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曆史中有幾個非常強大的朝代,但是在唐朝以後,漢族不僅打不過别的異族,還被蒙古與滿清奴役了幾百年,難道是漢人的戰鬥力越來越差了嗎?
魯迅曾說過,“唐多胡氣”,表現在唐軍中的意思就是有大量的胡人官兵。唐代的胡人名将比例之大要遠遠高于漢朝。如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哥舒翰是突厥人;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夫蒙靈察是羌族;契苾何力是鐵勒族契苾部人
那麼,北方遊牧民族為什麼在軍事實力方面突然就變強了呢?其實這就得歸功于騎兵戰術的發展和騎兵武器裝備的改進了。在古代,騎兵的作用就好比現代戰場上的坦克。試想一下,一群坦克同時向步兵陣地發起攻擊,步兵即便人數要多出幾倍,恐怕也很難勝出。
由于不能預知他們從何處進攻,隻能保持龐大的常備軍駐守在各處,軍隊龐大的開銷這也更加劇了農民的負擔,經常會出現農民起義。而遊牧騎兵往往是迅速集結,攻擊一處,打開缺口長驅直入擴大戰果。
同時漢人統治者用儒家思想治國重文輕武,不準民間私造兵器铠甲等,在面對遊牧民族騎兵的天然優勢下,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