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7BUAA軟工]第0次作業

第0次作業

Part 1:結緣計算機

1. 你為什麼選擇計算機專業?你認為你的條件如何?和這些部落客比呢?

  • 我跟這篇部落格中的作者相似的地方在于,我們都在一個比較早的階段接觸了計算機,我家鄉的經濟在全國來看并不發達,是以我們國小時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台電腦的,比較幸運的是我有了這個機會,電腦在那個時候還是比較新鮮的東西,是以我的興趣很大,并且在之後的學習生活中也一直保持着對計算機接觸,也因為這樣,我能了解到計算機技術對人類生活産生的變革,這些興趣也許就是讓我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原因。
  • 客觀來說,我的條件不怎麼樣。雖說對計算機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大學的python課是我第一次程式設計的經曆,我并不像很多同學那樣有參加競賽的經曆,專業課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對我來說都十分陌生,曾經有一段時間,這種境況讓我很焦慮。
  • 這篇部落格中的作者不僅對技術有濃厚的興趣,而且能把它們付諸于實踐,他從國中開始就有了程式設計的經驗,我想這些都是我不能比的。

Part 2:在計算機系裡學習

這一部分我看過的博文有:M C B

1.你對你的大學生活有什麼想要吐槽的地方嗎?你理想的大學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跟學校給你的有什麼差別?比較你在中國大學的經曆,你的老師和學校能做到和國外那樣嗎?如果不能,請分析一下為什麼。

  • 沒有,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最好的英雄主義就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生活會和理想脫節,生活也會告訴我們獨立在社會中生存的艱辛,讓我們看清現實。
  • 大學是很多人進入社會前的最後一道關卡,理想的大學教育需要的不僅是教會學生廣博的知識和健全的人格,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融入社會,大學培養出的學生不應該是待在象牙塔尖的人。
  • 在我看來學校給我們的就是學校中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以及這個學校的曆史和傳統。無論資源怎樣豐富都不足以稱之為理想,理想的實作更多是依靠學生自身。作為學生來說最能感覺到的北航的缺陷可能是基礎設施吧?比如食堂的飯啊還有圖書館陳舊啊這些的。。
  • 是不行的,原因在于兩方面:學生自身和學校資源,前者是說學生自身的平均水準不足以承擔太高水準的教育,後者是說學校的資源有時不足夠,無法服務到每個學生。

2.迄今為止,你寫了多少代碼,描述你做的最複雜的軟體項目/作業。

  • 大一到現在,估計在3萬行左右。最複雜的應該是計組的CPU,流水線+中斷服務什麼的,整個下來有個2000行。

4.速成的教育訓練班和打基礎的大學教育還有mooc之間有差別嗎?

  • 教育訓練班和大學教育差別比較明顯就不說了。mooc的效果還是要看課程整體的設定,包括作業、資料等,但最重要的是mooc的靈活性導緻了學生會喪失動力,因為他們可以無限期把課程推後。大學教育倒沒有這樣的缺點,不過課下的要求太少,是以如果能和mooc結合效果會很好。

Part 3:未來規劃

這部分讀的博文:K

1.對于你未來在IT行業的發展,你有什麼樣的夢想或者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準備怎樣來規劃你技術道路,職業道路和社會道路?

  • 想過有一天用技術改變世界,未來想專注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上。目前有一些相關的知識,未來想多做些相關的項目。
  • 技術和職業上想挑戰一些難度更高的事情,不過不想被社會和傳統束縛。

3.你們馬上就要面臨實習了,你打算在企業内實習還是在實驗室實習?

  • 企業。就像博文K中說的,進入企業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工作并且更好地融入社會。

4.實習經驗究竟有多重要?是否需要馬上開始積累實習經驗?

  • 我認為實習經驗的重要性就在于能讓我們更貼近于實際的工程,我們學習計算機技術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它們應用在實際中。

2017.9.15第二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