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本是農民義軍的首腦,結果卻被山民鋤殺,他到底做錯了什麼?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明朝末年,由于後金的野蠻擴張,朝廷在北方邊境用兵不斷,加之天災連年,明廷财力告罄,政府又向農民加派三饷。

新加派的三饷,綜合起來超過正常田賦一倍以上,以緻天下十室九空,因而引發饑民舉義反明。李自成正是由此加入高迎祥的義軍,并最終取而代之的。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李自成能夠以一驿卒起家,橫掃大明,逼死崇祯,闖出一片新天地,絕對是非同一般的人物。但是,闖軍在進京之後,龍椅還沒坐熱,就不得不逃離北京。

出京不久,便在九宮山為山民所鋤殺,實在令人歎惋。最終,大清鐵騎于崇祯十七年的五月初三入主北京,成為華夏新主。

本來有望成為華夏新主的李自成,為何如此迅速地就敗給了滿清?縱觀闖軍的成長史,其落敗的原因大緻有四:

其一,劫掠為生,沒有鞏固的後方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李自成部從一開始就是流動作戰,沒有鞏固的後方,兵員與補給跟不上,是以被人污為流寇,似也不冤。

與他的前輩相比,同樣是起步于底層的漢高祖劉邦,就清醒地認識到後方的重要性,是以,他外出征戰時,就讓蕭何在後方給他撐起一片退可守、進可攻的穩固大學營。

楚漢戰争時,蕭何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當是劉邦打敗項羽的重要支撐之一。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劉邦在總結建國成功的原因時,對此就有過非常中肯的評價:“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是以取天下也。”

其二,為反而反,沒有明确的綱領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闖軍之興、之敗,都是有迹可尋的。崇祯十年(1637年),楊嗣昌運用“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限制義務軍流動,各個擊破。最終,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隻帶着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杞縣舉人李信投奔李自成後,給他提出了“盼闖王,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宣傳口号,以期收獲民心。

其實,“闖王來了不納糧”,不是不真的不納糧,而是無糧可納。因為,他們是走一路,搶一路,民間也是十室九空。

生活在底層的貧苦百姓,加入闖軍後,不僅可以不納糧,還可以搶他人糧。是以,敗退商洛山中的李自成,才因了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又能迅速崛起。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李自成進京後,闖軍上下仍沿用在南方諸省的做法,向官宦富商逼捐。據《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入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内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镌有永樂字”。

李自成進京後,沿用的還是劫掠南方諸省的老辦法,結果,弄得民心盡失,死走逃亡者無數。滿清入關後就不一樣,大量任用大明的降将降官,進而快速穩定了各級政權。

其三,不解時局,是急于求成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同樣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在強手如林的霸王争奪戰中,聽從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其他義軍奮勇當先時,養兵休戰,積蓄力量,待機而動。

當元軍被其他義軍給消耗得差不多了,各路義軍也自損嚴重的情況下,以逸待勞的朱元璋才适時出手,一舉奪得天下。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李自成如果不那麼急于稱帝,不急于進京,給大明一絲喘息的機會,讓崇祯有力氣與多爾衮放手一搏,時局或有所變。

如此,李自成則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借機會鞏固後方,以逸待勞,坐山觀虎鬥,待明清兩敗俱傷時,再率部北上,如此,或可問鼎天下。

其四,流寇作風不改,加速大順滅亡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據《北略》記載:“賊初破城,先假張殺戮之禁,雲‘如有淫掠民間者,立行淩遲'。”于是居民臉貼“順民”二字,簟食壺漿焚香夾道迎接闖王人馬進城;商賈營業,街市如常。未幾,大順兵沿街大呼索馬騾,"居民盡驅馬騾出産外,賊争騎去。”

當時,闖軍進城約有四十餘萬士卒,“賊令京城造捧門冊,派養賊兵”(《平寇志》卷9),自此這四十餘萬散居民宅的士卒,便不受軍營限制,在居民中為非作歹起來。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闖軍進城時也曾申令紀律,但是,從上到下都難執行,從将軍到士後,匪氣依舊,将京城縱掠一空。

劉宗敏因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一下子将吳三桂推向敵人的陣營,進而加速了大順的滅亡。

李自成為什麼如此迅速地丢掉了辛苦得來的天下?其實也很簡單,這一切都關乎民心。民心是可怕又可愛的東西,李自成之是以能迅速崛起,是因他順應了民心。

李自成逼死崇祯,橫掃大明,面對多爾衮的鐵騎,為何敗得如此徹底?

但是,一旦帝王夢成,入主紫禁城後,他又忽視民意,縱兵毀城害民,其結果就是,其興也匆匆,死亡也匆匆。“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簡單的因果,李自成到死,也許都沒能悟透其中的道理。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