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對衆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劉邦對衆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西漢進入第五個年頭,劉邦要大會功臣,論功行賞。當劉邦坐上皇帝這個位置,君臨天下,俯視殿下喋喋不休的群臣,頭特别的疼。一旦涉及到自己的榮譽與利益,群臣十匹馬也拉不回來,那些充滿市井氣息的布衣将相又回來了。這個上榜是指十八侯,是豐沛集團内部座位。劉邦前後封了145個侯,張良排名第62名,令人驚訝。同時,第21名是淮陰侯韓信,第3名是張敖,這2位最慘,由王變侯。

劉邦對衆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漢初的七個異姓王,韓信是未有一兵一卒,完全是憑借戰功封王外;彭越原是項羽的大将,在楚漢“廣武會戰”時,以兩萬兵加入劉邦陣營;淮南王英布在項羽分封諸侯時,就已經被封為九江王;燕王臧荼也是在項羽分封諸侯時,就已經分封為燕王;趙王張敖是張耳的兒子,張耳、韓信收複趙地時,被劉邦封為趙王;長沙王吳芮,項羽分封諸侯,受封為衡山王,劉邦改封為長沙王。韓王信原是南韓的太尉,劉邦攻滅韓王成後,跟随張良投靠了劉邦,随後封為韓王。

劉邦對衆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張良做人很聰明,視功名利祿為過眼雲煙。最後劉邦封其為留侯,賞了他一小塊兒封地,随後張良去過了逍遙自在的神仙日子。反觀其他功臣,不是被劉邦找借口殺掉,就是在造反後被滅。最悲慘的是韓信,劉邦有意把他一貶再貶,最後都被當成猴子看管起來了,他還幻想着跟劉邦享受榮華富貴。最後,一代名将慘死女人之手,還被冠以謀反之罪,夷了三族。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張良早就看透一切,不為利祿所累,進而選擇了功成而退、明哲保身。

劉邦對衆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張良本來就是南韓貴族,家世顯赫,他的理想隻是為了推翻秦朝,實作了他就會隐退,這從他以後稱病休養的做法也可以體會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