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工程》課程總結

問題解答

1.在資訊學院中,一般人們會想到做軟體開發軟體,我是計科的學生,是否這個專業就業或是其它比軟工的難,軟體工程的目标是創造足夠好的軟體,那我們計科的學生側重點在哪?

(1)windows開發:

這個主要用于開發電腦上的軟體,需要掌握的有c/c++,windowsAPI,作業系統原理,資料結構算法等。

(2)wed開發:

這就是做網站,分為前端和背景。前端主要負責網頁的設計,需要學習HTML,css,Javascript等。背景主要負責伺服器端的程式設計,需要學習Java,PHP,python等其中一門wed開發語言。

(3)電腦遊戲開發:

需要有windows開發的基礎,再學習directx圖形程式設計,socket通信,遊戲伺服器假設等。

(4)

移動開發:

主要用于手機。包括ios和android,可以開發手機軟體和遊戲。需要學習Java(針對Android),objective-c、swift(針對ios)。

(5)

嵌入式系統:

嵌入式系統是軟硬結合的技術。對于計科專業的學生,若從事嵌入式軟體的開發,像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單片機、嵌入式微處理器結構等 硬體課程是較重要的。另外,彙編語言、c/c++、資料結構和算法、特别是作業系統等軟體基礎課也是十分重要的。

2.對于2.1.3 回歸測試這一小節中,對回歸測試的了解還是不是很清楚,并且裡面講到微軟的測試是将裡面所有以前發現并修複的Bug找到并且一一驗證,可是如何找程式裡的Bug呢?

(1) 制作工具,針對某些bug編寫一些調試輔助工具。

比如,我那個系統沒有完善的崩潰報告,雖然也有dump,但是分析出來的callstack經常不準。于是我為解決崩潰問題編寫了個工具,會自動掃描代碼,在每個函數入口和出口插入log,以此來定位崩潰點。

(2)掩蓋問題,雖然這樣做有點不厚道,但是有時不得不這麼做。有些bug找不到真正的root cause,但是又要在規定時間内解決,那麼我們就可以治療症狀而不去找病因。比如用try catch掩蓋一些奇怪的崩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這麼幹,未來可能會付出更大代價。

3.軟體工程師隻能在程式設計這一方面來展現自己的價值嗎?

這個不一定,個人從軟體開發中體會到的不一樣,我們可以從中學的很多邏輯知識,提高邏輯能力,在以後相關工作中會得到提高。

4.在第四章中,兩人合作上如何使兩人的能力在編寫程式中最大化,用最高的效率來完成對一個軟體的開發?如何配置設定兩個人的具體工作,标準是什麼?

程式設計語言能力。不用多說,作為合格的計算機程式員,精通一門語言是必須的。這種精通,不是說看了一本程式設計寶典,抄了幾個程式就能說精通的,要靠長時間的積累

編碼能力。遵守編碼規範,是一個程式員最基本的要求,可悲的是,很多程式員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另外一個就是注釋,要注意不是為了注釋而注釋。對類,以說明職責為主;對方法,以說明意圖為主;對方法體,以說明實作思路為主。對于大段大段的代碼,要分段,使用空行隔開,并使用行内注釋進行說明。

5.目前由于智能手機的出現對軟體的需求越來越多,可是對于開發者來說,是使用者體驗體驗重要還是産品的品質重要應該怎樣側重?為什麼?

對顧客的心情寫一篇文章,以幫助客戶有最好的效果二是解決客戶的需求你寫的東西要讓客戶喜歡看。良好的客戶體驗,可能無法很快看到效果!但嘗試嗎?沒有流誰?你可以優化長尾詞,長尾詞是排水的王牌,如果你一開始就知道要做什麼!顧客是上帝,一切都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事,是我做了無數的重視強調客戶體驗也許你在這裡看到的不屑一顧,傻瓜都知道?但是你認為你的客戶體驗做得好?我原來是不好的?哈哈,現在百分之九十的原始不客戶體驗,而百度的經驗。在百度收錄。你應該冷靜下來,圍繞客戶的需求,思想,願望寫原創。也許你會覺得很難寫,不知道怎麼弄我也是,但寫很多的點子就出來。

課程總結

在本學期的“建構之法”課程,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工程化的軟體開發。剛接觸到我們教材上面的設計方法和流程,感覺都是比較基礎或者比較老的知識點,是以對其有點缺少信心,另外我對于開發文檔也有了新的認識,我了解到編寫開發文檔就像寫日記一樣,通過記錄每次開發進行的工作内容來記錄項目的程序,這不僅可以友善自己日後回想項目版本的更新曆程,而且還可以幫助團隊裡的其他成員了解自己的設計思路。可以極大的友善軟體的團隊開發進展。衆所周知集體的力量如鋼鐵,衆人的智慧如日月。一個團隊意味着跟高的效率,更多的點子。一個好的團隊應有着明确的分工即每個人都應該有适合自己的任務。身為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在工作之前了解這個行業是如何運作的?軟體是怎麼開發的?我想《建構之法》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書中說明的知識,讓我們可以提前接觸到行業的新技術,讓我們能更早更好地融入到社會。

多謝馮花瓶老師這學期課堂上的耐心教授。

多謝鄒老師在部落格上細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