後呂布又做出了反複無常的事情,搶占了劉備的徐州,正是因呂布為人狂妄而且反複,是以被俘後劉備堅持不救他,還背後捅他一刀。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如果說劉備是因為好說話才會被呂布欺負,那麼曹操對于呂布可就不同了,呂布終于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價,白門樓下呂布被綁着送到曹操面前,曹操還沒發話呂布就急着求饒,還自稱可以為曹操平定天下,曹操怕的人隻有他呂布,現在他願意投降為将。

可以說直到此時呂布還很狂妄,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擡的極高,甚至覺得他與曹操的地位平等,曹操怕的隻有他呂布一人,他可以很公平地去談條件。可是曹操是什麼人了?他是一代枭雄,他絕對不允許有一個平等的對手活着,更何況是呂布這種因反複無度出名的小人。呂布最終被曹操缢死後斬首,可以說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價。

三國中曹操為何非殺呂布不可?看看呂布被俘後說的一句話就知道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