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一、調研準備:

  1.軟體:必應詞典

  2.平台:安卓

  3.bug定義:(引用自《建構之法》13.1節)

   Bug:軟體的缺陷

   Bug可以分解為:症狀(Symptom)、程式錯誤(Fault)、根本原因(Root Cause)。

    1)症狀:即從使用者的角度看,軟體出了什麼問題。

    2)程式錯誤:即從代碼的角度看,代碼的什麼錯誤導緻了軟體的問題。

    3) 根本原因:錯誤根源,即導緻代碼錯誤的根本原因。

  4.采訪内容:

   根據我想要了解的資訊,大緻分為以下幾個問題:

   1)您為什麼要學習英語,除了查字典之外還有别的需求嗎?

   2)請描述您使用這個産品的過程,以及您的需求解決了嗎

   3)您覺得這個軟體在資料量,界面,功能,準确度上面各有什麼優缺點?您在體驗上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4)您對産品有什麼改進意見?

二、調研與測評

1.軟體初體驗

  界面清新整潔,給人的感覺很舒适。沒有太多花哨的外表,卻包含了十分完善強大的功能。翻譯比較精準。學習功能強大,很多背單詞,口語訓練的相關功能,非常實用,一個APP像是個萬能的英語教師。同時還有特色的必應電台,聯想詞生成,令人耳目一新。非常期待對這款軟體的詳細使用于研究。

2.bug查找

  切換語言設定延遲很嚴重,改完後并不能即刻切換語言。而且主界面隻有退出軟體重新開啟才能成功切換語言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3.對使用者進行采訪

  針對上面提到的幾個問題,我分别采訪了31人,來了解他們各自的需求與使用者體驗。我根據采訪情況列了圖表。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采訪的人中有68%使用過相關軟體。我讓他們分别下載下傳了必應詞典,并對他們進行采訪,他們對于以上4個問題的回答大緻如下:

1)您為什麼要學習英語,除了查字典之外還有别的需求嗎?

   a.我是英語專業的/英語相關專業的,學英語是必然的,在查字典外,我希望能認識更多的陌生的英語單詞,同時這個軟體最好能幫助我記憶單詞

   b.當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對外交流以及文化碰撞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涉及外語的事物越來越多,學習外語也是為了更加适應未來發展趨勢。語言是不斷更新發展的,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國外文化。

   c.我學英語當然是為了過4,6級喽。過了4,6級就可以免修英語啦。沒啥别的需求,能大概看得懂英語什麼意思就行

   d.學着玩的,感覺挺有趣的,以後就可以不用看字幕就能看電影了

2)請描述您使用這個産品的過程,以及您的需求解決了嗎

   a.就普通的下載下傳使用啊,基本解決了吧

   b.平時就搜單詞查單詞什麼的,感覺這個軟體功能不是很完善

   c.我都沒怎麼用,本來就不愛學英語,堅持不下去。需求沒怎麼解決。

   d.這個軟體的學習功能挺不錯的,我經常用,還可以聯系口頭語,算是與别的同類型app比較出彩的地方。

3)您覺得這個軟體在資料量,界面,功能,準确度上面各有什麼優缺點?您在體驗上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a.界面簡潔幹淨,但是感覺首頁排版有點擁擠和雜亂,而且文章的類别不能自己選擇,比如沒興趣看的很多,有興趣看的,不能點選同類的文章。

   b.界面比較單調,不能自己選擇想要的顔色。很多界面不夠精美,比如我的-單詞本生詞數 的界面看起來就比較粗糙

   c.感覺這個軟體隻是針對英文,我還是比較想要查各種語言一個app就夠了的那種。其實,我也有用這個搜過日語,也是能翻譯的,但是并不準确。

   d.感覺功能很強大啊,每日一個單詞,還能生成聯想詞的單詞雲,生詞可以記錄到單詞本,學習功能也不錯,值得推薦。

4)您對産品有什麼改進意見?

   a.界面希望能夠更加個性化一點

   b.希望能搜尋多種語言。

   c.希望文章闆塊更清晰一些。

4.采訪相關截圖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5.結論:

  經過一番采訪調研,我覺得這款軟體很不錯,功能界面相當完善完美,隻有一小部分問題需要改進。好評率79%

二、軟體分析:

  1.我覺得要實作所有功能,并進行好bug測試等,至少需要1個月。

  2.軟體比較: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3.邏輯框圖: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4.軟體評分:

  評分細則:

個人作業2 — 英語學習APP的案例分析

  分數:4+4+4=12分

三、建議和規劃

1.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進而在競争中勝出?

  如果我是項目經理,我會深入分析其他軟體的優劣之處,取其長補其短,更重要的是根據使用者需求,實作自己軟體獨有的特色功能,才能博得使用者的青睐與選擇

2.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産品了?

  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了大量單詞查詢軟體,背單詞軟體,如有道詞典,百詞斬等。

3.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

  我會增加互動性與社交方面的功能。對此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a.可以建立班級群組。老師和學生用不同的界面。老師負責建立群組和管理群組,并可以檢視學生背單詞的情況,經常不懂的文法、詞句是什麼,能夠看到不會單詞類型的統計資料。能夠釋出任務(比如今天學的這一課的課後單詞,與經典語句)和分享文章。學生對應的完成背誦任務,還可以對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回報。

  b.可以不定期的提供一些有趣的統計資料,有利于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在和别人的比較中更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比如,過去以後一個月中,你背誦了X個單詞,超過XX%的使用者。共同背4級單詞的每天平均背了X個單詞,你超過了X個。過去的一年裡,查詢單詞類型60%以上都是XX類,今後每日推薦會更多的出現此類詞彙。...等等等

  c.可以進行好友比拼、單詞互測等,合作學習才能知己不足,共同成長。

4.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因為當今世界網際網路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人類的社交需求被更多的轉移到了虛拟網絡上。而且市場上很火的軟體普遍都或多或少的有社交功能。同時在語言學習方面更需要有人一起,共同交流促進,取長補短。

  對于建立班級群組這個想法,現在很多學校老師都開始使用智能化的網絡和軟體來改進優化教學與課堂,不僅在課上能夠趣味生動的傳授知識,課下也肯定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建立了班級群組後,不僅利于課下老師對學生背誦、查詢情況的了解,而且學生可以利用軟體的特色功能讓背單詞不再枯燥無味。

5.為什麼使用者會用你的産品/功能?

  此處回答與上面提到的思路一樣,當一個軟體添加了社交功能,便為這個軟體帶來了一絲生氣和多樣性(并不是所有軟體都适合添加此功能,此處說的是學習類軟體等),每個人都不再是孤獨的,單獨的使用一個冰冷的軟體而是更加趣味的與别人互動,與有着共同需求的人一起學習促進,我想這是每個使用者都期望達到的功能。

6.你的創新在哪裡? 請使用 NABCD 分析

  1) N (Need 需求)

  師生需要課下交流學習、互相了解的平台。學習夥伴間需要互相促進,共同學習的軟體

  2) A (Approach 做法)

  提供班級群組功能、社交功能、趣味資料統計、好友互動功能。

  3) B (Benefit 好處)

  順應科技與應用的發展趨勢,以及使用者的切實需求。同時能真正的讓使用者趣味的學到知識,輕松愉快的同時進步也十分迅速。

  4) C (Competitors 競争)

  在别的軟體不具備或者不晚上的方面上,優先的做出自己的特長,要更具有前瞻性的去考慮客戶的需求,不能别人有了什麼功能,我就跟着添加什麼功能。就算你在這個功能上比前人完善了許多,但它終究不是你的特色,使用者在選擇時,還是在你們之間做出選擇,而不是隻選擇你。

  5) D (Delivery 傳遞)

  在師生交流平台上就可容易通過老師來推薦使用。

  在廣告上,着重展現自己的特色,且做的很完善,就會有口皆碑,使用者就會自主向别人推薦。而且有了社交功能,更利于軟體的傳播,使用者可以拉上自己的學習小夥伴一起使用。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效應,才是最強大的推銷方式。

7.如果你來上司這個團隊,會有什麼不一樣?

  作為大學生,我們本來就是使用者群體,而且我們更可以了解和親近身邊的使用者,來真正的了解他們的需求。而且,個人認為,我自身的想象創造力較強,能夠更需前瞻性的設計出使用者想要且别人沒有的功能。

8.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 4個月的時間,你作為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首先,我們5個人都要去調研,了解使用者需求,以及市場情況。

  其次,在軟體開發上一定要分工明确,當然其中也需要合作,我會配置設定3個人來做背景與資料庫搭建。2個人來做前端界面設計以及美工。

  最後,軟體開發出來,5個人各自對其進行測試,使用的人多才更能發現軟體本身擁有的問題。

9.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釋出軟體,大小裡程碑績點設定.

  第1周:市場調研。每個人都要做出詳細的調研報告

  第2-3周:補足調研與需求分析。根據第一周的情況,分析還有哪些方面沒有調研清楚,進行專項調研。根據調研情況與結論,進行小組分析讨論,提出基礎功能與創新性功能。

  第4-5周:設計架構。負責背景同學與前端同學合作,設計出大緻軟體架構,友善軟體的具體功能設計與程式設計實作。

  第6-11周:軟體設計與建構。在這段時間裡預想功能已基本實作。使用者界面已經完成完善。

  第12周:軟體測試。小組成員分别對軟體進行測試,給出詳細的測試報告與改進建議。

  第13-15周:補足測試與完善改進。針對已測試出的問題進行完善改進。改進後安排3個人再重複測試改進的這些功能。另外兩個重複第13周的工作,已防止改進有問題地方時,使别的方面出現了bug。

  第16周:釋出。軟體的釋出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