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這些天都在群裡讨論,2019年1月1日起個稅免征額調整政策之後,關于自己每月能拿多少錢的問題,大家都很疑惑,于是整理了一些資料,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操作以及具體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呢?
專項扣除有哪些?
- 贍養老人
- 子女教育
- 繼續教育
- 住房租金
- 住房貸款利息
- 大病醫療
主要有以上6項日常支出可以享受到專項扣除,接下來會詳細講一下每一項是如何操作的。
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的贍養支出,也就是說60歲以下的即不能享受到該專項扣除。
定額扣除标準:
• 獨生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準定額扣除
• 非獨生子女--應與兄弟姐妹分攤(均攤、約定、指定分攤),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備查資料:采取約定或指定分攤的,需留存分攤協定。
注意:分攤方式和額度确定後,一個納稅年度不變。
很明顯了,這個就是針對單身狗、以及那些不以結婚為目的去談戀愛耍流氓的人。
納稅人子女
• 學前教育和學曆教育支出;
• 定額扣除--标準: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 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額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0%;
• 扣除方式确定後,一個納稅年度内不能變更。
解釋一下:
~ 學前教育:子女年滿3周歲的當月至國小入學前一月,也就是說子女上幼稚園的費用也能享受這一優惠了;
~ 學曆教育:
1) 義務教育(國小和國中教育);
2) 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
3) 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博士研究所學生教育)- 全日制學曆;
備查資料:
• 境内接受教育:不需要特别留存資料;
• 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相關教育資料
例外:如果子女已就業,且正在接受大學以下學曆繼續教育,可以由父母選擇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選擇按照繼續教育扣除。
• 1)學曆(學位)繼續教育:定額扣除标準:每月400元
• 2)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 定額扣除标準每年3600元
• 備注:職業資格具體範圍,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為準,同時個人興趣愛好教育訓練不再抵扣範圍内。
說明:
• 學曆(學位)繼續教育:入學的當月至教育結束的當月(<48個月);
• 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職業資格繼續教育證書上載明的發證(準許)日期的所屬年度。
備查資料: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技能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等
這個還是比較容易的了解的買房了,不是全款的就可以,每月有銀行的流水證明,還是比較簡單的;
• 納稅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 在償還貸款期間 ,全款的是不是哭暈在廁所??哈哈~
• 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
• 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0個月。
備查資料:住房貸款合同,貸款還款支出憑證等 也就是前面說的銀行還款流水。
注意: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扣除人--夫妻雙方約定,可由其中一方扣除,确定後,一個納稅年度内不得更改。
其實這一項,個人覺得可能會導緻房東漲房租,真正到最後錢可能落不到我們口袋裡來……
• 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
• 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
• 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
誰來扣、扣誰的?:
1)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隻能由一方扣除,且為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來扣除;
2)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無房的,可按規定标準分别進行扣除。
備查資料:住房租賃合同或協定等。
注意: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沒有自有住房,已經實際發生了住房租金支出,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納稅年度内,沒有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生病感冒,這些是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不得不說,這項真的實實在在幫大家省錢了,當然能不生病那自然是最好~
• 一個納稅年度内,在社會醫療保險管理資訊系統記錄的(包括醫保目錄範圍内的自付部分和醫保目錄範圍外的自費部分)
• 由個人負擔超過15000元的醫藥費用支出部分,為大病醫療支出,可以按照每年80000元标準限額據實扣除。
備查資料:患者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帳相關票據原件或影印件,醫療保障部門出具的醫藥費用清單等。
注意:醫保目錄範圍内的醫藥費用支出,醫保報帳後的個人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過80000元的部分。
小結:以上為6項專項扣除的詳細說明,已經很詳細了吧?有沒有幫助你多了解那麼一點點呢??再補個圖吧:
扣除限額 | 享受條件 | 期限 | 抵扣方 | 備查資料 | |
---|---|---|---|---|---|
2000元/月 (獨生) | 贍養60歲及以 上老人 | 被贍養人60歲 當月起 | 獨生-子/女 非獨-子女分攤 | 分攤協定 (非獨) | |
1000元/月 | 3周歲以上 子女 | 年滿3歲至 博士 | 父母一方/ 雙方均攤 | 就讀境外院校: 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 | |
400元/月 3600元/年 | 學曆(學位) /職業資格繼續教育 | 學曆:<48個月 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當年 | 納稅人本人 | 技能人員/專 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書 | |
1)1500元/月 2)1100元/月 3) 800 元/月 | 主要工作城市 無自住房;未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減 | 租賃行為實際 起止 | 夫妻一方/ 承租人本人 | 租賃合同 | |
首套房貸款 利息 | 240個月内 | 貸款人本人 | 貸款合同 貸款還款支出憑證等 | ||
80000元/年 (上限) | 自付超過1.5 萬元部分 | 每個自然年 結算 | 納稅人本 人 | 醫保報帳單 據等 |
新法個稅預扣預繳說明
扣稅容易,減稅難啊,專項附加扣除并不能直接減免個人所得稅,而是要代入所得稅計算公式,最後得到的數才是個人需要繳納的稅額;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如下:
新法改個重點:采用累積預扣預交方式申報個稅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是不是看着很暈???~~,其實我也暈~,為了錢,接着看吧,來個例子,看看到底能省多少錢?
舉例說明:
假設屌絲程式員,贍養老人(60歲以上),有孩子(3歲以上)目前正在償還首套房貸,月收入25000,每月社保公積金扣減4375,(接受繼續學曆教育)不考慮其他因素每月可享受各項專
項附加抵扣總額4400,收入和個稅計算如下:
專項附加抵扣和個稅申報方式
- 機關代扣
- 個人申報
最最最最重要的問題來了,怎麼把這個扣掉的錢拿回來~
- 手機端:個人所得稅APP,掃描二維碼或者通過應用市場,搜尋“個人所得稅”下載下傳(國家稅務總局開發)
-
網頁端:網頁輸入網址登陸辦稅平台
位址:https://its.tax.sh.gov.cn/
-
線下 :
紙質表格
• 稅務局櫃台領取
• 聯系HR領取
電子表格
• 自然人辦稅平台下載下傳列印
• 聯系HR處領取
尾聲:
最後一種方式,估計這個沒有人願意跑了,跑你個10次、8次的,一月工資都沒有了,不用申請了~
以上彙總整理,希望能幫你進一步了解抵扣個稅的各項細節,如覺得不錯,請記得右下角給個贊哦。
其他
- vue/react/java/大廠面試題等資源免費擷取
- 大家好 這就是2018年的我~
- 月入三萬 還能少了你一個雞蛋
- 網際網路'凜冬',看大廠HR怎麼說~
作者:蘇南 - 首席填坑官
連結:http://susouth.com/
交流:912594095、公衆号:
本文原創,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
honeyBadger8
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原連結及出處。
@IT·平頭哥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