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我們講了不少NB-IOT的應用、軟體和硬體設計的變動。
(連結在文章末尾)。
今天講講NB-IoT的三大模式,在各種物聯網和智能硬體場景中的使用方法
DRX、eDRx、PSM是什麼?
DRX雖然叫做“不連續接收”,但是對硬體産品來講,是“連續接收”。随時都可以收到資料。相當于随時在監聽,是以功耗最高。(DRX待機功耗1mA左右)
eDRX,就是把網絡先開一會、再停一會。 開的時候能收到資料,停的時候收不到資料。停的時間從幾十秒到幾個小時,可以配置。(eDRX 5分鐘間隔的待機功耗在0.2mA左右)
PSM,相當于把eDRX開關網絡的頻率放的更低,低至幾天打開一次網絡。同樣,打開網絡的時候能收到資料,不打開網絡的時候收不到資料。(PSM模式下,待機功耗隻有微安級别,此時才能做到“一節電池用5年”。)

三個模式的核心差別
設計NB-IOT物聯網産品,選擇什麼工作模式,核心在:是否需要随時随地找到裝置。
DRX,能夠随時随地找到裝置。
eDRX,需要花幾分鐘至一兩個小時才能找到裝置。
PSM,可能需要一兩天才能找到裝置。
例如共享單車鎖、智能鎖,遠端開鎖之後,傻傻的站5分鐘等着鎖自動打開,這個場景不忍直視啊。是以鎖類的應用,一般都需要DRX模式。(相當于GSM的長連接配接)
再比如貨物物流監控,隔一兩個小時看一下位置就好了,不需要時刻盯着,是以用eDRX是比較合适的。
像遠端水表瓦斯表,幾乎不需要被控制,隻要隔幾天給伺服器傳輸一次用水用氣量就好了,是以需要用PSM模式。最省電。
又要省電,又要随時工作?有這些招數!
雖然NB-IoT的三種模式各有優劣,但實際應用場景還可以通過額外的手段來提升使用者體驗。
例如NB-IoT智能鎖,雖然eDRX模式做不到立刻開鎖,但是可以預留一個按鈕,使用者按一下,鎖就被激活,主動聯網去伺服器取開鎖資料,然後開鎖。雖然多按一次按鍵,但是電量可以節約幾十倍,等候時間最多也就十多二十秒。
再例如貨物的物流監控,可以在監控器中放一個加速度傳感器。貨物動的時候把聯網頻率加快,貨物不動的時候就不聯網。也能夠資料傳輸實時度提升幾倍,而且不增加總的功耗。
像智能井蓋,平時打開PSM模式省電,一旦被盜竊,可以通過加速度傳感器檢測到翻轉,然後切換到DRX模式,就能夠被實時追蹤了。